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关于婴儿期研究的经典之作,已被多个国家引进出版,包括法国、西班牙、荷兰、日本等,是一本畅销书。

内容简介

婴儿期对人类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人类个体所有的发展都起源于此,因此,婴儿的心理发展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书作者在婴儿心理研究方面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本书体现了他对婴儿期发展的特定观点。

1.本书的组织围绕着这样一个观点,即婴儿的心理世界只有通过与自我、物体及他人这三个方面相关联才能得到最全面的描述,论述结构完整、新颖,为婴儿心理发展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解释。

2.本书的观点都基于实验研究,研究采用了极具创造性的实验范式。婴儿期研究比较特殊,因为婴儿不具备语言沟通技能,不可能按照实验人员的语言说明来进行操作,因此应用合适的实验范式就非常困难,本书在这方面呈现了非常棒的资料。

3.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婴儿研究成果。从婴儿对其自身的身体、外在物体以及他人的认知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反映婴儿的心理世界。

全书共六章,第一章阐述了有关人类婴儿期的一些基本事实;第二至四章分别从自我、客体世界和社会世界三方面阐述有关婴儿行为及发展的研究和理论;最后两章深入探讨了婴儿期的整体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中文版序言
  • Preface
  • 序言
  • 第一章 婴儿期的事实
  • 长期被忽视的婴儿期
  • 关于早期教育的一些偏见
  • 具有启蒙意义的婴儿
  • 走进婴儿的心理世界
  • 人类婴儿期特征
  • 延长的未成熟期的重要性
  • 婴儿期成长
  • 解密婴儿世界
  • 第二章 婴儿期自我
  • 自我知识的起源
  • 跨通道知觉与自我
  • 作为探索对象的身体
  • 婴儿期的跨通道校准和身体意识
  • 自我定向的动作:嘴的感知
  • 身体功能意识的发展
  • 自我识别的起源
  • 婴儿期具有不同类型的自我吗?
  • 自我与他人
  • 共同知觉和共同认知
  • 第三章 婴儿期的客体世界
  • 对物理环境的早期感知
  • 婴儿期的客体探索
  • 物理知识的起源
  • 婴儿如何理解物体
  • 对物理因果关系的关注
  • 早期的数意识
  • 对客体世界的分类
  • “知道怎么做”和“知道是什么”
  • 第四章 婴儿与他人
  • 主体间性和社会知识的根源
  • 主体经验和相互作用
  • 眼睛与面部的重要性
  • 面部表情和情绪
  • 面部表情模仿和情绪的共同调节
  • 社会耦合性的察觉
  • 意图的知觉
  • 次级主体间性
  • 关于次级主体间性之产生的阐释
  • 婴儿期的隐性心理理论
  • 第五章 婴儿期的重要转变
  • 阶段性还是无阶段性
  • 细致或粗略的描述:量表问题
  • 新生儿阶段
  • 二月革命
  • 九月革命
  • 符号象征之门
  • 第六章 婴儿的发展机制
  • 婴儿发展的过程与婴儿发展的作用机制
  • 预测和控制婴儿的行为
  • 婴儿的发展是混沌且不可预测的吗?
  • 平衡化
  • 自组织
  • 条件作用和内置的反射系统
  • 习惯化与好奇心
  • 寻找规律性
  • 社会反映、模仿和重复
  • 修整与抑制
  • 机器模拟和联结主义对婴儿发展的阐释
  • 等效原则
  • 参考文献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贯穿生命始终的是什么?

