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5千字
字数
2017-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的启示。
内容简介
《灾害治理实证研究:受灾群众、社会工作者、社区和社会视角》是作者陆奇斌对参与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思考,分别从受灾群众、社区、社工和社会四个不同的视角,围绕灾后快速需求评估、恢复重建路径、社区服务模式、恢复重建监测四个有关灾害治理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凸显中国灾害治理体系下的社会变迁、制度创新、多元社会抗逆力建设等方面变化。《灾害治理实证研究:受灾群众、社会工作者、社区和社会视角》“以人为本”来探索了汶川地震从紧急救援到灾后恢复重建等不同阶段的相关研究问题,是对巨灾管理领域的有益补充,强调灾区需求分析、社区服务模式、灾后重建监测等工作都应从“人”的角度展开,这不但符合我国公共管理部门从原有行政职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要求,也为我国灾害治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受灾群众视角:灾后快速需求评估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公众视角的公共管理
- (一)“公众认知”融入公共管理的历史进程
- (二)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公共参与的影响
- (三)公众参与公共服务评价的发展
- 三 受灾群众需求的参与式快速评估
- (一)受灾群众需求快速评估分析框架
- (二)抽样方法
- (三)调查方式
- (四)调查样本描述性统计
- 四 关键需求分析
- (一)整体情况
- (二)分地区比较
- 五 房屋需求评估
- (一)整体评估
- (二)分地区比较
- 六 生计发展
- (一)样本整体情况
- (二)分地区比较
- 七 灾区群众满意度情况
- (一)样本整体情况
- (二)分地区比较
- 八 不同时间调查结果比较研究
- (一)安全感的变化
- (二)对政府的满意程度
- (三)临时安置的速度
- (四)对未来的期望
- (五)灾后重建地点的选择
- 九 结论和政策建议
- (一)应重视政府工作对受灾群众满意度的影响
- (二)“住房”和“生计”是将来安置工作的重中之重
- (三)短期应解决的生活用品主要是“衣食”
- (四)房屋类型、产权和地区差异应纳入重建资金估算
- (五)提供“永久住房”和“就业机会”是政府首要工作
- (六)重建选址应遵循“地理位置就近”和原有“人际关系就近”的原则
- (七)政府应根据受灾程度和受灾人数的差异,按照公平原则“部分承担”受灾家庭永久性住房的修建成本
- (八)汶川地震对玉树地震的启示
- 第二章社区视角:灾后恢复重建路径分析
- 一 地震灾害中的汉旺镇
- (一)汉旺镇基本情况
- (二)地震损失情况
- (四)重建情况
- 二 社区角度的研究路径
- 三 研究方法
- (一)分析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过程
- 四 汉旺镇恢复重建路径分析
- (一)调研村庄基本情况
- (二)社区可持续生计分析
- 五 研究发现
- (一)生计服务与支持
- (二)生活服务与支持
- (三)社区关系重构
- (四)心理创伤恢复
- (五)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 六 基于社区资本角度的恢复重建路径
- (一)经济资本:发展新汉旺
- (二)社会资本:和谐新汉旺
- (三)物资资本:信息新汉旺
- (四)自然资本:绿色新汉旺
- 第三章社工视角:灾后社区服务模式初探
- 一 灾害社工
- (一)中国社会工作
- (二)我国的灾害社工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剑南社区服务中心成立背景
- (一)项目实施地简介
- (二)剑南社区服务中心简介
- 四 剑南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回顾
-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8年11—12月)
- (二)服务启动阶段(2009年1—5月)
- (三)全面展开服务阶段(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
- (四)拓展辐射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
- (五)板房拆迁服务阶段(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
- (六)常态社区服务暨退出阶段(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
- 五 剑南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产出、服务效果与服务影响
- (一)服务产出
- (二)服务效果
- (三)社会影响
- 六 讨论与反思
- (一)灾害社工机构能够持续服务的关键要素
- (二)灾害社工服务能够发挥作用的决定因素
- (三)启示:灾害社工是社会管理创新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
- 第四章社会视角:灾后恢复重建监测体系
- 一 基于韧性社区的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监测
- 二 研究方法
- (一)基本研究框架
- (二)调研介绍
- 三 物理指标恢复
- (一)房屋受损和重建情况
- (二)地震前后住房对比
- 四 社会指标恢复
- (一)居民生活恢复
- (二)信息沟通
- (三)安全和信心
- 五 经济指标恢复
- (一)农业生产恢复
- (二)家庭财政
- 六 机构指标恢复
- (一)社区参与
- (二)救灾及重建工作评价
- 七 结论和讨论
- (一)恢复重建指标能基本反映重建水平
- (二)各指标相互关联
- (三)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