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渐江画风及影响研究,具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渐江(1610—1663),新安画派开创者之一。吕少卿先生《渐江研究》从六个方面对渐江进行了全方位观照。一、渐江生平;二、渐江遗民问题;三、渐江山水画风的成因;四、渐江山水画风格特征;五、渐江山水画美学思想;六、渐江画风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另有附录四种,涉及渐江年表、画目、画偈尺牍、传记评论等。其中渐江遗民问题,结合前人对遗民、逸民“废兴之际”“仕与不仕”的界定,作者进而提出“遗民和逸民在某种程度上有交集,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重合的地方,从一定的角度看,遗民也可以归为逸民,但逸民却不能统以遗民称之”,立论殊为公允。在渐江山水画风成因部分从个性、交游、师传统造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又于师传统造化部分,重点论述传统方面倪瓒、造化方面黄山对其之影响,殊为全面深入。且作者吕少卿先生擅长绘事,故其论述更能探得渐江之真意。此书颇多新意,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渐江的生平
  • 第二章渐江的遗民、逸民心态转置
  • 一 “遗民”“逸民”论
  • 二 渐江由“遗民”到“逸民”的心态
  • 第三章渐江山水画风格特征
  • 一 笔墨
  • (一)于极细弱处见苍劲,从极瘦削处见腴润
  • (二)虚实并生
  • (三)以书入画
  • 二 章法
  • (一)得之于自然
  • (二)严谨
  • (三)多变
  • (四)从倪瓒到渐江:寓变化于程式,蕴天机于自然
  • 三 画境
  • (一)“意境”的含义与创成
  • (二)“逸”的文化内涵
  • (三)“高逸”的画境特征
  • 第四章渐江山水画风格成因
  • 一 “受性偏孤”的个性对渐江画风的影响
  • 二 交游对渐江画风的影响
  • (一)与徽商的交游
  • (二)与隐逸诗人、画家的交游
  • 三 师造化与师传统对渐江山水画风的影响
  • (一)黄山是我师
  • (二)对传统的取法
  • (三)渐江对倪瓒的取法:技法承传与心灵表达
  • 四 正统之路:渐江与董其昌语境中的师古与师造化
  • (一)董其昌语境中的渐江归歙后师法黄山的因由
  • (二)《黄山图册》中师法造化与师古的矛盾
  • (三)归于造化而与古人意趣相往来的融合之法
  • 第五章渐江山水画美学思想
  • 一 对“澄怀观道”的自然体味
  • 二 “画写性灵”的精神追求
  • 三 对“孤”“静”的强调
  • 四 对文人画审美理想的重视和阐发
  • 五 “寄乐于画”的表象与“以画为寄”的真实
  • 第六章渐江画风在当时与对后世的影响
  • 一 “新安画派”领袖
  • 二 身后寂寥成绝响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渐江年表
  • 附录二:渐江无纪年作品
  • 附录三:渐江画目
  • 附录四:弘仁《画偈》《偈外诗》和《尺牍三通》
  • 附录五:传记、评论、题赠辑要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成立于1960年,是艺术出版领域最具品牌价值的现代化出版传媒机构之一,长期以来致力于以中国书画艺术为核心的专业出版方向,坚持品牌战略,走精品路线,以优秀文化为底蕴,以学术出版为高地,建构起以专业图书和大众普及图书互为支撑,以教材、期刊为两翼的出版架构。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团队,曾多次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多项图书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奖和专业内最高奖,在读者中拥有广泛影响。现在每年出版图书六百余种,其中如《中国书画全书》《中国书法史绎》《中国文人画史》《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海派绘画大系》《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锦绣文章》《怀袖雅物》《董其昌全集》《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吴昌硕全集》《上海博物馆藏珍本碑帖丛刊》《中国书画基本丛书》《中国砖铭全集》等大型出版项目,《中国碑帖名品》《中国绘画名品》《中国篆刻名品》《简帛书法大系》等系列专业图书,《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中国书法大字典》《中国书法大事年表》《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上海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等专业工具书,均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书法》《书法研究》《书与画》《艺术当代》《公共艺术》等专业期刊依托知识性、学术性和多样化的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完整的出版业态和多层次的出版格局,使出版社拥有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联动效应。2016年成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的“书法研究出版中心”,2017年荣获国家出版政府奖先进单位。出版社将秉承传统,以“艺术重塑人生”为理念,以“有美必臻”为工作精神,以“聿修、敏求、团结、超越”为企业文化追求,继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