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农民工在改革中的边缘地位及话语建构的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亿万农民工是这一社会巨变过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但同时也是以发展主义为核心的改革进程中的边缘群体。

在以户口为核心的等级化公民权体系中,农民工群体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双重“他者”地位,如何修补这一群体所集中体现出来的意识形态裂痕,成为改革时代执政党-国家和以媒体为核心的公共论争的焦点之一。本书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对执政党一国家话语对农民工群体的意识形态重构,以及公共舆论围绕这一群体公民权状况的基本维度所展开的话语论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身份和权益
  • 导论
  • 改革时代的农民工
  • 移民/人口迁移与媒体研究
  • 研究问题与关键概念
  • 各章概要
  • 第1章改革时代的媒体与农民工
  • 改革与社会转型
  • 大变革
  • 改革的局限性
  • 传媒制度:变化与延续
  • 历史渊源
  • 改革时期的变化和延续性
  • 中国媒体体制分析的不同路径
  • 改革时期的国内人口流动
  • 迁徙权与前改革时代的人口流动
  • 国家、市场和农民工
  • 小结
  • 第2章公民权、公共商议和话语论争
  • 公民权及其在中国语境下的含义
  • 西方起源
  • 中国语境下的公民权观念
  • 公共领域与商议
  • 公共领域
  • 民主商议
  • 沟通两者
  • 中国特色的商议政治?
  • 传媒与话语论争
  • 新闻媒体与公共论争
  • 意识形态、文化霸权和媒体话语
  • 公共论争中的话语架构
  • 移民问题和媒体再现
  • 媒体和移民研究领域的一般议题
  • 中国农民工与媒体
  • 小结
  • 第3章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研究问题
  • 相互构成的分析框架
  • 方法论与分析方法
  • 架构分析
  • 历史制度分析
  • 新闻话语的批判分析
  • 文本分析
  • 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语境间的互动
  • 个案研究和过程描述
  • 数据搜集方法
  • 个案、报纸和文章的抽样方法
  • 报纸抽样
  • 个案和文章的抽样
  • 政策档案搜集和深度访谈
  • 小结
  • 第4章农民工的意识形态再造
  • 历史制度背景
  • “工农联盟”
  • 市场化与农民工议题的意识形态挑战
  • 《人民日报》的农民工议题报道
  • 党报与《人民日报》
  • 《人民日报》的农民工议题报道:历时性描述
  • 命名方式的变迁
  • 可控人口流动的合法化建构
  • 控制“民工潮”
  • 新阶级的话语建构
  • 小结
  • 第5章 户口论争:融合与排斥的辩证法
  • 户口制度的政治经济分析
  • 历史起源
  • 户口制度的社会后果
  • 关于户口制度的话语论争
  • 定义户口
  • 围绕户口改革展开的话语论争及其与农民工问题的关系
  • 危机框架和渐进主义策略
  • 关于户籍改革具体政策的话语论争
  • 户口与农民工问题
  • 小结
  • 第6章公民权的话语建构:个案研究
  • 个案
  • 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关于工厂体制的话语论争
  • 背景
  • 心理压力框架和个体归因
  • 军事化工厂体制框架与微观体制归因
  • 权利贫困框架与宏观体制归因
  • “穷二代”的再生产: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公共讨论
  • 背景
  • 媒体报道和公共论争
  • “穷二代”的再生产
  • “黑学校”与政府责任
  • 草根偶像:身份建构与文化实践
  • 背景
  • 农民工与春晚
  • 小结
  • 第7章结论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