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自行车历史大起底,囊括你想知道的自行车趣闻。

内容简介

今天司空见惯的自行车,在交通史上的地位可能要比大家想象的高得多。这是人类第一次拥有一种不依靠畜力,以最小的代价即可拓展自由交通半径的工具。它便捷、实用,还很时髦,当年曾经开启一种时尚男女们最热衷的运动与社交方式,并且引发了西方社会女性服饰的巨大变革。

人们用四百年时间一点点打造出这精美机械,宛如一幅斑斓而迷人的拼图,每个时代的设计与工艺大神们都为它的完整奉献一份力量,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了现代化的版本。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转动自由之轮
  • 达·芬奇发明了自行车?
  • 中国,自行车技术的最早发明国?
  • ◆ 王徵:图说“自行车”
  • ◆ 黄履庄的“双轮小车”
  • 竞争激烈的“第一发明人”
  • ◆ 臆造的“赛列何塞”
  • ◆ 天使足踏自行车?
  • ◆ 农奴造车的传说
  • ◆ 附:《黄履庄小传》
  • 第二章 “奔跑”吧人类
  • 人类的“奔跑之旅”
  • 火山爆发改变出行方式
  • 冲出德国 滚动世界
  • ◆ 法国:发明者——“仆人”
  • ◆ 英国:公子哥儿的马驹
  • ◆ 美国:“快闪行者”一阵风
  • “奔跑机”到底需要几个轮子?
  • 第三章 重生的米肖
  • 重启自行车的发明家们
  • ◆ 皮埃尔·拉勒芒:有争议的唯一专利
  • ◆ 米肖家族:“连续脚蹬踏板”的突破
  • 奥利维耶兄弟:技术与经营齐飞
  • 自行车引发的出行革命
  • ◆ 席卷欧洲
  • ◆ 风靡北美
  • ◆ 行销东亚
  • 第四章 高轮的荣光
  • 跨越英吉利
  • 告别“震骨器”
  • ◆ 橡胶轮胎与滚珠轴承
  • ◆ 从压缩辐条到张力辐条
  • 詹姆斯·斯塔利:自行车工业之父
  • “高轮的昔日荣光”
  • ◆ 英国的“马路之王”
  • ◆ 美国:波普的高轮销售网络
  • 第五章 现代的曙光
  • 两轮、三轮、四轮……
  • 要安全就要“矮个子”
  • ◆ “鳄鱼”自行车
  • ◆ “更日常”自行车
  • ◆ “易骑”自行车
  • ◆ “袋鼠”自行车
  • 翻开自行车新纪元
  • 邓禄普,自行车的最后拼图
  • 尾声:自行车的世纪狂欢
  • 附录 图说自行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一个发明自行车的,是谁?

    这本由上海汽车博物馆署名出版的《自行车的诞生:从手稿到环球利器》详细全面的介绍了自行车如何从无到有 一步步跌代更新的。今天司空见惯的自行车,在交通史上的地位可能要比大家想象的高得多。这是人类第一次拥有一种不依靠畜力,以最小的代价即可拓展自由交通半径的工具。它便捷、实用,还很时髦,当年曾经开启一种时尚男女们最热衷的运动与社交方式,并且引发了西方社会女性服饰的巨大变革。况且后来兴起的汽车,同样也享用了太多自行车的福利。人类历史上第一辆获得专利的机动车,即奔驰三轮机动车的车身,就是用两辆自行车拼装而成,创始人本茨本人和他的两位投资人都是自行车爱好者。后世很多著名的汽车品牌,比如标致、欧宝、斯柯达都是由自行车制造起家。而从斯塔利发明的差速器到邓禄普的橡胶轮胎,这些汽车必不可少的配置,哪一样又不是从自行车移植而来呢。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行车是影响了全世界的伟大发明,从有轮子的机械马,到夸张的高轮车,再到罗孚型自行车,经过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数十名发明家、工程师像接力一样的设计与实验,花费将近一百年的时间,自行车渐渐从一个原始的、木制的、靠双脚蹬地的机械,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便捷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出现,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出行方式,还从社会阶层、妇女解放、商业、工业、技术、军事各个方面,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詹姆斯・斯塔利:自行车工业之父随着自行车工业不断发展、市场不断增长,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意识到这种新型交通工具的未来前景。许多英国发明家、机械师加入研发自行车技术的队伍,这些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对现代自行车技术的最终成型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这其中,成就最高的人,是被后世誉为 “自行车工业之父” 的英国发明家詹姆斯・斯塔利(James Starley)。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机械工程师,也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英国自行车历史学家安德鲁・里奇(Andrew Ritchie)称他 “可能是自行车技术史上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天才”。1830 年 4 月 21 日,詹姆斯・斯塔利出生在英伦三岛最南端的西苏塞克斯郡的奥伯尼村,父亲是一名农夫,他本人在农场长大。小时候的斯塔利就展现出聪颖过人的一面,据说他曾经用几根柳树枝和一个破伞柄制造了一个捕鼠陷阱。像很多不安于乡村生活的聪明孩子一样,斯塔利在十几岁时选择离家闯荡。在英国伦敦南部的刘易舍姆,斯塔利干过一阵子园艺师,还发明了一种防止老鼠进入,却能让鸭子自由穿行的栅栏装置。1877 年,自行车爱好者云集布莱顿,画面正中穿黑衣的是斯塔利斯塔利获得专利的 “切线辐轮”,可以看到钢丝的编织方式斯塔利的东家斥巨资买了一台当时还很罕见的缝纫机,结果没多久就坏掉了。斯塔利作为一个门外汉,靠着自己心灵手巧,居然修好了机器,这让缝纫机厂的合伙人之一刮目相看,这个人,就是前文提到的考文垂缝纫机公司的老板约西亚・特纳。这时的特纳还没有创立他的缝纫公司,但他相中斯塔利的创造能力,邀请他一道创业。1859 年,斯塔利入职特纳公司,两年后以合伙人之一的身份参与创建了考文垂缝纫机公司。随着这家公司开始接触自行车业务,詹姆斯・斯塔利第一次接触到了特纳侄子从巴黎带回的 “米肖式” 自行车,马上被它所吸引。不久之后,斯塔利开始转型从事自行车技术的研发,无论对于他还是自行车,这都是一件幸事。Ariel 自行车的宣传册页,可以看到 Ariel 自行车由海耶斯和杰弗里斯公司出品 1870 年,詹姆斯・斯塔利和另一位考文垂机械师威廉・希尔曼(William Hillman)共同申请了一项自行车设计专利,专利号 2236 号。按照专利说明,这一设计 “主要用于奔跑机的车轮改进,尤其是驱动轮的改造方面”。他们将车子命名为 “Ariel”,并迅速量产。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