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情报刺探、收集、整理、分析的通俗介绍与解说。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中国内战、内政经济、外交往来、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台海风云、中苏与中印冲突、朝鲜战争与援越抗美等十四个方面,分别对这些情报所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幕后故事,如中国政府出兵朝鲜、中国原子弹与氢弹试制、中国的土地改革、合作化与人民公社、知识分子改造与反右、大跃进运动、“文革”等,予以通俗、生动的述说,并适当加以点评。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一 窥视“红色中国”: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新中国的总体认知
  • 1.中国将向何处去?
  • 2.政治运作、政权稳定性与毛泽东
  • 3.进步神速但依旧明显落后的经济
  • 4.军事实力与“对外侵略”的可能性
  • 5.从反帝到反帝反修的外交政策
  • 二 无所作为:美国情报工作在中国内战中的失落
  • 1.战后美国对外情报工作的停滞
  • 2.战后初期美国在华情报工作的困境
  • 3.美国国务院相关情报的内容及其价值
  • 4.中央情报局的情报分析报告及其价值
  • 5.美国对华情报及其分析评估的失落
  • 三 透过竹幕看中国: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内政的窥探
  • 1.建国之初的政治运动与社会状况
  • 2.政权机构的调整与政权的稳定性
  • 3.民众的态度及社会控制
  • 4.中国的经济政策及发展趋势
  • 四 第三只眼:对中国经济的精准判断与深刻分析
  • 1.中国国内经济
  • 2.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
  • 五 管中窥龙: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尖端武器计划的评估
  • 1.中国第一次核试验:是钚还是铀?
  • 2.中国核武器计划:孰先孰后?
  • 3.中国导弹计划:仿制还是自行研制?
  • 4.中国核潜艇计划:“毛级”潜艇是核动力吗?
  • 5.中国太空计划:令人困惑的发射时间
  • 六 迷雾中的红色异邦:美国情报评估视野中的中国外交
  • 1.美国情报界对中国外交走向的追踪与预测
  • 2.美国情报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焦点及基本结论
  • 3.美国对华外交评估的特点与误区
  • 七 台海风云起:美国情报官员的视角
  • 1.美国对台湾的政策
  • 2.台湾当局对美国的政策
  • 3.“国际地位”及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
  • 4.关于“反攻大陆”的问题
  • 5.对大陆台海政策的认知
  • 6.美国对台湾的援助
  • 7.对台湾岛内情况的评估
  • 八 乱世迷局:“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中国
  • 1.探秘寻踪:如何收集有关中国的情报
  • 2.迷雾中的身影:中国高层领导人
  • 3.浑水中无鱼:政治、经济与社会秩序
  • 4.坚定与彷徨:对外政策及其困境
  • 5.破解迷局:情报评估与分析报告的价值
  • 九 中情局的聚焦镜下:中苏关系将向何处去?
