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呈现独特的文字魅力和思维品格,展现了老子对天、地、人的思考以及更广意义上道家的文化内涵。

内容简介

本书按《老子》八十一章分节解释,以老子哲学的“道”为和内核,着力阐发其形而上的人生智慧与存在境界,在老子那里,作为世界的原理,“道”既被视为存在的法则,也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与之相涉,自然状态与“无为”之为、道的幽深与德之现实、为学与为道、本然与可能等方面,既彼此关联,又包含内在张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第三十二章
  • 第三十三章
  • 第三十四章
  • 第三十五章
  • 第三十六章
  • 第三十七章
  • 第三十八章
  • 第三十九章
  • 第四十章
  • 第四十一章
  • 第四十二章
  • 第四十三章
  • 第四十四章
  • 第四十五章
  • 第四十六章
  • 第四十七章
  • 第四十八章
  • 第四十九章
  • 第五十章
  • 第五十一章
  • 第五十二章
  • 第五十三章
  • 第五十四章
  • 第五十五章
  • 第五十六章
  • 第五十七章
  • 第五十八章
  • 第五十九章
  • 第六十章
  • 第六十一章
  • 第六十二章
  • 第六十三章
  • 第六十四章
  • 第六十五章
  • 第六十六章
  • 第六十七章
  • 第六十八章
  • 第六十九章
  • 第七十章
  • 第七十一章
  • 第七十二章
  • 第七十三章
  • 第七十四章
  • 第七十五章
  • 第七十六章
  • 第七十七章
  • 第七十八章
  • 第七十九章
  • 第八十章
  • 第八十一章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道可道,无限道

    这本《老子讲演录》基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国荣在研究生讨论班有关《老子》的疏讲,根据录音整理,并经进一步的修订而成书。整体而言算是将《老子》说得明白,当然也有一些部份与我的理解有所不同,不过这也是这本书精彩的地方。《老子》一书以探讨 “道” 为核心,开篇即深入形而上学的领域。在探讨自然与人为、现象与真实存在之间的差异时,老子既排斥了人为世界的干扰,也贬低了现象世界的价值。这种对两者的否定,引导我们去探索终极存在的本质。在老子看来,这种探索呈现出两个层面:一方面,他将 “道” 视为存在的根源和基础,一种混沌未分的终极状态,这体现了形而上学中存在的深刻性和抽象思辨的特点;另一方面,老子也将人与 “道” 紧密相连,认为 “道” 并非超越万物之上,而是构成了万物内在发展的逻辑(如 “反”、“复”、“虚” 等概念)。在天地人道的结构中,“天道” 向 “人道” 转化,蕴含着连接存在(being)与实存(existence)的意图,将焦点转向现实中人的生存状态。在这里,“道” 不仅是人存在的前提,更是人生活的方式,从而展现了对存在的具体而深入的洞察。前一个层面表现为对感官、言辞和形象的超越,认为 “道” 超越了所有具体的规定,在时间上呈现出无限的延续性。通过 “德” 这一中介,“道” 与人的生存产生了联系。“德” 作为得道的表现,展现了原初的分化,代表着个体原则与统一性原则的相互对立又相互成就。而后一个层面则转化为一种生活哲学,包括政治交往和行动指南,但也可能存在被曲解为权谋 “术” 的风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

      粗略翻了本书。不太难,解释也是很好利用了现代丰富的语言,以及西方哲学语言,很好地阐释了《道德经》本意。毕竟,古时候,语言文字太不发达了,词汇量不够,加上书籍太贵,古人表述起来太困难了,现代语言极其丰富,相对容易。加上西方逻辑学引入,一切不再神秘玄虚。再次强调,古人认识,不论那一方面,都不可能超越现代,以至于让现代人无法理解!不可能!原始文明,必然粗糙,简单。佛教的文字啰嗦,就是因为文字不发达,连康德著作时都受困于德语的不发达,显得艰涩无比。几点判断,第一,这些书,更多是学术价值,没啥实用的世俗价值。第二,绝对不要神秘化,玄虚化,自欺欺人。读古代经典,要平视乃至俯视。要根据当时的文字含义当时的价值观念当时的社会生活,合理解释。第三,形而上学,追求 “本质”,什么 “气” 啊,“理” 啊,“理一分殊月映万川”,都是向壁虚构闭门造车的产物,现代科学解释,才是正确的,古代思想了解了解就可以了,知道古人咋想的,实在没有啥子现实的指导意义。最后,防止 “伪学术骗子”“伪科学骗子”“伪心理学骗子”“伪哲学骗子”,警惕野生的杂交的 “民科”“民哲”“民学术”,警惕自媒体的一知半解操控情感,警惕不良商人和不良媒体的炒作欺骗!!绝对不要相信 “高手在民间”!警惕后现代主义思潮!!永远记住,科学理性才是王道!永远记住,可靠的知识来源,是专业的大学,科研机构,因为它们经费多,人员多,同行评议。我的全时空认知该告一段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生短暂,必须专注聚焦,读书,做事均是如此。(读书,陷入心流真的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之前有此类体验的,大概是看精彩的电影了!)(还有,我买的书,读的书,都是需要实践落实的,很少是消遣的)。能够读懂康德的人,学习其他一般知识和技术类,是轻松的!知识分子,如果想发财而不能够,那是对知识的侮辱吧。20230523.19:45DSIS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