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新闻写作的艺术进行了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全书从新闻写作的主题提炼、角度选择、结构布局、标题制作、行文节奏、语言风格等角度,论述了新闻写作中二十个既矛盾对立又相互联系的要素,例如纲与目、题与文、小与大等。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探寻其有机结合的“度”,使其从矛盾对立走向和谐统一,从而更有效地发掘新闻的价值,展示新闻之美。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一 纲与目
  • 一、好主题来自深入的采访中
  • 二、好主题来自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积累
  • 三、好主题离不开缜密的思考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二 题与文
  • 一、准确贴切
  • 二、言简意明
  • 三、生动传神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三 小与大
  • 一、物件型以小见大
  • 二、人物型以小见大
  • 三、事件型以小见大
  • 四、时段型以小见大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四 长与短
  • 一、树立“简为尽境”的观念
  • 二、立意、结构、语言以简短为先
  • 三、锤炼字句,删繁就简
  • 四、提倡短句式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五 张与弛
  • 一、从结构入手
  • 二、从情感入手
  • 三、从内在意蕴入手
  • 四、从过渡入手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六 横与侧
  • 一、正中求鲜
  • 二、同中求异
  • 三、大中求细
  • 四、低中求高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七 骨与肉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八 人与事
  • 一、事中出人见鲜活
  • 二、因人生事才生动
  • 一、将人物放在具有戏剧性矛盾冲突的情节中
  • 二、通过富于动感的事件,突出人物的性格
  • 三、精选感人的细节
  • 四、提炼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九 理与情
  • 路径一:人—情—理
  • 路径二:事—情—理
  • 路径三:景—情—理
  • 路径四:人事景—情—理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十 事与理
  • 一、注意理是主脑,事服务于理,应围绕理对事进行剪裁与选择
  • 二、注意选事不在多而在精,选择最能体现事物本质特征的事实
  • 三、充分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将不同事实有机地联系起来
  • 四、选择戏剧冲突尖锐的事件,从而产生强大的冲击力,给人们以思想和道德上的启迪
  • 五、在阐释道理时多用事例,使道理明了透彻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十一 正与反
  • 一、主体对比看高下
  • 二、行为对比见品格
  • 三、语言对比现情操
  • 四、场景对比衬情绪
  • 五、标题对比呈主题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十二 虚与实
  • 一、标题制作,虚实结合会出彩
  • 二、抽象事物,以实托虚更动人
  • 三、具体事物,就实论虚点龙睛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十三 低与高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十四 淡与浓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十五 俗与雅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十六 曲与直
  • 一、新闻作品曲与直的结合在于文章的结构
  • 二、新闻作品曲与直的结合在于悬念的设置
  • 三、新闻作品直与曲的结合在于意脉的曲折不平
  • 一、断续相错法
  • 二、抑扬相间法
  • 三、衬托比对法
  • 四、急缓错落法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十七 庄与谐
  • 一、发现报道对象本身的幽默因素,并充分表现出来
  • 二、针对假恶丑的现象,以讽刺予以揭露
  • 三、巧用修辞,妙句生辉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十八 质与文
  • 一、寻找最适合的新闻表现形式
  • 二、恰当把握质与文的关系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十九 首与尾
  • 一、开门见山
  • 二、一鸣惊人
  • 三、制造悬念
  • 一、“长留余味”
  • 二、“出人意料”
  • 三、“前后照应”
  • 新闻写作艺术辩证之二十 作与改
  • 一、辞要达意,主题鲜明
  • 二、删繁就简,结构顺畅
  • 三、防讹纠错,力求准确
  • 四、酌句炼字,语言生动
  • 一、自我型
  • 二、他助型
  • 三、合作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