    对感知过程中的规律性的探索一直贯穿生命始终。不仅人如此,动物也是如此。寻求规律性既是从出生就开始进行的各种学习的基础,也是人类在语言、记忆、概念形成、形式思维,甚至运动技能发展方面的认知发展的基础。詹姆斯・J・吉布森(James J. Gibson,1966)和埃莉诺・吉布森(Eleanor Gibson,1969)从感知及知觉学习领域所谈论的对不变信息的察觉事实上就是对规律性的探索。吉布森(1966)在《作为知觉系统的感官》一书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实知觉系统如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的发展就是为了收集环境中已经存在的具有可知度的信息。而这些信息通常就是那些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特征。为了论证感知信息在环境中已经存在并具有可知度的观点,詹姆斯・J・吉布森在其撰写的另外两本书(1950;1979)中将视觉世界描述成由各种复杂表面组成的集合。投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被反射回来,最终被眼睛捕捉到。光线的反射因反射面的不同而不同:当反射面如镜子一样光滑时,光线以一种方式反射入眼睛;当反射面如卵石路面一样凹凸不平时,光线又以另外一种方式反射入眼睛。光线的反射与反射面相对于光源(例如,太阳或灯泡)的方向,以及知觉者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有关。吉布森认为,人们所感知的环境是由具有不同结构坡度比率和密度变化的反射面构成的,而通过反射光或光的排列我们就可以认识这些表面。这就是著名的(但也备受指责的)吉布森观点的基本原理,也即视觉信息存在于光线中而非感知者和行动者的头脑中。投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光线以一定的方式反射入眼睛,这种不变的反射方式里蕴涵着信息。当物体静止时,这类信息能通过表面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对方向让人们认识物体。当物体移动时,这类信息还能通过它们的相对硬度以及它们是不是环境里独立的有边界的物体来让人们认识它们。吉布森认为这些信息是可以直接获得的,而无需经过那种主流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必需的心理上的重构来获得(Gibson,1979)。对吉布森的知觉观点作这番简单说明很重要,因为它指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发展的促进因素,即通过各种经验来探索规律性。为进一步补充其丈夫的观点,埃莉诺・吉布森提出知觉学习和发展正是通过感知不变特征来实现的(Gibson,1969)。因此,从出生开始,婴儿就对各种变化进行加工,从一系列千变万化的感知经验中整理出不变之处,并逐步了解物体的不变特征。察觉和处理不变信息是生命早期的一个事实。通过学习,无论是通过条件作用的学习还是习惯化的学习,婴儿从一出生就开始发觉连续的知觉事件中所蕴藏的规律性。就习惯化而言,当婴儿知觉到某种刺激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或者说新的刺激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去习惯化,因为它与他们已经面对或熟悉的刺激不相符。例如,即使让声音强度的变化随着婴儿如何将头转向扬声器的方向而变化,婴儿还是会停止将头转向声源方向。通过表现出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婴儿能对某种强度变化进行分类,并将所感知的对象归到某一类中。如果婴儿听到的某个声音强度不在另一个声音强度的变化范围之内,婴儿就会表现出去习惯化。这表明他认识到这个声音是一种新声音,超越了某个范畴。婴儿能够根据刺激的变化范围,将之区分为不同等级,也即根据所谓的范畴界限对刺激进行定义。类别知觉建立在察觉到变化的知觉事件的规律性的基础上。它是生命的一个早期事实,甚至在新生儿阶段就有明显的体现。在第三章我列举过几个有关早期语音研究的例子,这些研究是年幼婴儿具有类别知觉的很好证据。察觉不变特征的作用机制是早期语音感知的基础,是婴儿开始理解手势和语音能指代其他事物的基础,是具有以某种方式将事物分类的基本倾向的基础。它是使环境中的实体逐渐彼此相关的作用机制,无论这些实体涉及的是自我、物体,还是他人。因此,积极地探索规律性是婴儿期乃至婴儿期之后认知发展的基础。正是通过这一作用机制,婴儿发展了概念化理解,发展了对熟悉与不熟悉、已知与未知、新鲜与陈旧、危险与安全、有用与没有的认识。也正是由于这种作用机制,婴儿才能识别自己的母亲。虽然母亲的外表不断变化 —— 换了衣服,剪了头发,抹了香水,变了声音 —— 但婴儿仍知道她是妈妈。还是由于这种作用机制,婴儿最终学会用一个任意的语音指代一整类物体和事件,譬如知道 “椅子” 这个发音代表所有能够坐的东西,无论它们在颜色、材料、形状或整体外观上有何不同。所有的椅子统属 “椅子” 这一类,并最终被归入一个有上下等级范畴的分级网络内,如凳子、手扶椅、会议椅,以及家具等,以与别的事物组成的其他类属如汽车、树木等相区分。婴儿从一出生开始就不断搜寻连续感知经验中的共同点,并存储有关这些共同点的知识以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概念化。儿童的这种倾向规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向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