  • 1.雾里看花:1949~1953
  • 2.如胶似漆:1954~1957
  • 3.积重难返:1958~1960
  • 4.破镜难圆:1961~1969
  • 十 透过铁幕观“铁板”:中情局眼中的“东方阵营”
  • 1.中苏结盟与合作时期
  • 2.中苏分歧与争论时期
  • 3.中苏关系走向彻底破裂时期
  • 十一 中间地带的冷战:对华情报中的第三世界
  • 1.中国在亚洲的政策和影响力
  • 2.中国在拉美拓展影响
  • 3.中国在非洲的外交和援助活动
  • 4.关于“人民外交”
  • 5.中苏分裂在第三世界的体现
  • 6.一些具体情报分析中的有趣内容
  • 十二 置若罔闻:对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评估一错再错
  • 1.美国的信号情报侦察
  • 2.美国的空中拍照侦察
  • 3.美国的人力情报侦察
  • 4.对苏联支配下中国出兵可能性的评估
  • 5.对中国参与战争的意图及能力的评估
  • 6.对中国公开警告的错误判断
  • 7.中国出兵后美国的情报评估
  • 8.美国情报评估失误的主要原因
  • 十三 伺机行动:中情局如何看中国出兵印度支那
  • 1.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 2.美国酝酿扩大战争
  • 3.越南战争的升级
  • 4.美国扩大在东南亚的行动
  • 5.几点评论
  • 十四 世界屋脊的冷战:中印关系和南亚局势
  • 1.尼赫鲁的中立主义与印度独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 2.中印关系、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冲突
  • 3.现代化与印巴两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 4.克什米尔问题、印巴矛盾与1965年印巴战争
  • 5.1971年印巴战争和孟加拉国的成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1992 年 6 月 17 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美国国会发表了著名的讲话,在讲话中叶利钦说:“苏 联永远崩溃了,我在这里向你们保证,在我们的土地上,我们不会让它们再次崛起,自由主义与苏联格格不入,我们欢迎美国资本进入俄罗斯帮助我们,美国的自由将在俄罗斯受到保护,我们将打开克格勃和 CCCP 的档案,我们邀请美国和其他国家合作调查这个前帝国的黑暗面。我想用俄罗斯裔美国作曲家的歌曲来结束我的演讲,即‘上 帝 保 佑 美 国’……”,在美国参议员和国会议员的掌声平息后,他又补充说:“还有俄罗斯。”,叶利钦让 1979 年担任过 CIA 局长的老布什和克林顿都笑出了眼泪,半小时的演讲被掌声打断了 11 次。这样的 “友好” 一直持续到叶利钦为南联盟说话之后就变了,叶利钦对普京说,“俄罗斯交给你了”。 1997 年中国海军舰船自第一次出访美国本土军港,军舰上是我们的技术监听到两个美军海军军官打电话。“汤姆,出来喝酒。”“去不了,约翰,我特别忙。”“在忙什么?”“还不就是中国海军那两条小舢板。” 海军的人非常受刺激,这是奇耻大辱,但也知道这是当时的现实,2004 年美国海军垂发是中国海军的 222 倍。而截至 2024 年底,美国海军拥有 85 艘配备垂发单元的水面舰艇,垂发单元共计 8400 个;中国海军拥有 84 艘配备垂发单元的水面舰艇,垂发单元共计 5200 个,也就是说经过 “下饺子” 的 20 年中国海军才逼近美国。本书都是很资深的历史大咖,收集了很多的资料和数据是值得阅读的,分别 14 个专题由不同老师进行专题论述,现在回顾过去,关键还是看立场,并一定要抛弃意识形态的观点进行地缘政治思考,英美盎撒集团延续大英当年对欧洲的大陆均衡政策,无论是对前苏联,还是印度和中国,谁有威胁就要合纵连横进行打压,米尔斯海默说的很清楚,意识形态只是宣传口号,核心就是不能有一个大陆国家对其霸权地位形成威胁,因此可见要想真正的独立自主的艰难,这些专家并不愿承认教员当年对玉米帝的批评是无比的英明,近年的 “带路党” 和叛国间谍根本上是思想上的屈服,从民间老百姓来说,中美人民间不应该敌对,但国家间要随时警惕,而学者们的立场应该坚定,回顾人口政策,只有教员说 “人多力量大。”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八九不离十

      沈志华解读美国对华情报档案,驾轻就熟。就书里写的这些来看,美国的情报工作很强啊,很多事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唯独抗美援朝这一件事,大失水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中文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文在线(股票代码:300364)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于清华大学,以“传承文明”为企业使命,以“文学+”、“教育+”双翼飞翔为企业发展战略。 2015年1月21日,中文在线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数字出版第一股” 中文在线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超过500万种,签约版权机构600余家,签约知名作家、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旗下拥有17K小说网、四月天小说网、汤圆创作三大网络文学原创平台,驻站网络作者超过400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