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2千字
字数
1980-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门充满美的魅力学科。
内容简介
本教材的体例按中国文学史的脉络、作家年代先后顺序、文学体裁分类法,分为诗、词、散文、小说和戏剧等五大类,其中还编入了几首中国现当代诗人的优秀诗篇和几篇外国作家优秀小说、剧本的译作,末章为“学术论文的写作”。
入选本教材的作品全是中外文学史上家喻户晓,传颂不衰的上上品,是作者心灵的产物,情感的结晶。
自先秦《诗经》迄《楚辞》《史记》、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元杂剧、清小说、近现代诗文,以及外国名家名作,计收孔子、孟子、庄子、屈原、司马迁、曹操、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王实甫、曹雪芹、蒲松龄、曾国藩、梁启超、鲁迅、郭沫若、沈从文、徐志摩,以及培根、莫伯桑、契诃夫、欧·亨利等70家,104篇,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戏剧兼收,既考虑到传统影响,也有新的发掘,力求顾及历代不同诗人、作家的艺术风格和多种体裁。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一本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好教材
- 氓[1]
- 蒹葭
- 橘颂[1]
- 湘夫人
- 离骚[1]
- 杂诗(二首)
- 其三
- 其四
- 归园田居(其二)
- 短歌行[1]
- 春江花月夜[1]
- 感遇(其七)
- 从军行(其五)
- 燕歌行[1](并序)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山居秋暝[1]
- 汉江临泛[1]
- 蜀道难[1]
- 将进酒[1]
- 行路难[1](其二)
- 登金陵凤凰台[1]
- 望岳[1]
- 蜀相[1]
- 登高[1]
- 长恨歌
- 轻肥[1]
- 锦瑟[1]
- 马嵬[1](其二)
- 明妃曲(其一)
- 寄黄几复[1]
- 关山月[1]
- 圆圆曲[1]
- 炉中煤[1]
- 死水[1]
- 再别康桥[1]
- 雨巷[1]
- 乡愁[1]
- 神女峰[1]
- 菩萨蛮[1]
- 忆秦娥[1]
- 望江南[1]
- 谒金门
- 浪淘沙[1]
- 破阵子[1]
- 望海潮[1]
- 八声甘州
- 渔家傲[1]
- 江城子[1]
- 江城子
- 水龙吟
- 满庭芳[1]
- 苏幕遮[1]
- 西河[1]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声声慢[1]
- 渔家傲[1]
- 夜游宫[1]
- 钗头凤
- 摸鱼儿[1]
- 青玉案[1]
- 贺新郎[1]
- 暗香[1]
- 虞美人
- 摸鱼儿
- 点绎唇[1]
- 临江仙[1]
- 蝶恋花[1]
- 鹧鸪天[1]
- 蝶恋花
- 虞美人
- 卜算子[1]
- 金缕曲[1]
- 双调·沉醉东风
- 双调·水仙子
- 双调·夜行船
- 南吕·一枝花[1]
- 西厢记
- 牡丹亭
- 郑伯克段于鄢[1]
- 《论语》十则
-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 逍遥游[1]
- 乐毅报燕惠王书
- 谏逐客书
- 项羽本纪
- 归去来兮辞[1]
- 滕王阁序[1]
- 张中丞传后叙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五代史伶官传序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 《曾国藩家书》选[1]
- 论毅力[1]
- 湖之渔[1]
- 读书的艺术[1]
- 鸭窠围的夜[1]
- 花城
- 论美[1]
- 《世说新语》三则[1]
- 石崇要客燕集
- 名士王湛
- 郗超不匿善
- 曹操煮酒论英雄[1]
- 婴宁[1]
- 宝玉挨打[1]
- 风波[1]
- 两个朋友[1]
- 苦恼[1]
- 麦琪的礼物[1]
- 附录:
- 学术论文的写作
- 一、学术论文及其分类
- 二、学术论文的特点
- 三、学术论文的选题
- 四、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 五、学术论文的格式
- 六、学术论文的起草和修改
- 南方学院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 词谱举要
- 菩萨蛮(双调44字,民间词字数略有出入)
- 忆秦娥(双调46字)
- 望江南(又名“江南好”,有单双调两体,单调27字,双调54字)
- 谒金门(双调45字)
- 浪淘沙(双调54字)
- 破阵子(双调62字)
- 望海潮(双调107字)
- 八声甘州(双调97字)
- 渔家傲(双调62字)
- 江城子(双调70字)
- 水龙吟(双调102字)
- 满庭芳(双调95字)
- 苏幕遮(双调62字)
- 凤凰台上忆吹箫(双调95字)
- 声声慢(双调97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 卜算子(双调44字)
- 钗头凤(双调116字)
- 摸鱼儿(双调160字)
- 青玉案(双调67字)
- 贺新郎(又名“金缕曲”双调116字)
- 暗香(双调97字)
- 虞美人(双调56字)
- 鹧鸪天(双调55字)
- 点绛唇(双调41字)
- 蝶恋花(双调60字)
- 夜游宫(双调57字)
- 编后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