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书写诗人不为人知的终末时刻与或然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以西班牙诗人、剧作家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为主人公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洛尔迦死后在地狱中的经历。

在小说中,地狱剧场的舞台上上演着一个人的记忆与想象。洛尔迦在此看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经验与想象,也看到了因英年早逝而未能经历的其他可能。

目录

  • 版权信息
  • 螺旋
  • 被捕
  • 命运
  • 审判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转发一个精采的评论

    (以下是我女儿在山东大学时的西班牙语系教授的评论,看起来就很高大上,不敢据为己有,在此分享给各位朋友。) 本书的作者罗哈斯(1928-2020)是西班牙战后文学的见证者与重构者。他的童年浸泡在内战的血腥记忆里,成年后流亡美国,却在异乡用笔尖撬动故土的沉默。他擅长将真实人物嵌入虚构叙事,像手术刀般剖开被政治暴力缝合的历史伤疤。略萨称他为 “用小说进行历史审判的检察官”。在这本书里,他让洛尔迦的死亡不再是终点,而是化作拷问极权、艺术与记忆的棱镜 —— 当枪声消散,诗歌能否成为抵抗遗忘的武器?西班牙诗人洛尔迦的亡灵徘徊于地狱长廊,在记忆与虚构的舞台上,重新咀嚼自己戛然而止的三十八年人生。小说中最刺目的设定,是地狱被设计成环环相扣的剧场。洛尔迦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目睹自己与达利、布努埃尔组成的 “黄金三角” 如何在政治风暴中分崩离析:布努埃尔流亡反法西斯,达利为独裁者作画,而他自己成了橄榄树林边的尸体。这种嵌套结构本应如万花筒般折射出多重历史镜像,但中文译本却暴露出西班牙语独有的 “黏滞感”。比如书名《El ingenioso hidalgo y poeta Federico García Lorca asciende a los infiernos》,西语中 “ingenioso hidalgo”(机智乡绅)明显戏仿《堂吉诃德》标题,将诗人与疯骑士并置为理想主义殉道者。而中文直译为 “升入地狱” 虽点出救赎悖论,却丢失了塞万提斯式的嘲讽腔调。再如洛尔迦诗歌中标志性的 “深歌”(cante jondo)韵律 —— 那些撕裂胸腔的安达卢西亚长调,在译本里被熨平成规整的汉语节奏。书中关于超现实意象的转译更显艰涩。洛尔迦看见 “死人的呜咽在床榻下堆积成温凉的玫瑰”,西语中 “rosa térmica” 兼具温度与腐败的隐喻,但中文 “温凉的玫瑰” 却像冰箱里取出的假花 —— 冰冷有余,腐烂不足。又如地狱走廊里 “白银质地的寂静”,西语 “plata” 既指金属又暗示月光,这种双关在汉语中被迫退化为单一视觉意象。但翻译的困境恰恰呼应了小说内核:当佛朗哥政权用暴力抹除记忆,洛尔迦却在地狱用诗歌重建破碎的时空。译者的挣扎何尝不是另一种抵抗?正如王家新翻译洛尔迦时追求的 “战栗感”,黄韵颐也在尝试用汉语的肌理收容安达卢西亚的鬼魂。那些卡在语法褶皱里的违和感,反而成为读者触摸历史粗粝面的指纹 —— 毕竟,真正的创伤从未被优雅地言说。当语言坠入地狱,诗歌会成为照亮螺旋阶梯的火把。哪怕这火光在翻译的甬道里忽明忽暗,它依然刺破沉默,像洛尔迦诗中 “幻影般的银色小鱼”,在中文的深潭里划开细密的涟漪。(以上是我女儿在山东大学时的西班牙语系教授的评论,看起来就很高大上,不敢据为己有,在此分享给各位朋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