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海德格尔哲学研究的社科著作。

内容简介

第一章从《形而上学是什么?》出发,讨论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阐释,领会海德格尔追问存在的目的。第二章以《形而上学导论》为地基,深入讨论海德格尔对“无”的揭示,以此开启对存在之为存在的理解。第三章根据《物》《筑·居·思》中对四重整体的刻画,进入海德格尔对存在之源始境域的探索中。

本书对海德格尔思想理解较为深入,有一定的学术出版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在形而上学的追问中显示存在的源初含义
  • 第一节 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问题追问方式的探寻
  • (一)科学的追问方式
  • (二)存在与存在者
  • 第二节 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克服”
  • (一)“无的问题”与“存在问题”
  • (二)形而上学之思是一条道路
  • 第二章 “无”作为开启存在的路标
  • 第一节 前海德格尔哲学家对“无”的阐述
  • (一)巴门尼德“非存在”和柏拉图对“无”的看法
  • (二)新柏拉图主义中的“无”
  • (三)基督教神学中的“无”
  • (四)康德对“无”的论述
  • (五)黑格尔的“无”
  • 第二节 畏启示“无”
  • (一)“无”的提出
  • (二)“无”的用法
  • (三)畏之无
  • 第三节 此在生存论意义上的“无”
  • (一)存在的澄明——“无”
  • (二)向死而在
  • (三)无之境界
  • 第四节 科学对“无”的态度
  • (一)科技时代计算性思维的困境
  • (二)科学坚守“有”的领地
  • (三)科学研究范式的危机
  • 第三章 四重整体作为存在的源始境域
  • 第一节 在通向四重整体途中涌上前来的技术的源初含义
  • (一)认识论中技术的位置
  • (二)技术制物是可感知的实体的组成部分
  • (三)技术之于实践领域
  • 第二节 技术作为一种解蔽方式
  • (一)促逼着的摆置将事物订造为持存
  • (二)集置作为一种特别的解蔽方式显示自身
  • 第三节 自行隐匿又自行涌现着的四方
  • (一)保持锁闭之际敞开自身的大地
  • (二)能够在白天看星星的天空
  • (三)作为神性使者的诸神
  • (四)承担着死亡以赴死的终有一死者
  • 第四节 游戏着绽出的四重整体以及与集置命运性的相遇
  • (一)纯一性乃是四方相互游戏着地发生
  • (二)存在本身的命运性转渡
  •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四川文艺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专业文学艺术出版社,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现代文学和艺术作品图书出版,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图书出版,古代优秀文艺作品读物出版,以及影视艺术图书和音乐歌曲图书出版。在长篇小说、纪实文学、当代作家文集、人物传记、小说、散文、影视艺术图书等诸多门类,整合和优化国内外出版资源,扩大合作伙伴,开拓销售市场,形成自己独有的出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