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3千字
字数
2024-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分析了加快新质生产力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
本书首先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任务;然后围绕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新型工业化、共同富裕等主题,阐述新质生产力发展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包括理论层面的分析和实践路径设计。
最后,围绕深化改革主题,阐述如何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重点包括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治理现代化等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路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引言 筑基稳进 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 一、如何看当前经济形势
- 二、为什么说中国经济潜力巨大
- 三、如何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 第一章 新质生产力: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新质生产力的历史逻辑
- 一、认识生产力
- 二、“技术-经济”范式
- 第二节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
- 一、通用目的技术的作用
- 二、数字经济崛起
- 三、数字基础设施
- 第三节 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逻辑
-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 第二章 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指引
- 第一节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探索
-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释
-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内涵
-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驱动力
-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模式特点
- 第三节 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逻辑
- 一、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
- 二、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 第三章 人工智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牛鼻子”
- 第一节 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 一、走向通用的人工智能
- 二、“人工智能+”时代开启
- 三、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和“瓶颈”
- 第二节 人工智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形成
- 一、人工智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原动力”
- 二、人工智能塑造新型劳动者
- 三、人工智能引发深层次产业变革
- 第三节 以人工智能为引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
- 一、关键技术创新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二、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利用
- 三、场景驱动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 四、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 第四章 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引擎
- 第一节 从“互联网+”到“数据要素×”
- 一、数据何以成为生产要素
- 二、数据要素如何创造价值
- 第二节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 一、“先用起来”的发展理念
- 二、“让数据流动起来”
- 三、公共数据开放
- 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 第五章 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互促互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支撑
- 第一节 推进新型工业化
- 一、中国工业化的历史探索
- 二、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现实基础
- 三、新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意义
- 第二节 以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 二、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理
- 第三节 推动制造业深度转型升级
- 一、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意义
- 二、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路径
- 第四节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 一、未来产业引领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理
- 二、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
- 第六章 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向
- 第一节 共同富裕的历史探索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对共同富裕的探索
- 二、改革开放初期对共同富裕的探索
- 三、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和实践探索
- 四、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时代特征
- 五、新征程上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新形势
- 第二节 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
- 一、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 二、生产力质变带来经济水平全面提升
- 三、新业态发展助力缩小“三大差距”
- 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
- 五、数字技术赋能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富裕”
- 第三节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 一、以新质生产力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 二、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三、发展平台经济构建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
- 四、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
- 五、形成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型生产关系
- 第七章 人工智能治理:域外进展与中国实践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崛起与新型风险社会
- 一、信息传播失序风险
- 二、数据滥用风险
- 三、算法歧视风险
- 四、新型技术控制风险
- 五、不公平加剧的风险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治理的域外进展
- 一、美国
- 二、欧盟
- 第三节 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实践
- 一、以人为本和平等发展的国际主张
- 二、鼓励创新发展
- 三、重点领域先行
- 四、注重科技伦理治理
- 五、进一步的建议
- 第八章 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第一节 平台经济发展与监管的双重逻辑
- 一、我国平台经济发展历程与成效
- 二、平台经济发展与监管的理论逻辑
- 三、平台经济发展和监管的制度逻辑
- 第二节 我国平台经济监管的实践探索
- 一、平台经济监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 二、平台经济监管政策演进
- 三、平台经济监管的重点
- 第三节 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
- 一、平台经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二、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趋势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