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长安三万里》影片中42首诗全收录。

内容简介

《长安三万里》是追光动画的十年之作。该片以动画电影的形式,呈现了以李白、高适为代表的大唐诗人群像,以及经典诗词名篇,带领观众领略诗意之美和文化之美。

本书特邀青年学者韩潇对《长安三万里》电影中出现的42首经典诗歌进行解读,并结合剧情撰写独家影话。读者将随着一首首诗漫游唐朝,重新认识李白、高适、杜甫、王维等家喻户晓的诗人与他们的文化精神。本书既是一部诗歌导读,也是一部生动的“长安”史话,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唐朝的辉煌与魅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诗梦长安三万里
  • 第一章 诗话长安
  • 19首诗看懂《长安三万里》
  • 别董大
  • 黄鸟
  • 扶风豪士歌
  • 采莲曲
  • 题玉泉溪
  • 宋中十首(其一)
  • 燕歌行
  •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 别鲁颂
  • 别刘大校书
  • 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二)
  • 侠客行
  • 拟古十二首(其九)
  • 赠汪伦
  • 哥舒歌
  • 子夜吴歌·秋歌
  • 别韦参军
  •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 第二章 谪仙风华
  • 11首诗穿越“诗仙”的一生
  • 上李邕
  • 白纻辞三首(其二)
  • 寄远十二首(其四)
  • 静夜思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行路难三首(其一)
  • 南陵别儿童入京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将进酒
  •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选三)
  • 早发白帝城
  • 第三章 盛唐群星
  • 12首诗漫步“盛唐文化宇宙”
  • 望岳
  • 相思
  • 陇头吟
  • 过故人庄
  • 春晓
  • 出塞二首(其一)
  • 代扶风主人答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登鹳雀楼
  • 黄鹤楼
  • 落第长安
  • 采莲曲
  • 后记
  • 附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诗选”到“诗话”的叙事革新

    这本《长安诗选》由追光动画与青年学者韩潇联袂打造。电影《长安三万里》我也二刷过,追光动画擅长以动画重构中国文化符号,而韩潇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唐宋文学研究者,此前已出版《天阶歧途:盛唐文化宇宙中的李白》等专著,学术功底扎实。二者的合作,本质上是动画工业与学术研究的跨界碰撞 —— 追光提供视觉化的盛唐图景,韩潇则用文学解读赋予其灵魂。这种 “影诗互文” 的模式,既服务于电影观众,也为诗歌爱好者打开新视角,更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不同于传统诗歌选集,本书紧扣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叙事脉络,精选 42 首影片中出现的诗作,如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望岳》等,并分为 “诗话长安”“谪仙风华”“盛唐群星” 三章,对应电影中长安城的文化意象、李白的传奇人生与盛唐诗人群像。我还满喜欢韩潇对唐诗的这种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解读,首先是以诗证史,以史释诗。例如,在分析李白《将进酒》时,他结合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的历史背景,指出诗中 “朝如青丝暮成雪” 不仅是个人年华易逝的感慨,更是盛唐由盛转衰的隐喻。书中还穿插这不少的电影剧照与剧情分析,如《将进酒》的 “骑鹤登仙” 动画场景,韩潇将其与李白道教信仰、唐代游仙诗传统关联,让读者在诗、画、影的交织中沉浸式体验盛唐气象。且书中不仅聚焦李白、高适,还挖掘王维的禅意、杜甫的忧思,甚至《落第长安》这类冷门诗作,展现诗人群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超越。这本书打动我的并非单纯的诗歌赏析,而是书中对 “诗与长安共生” 的诠释。长安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文化符号 —— 李白在此挥洒狂傲,高适在此蛰伏待机,杜甫在此见证繁华与崩坏。韩潇以诗为线索,串联起一座城的兴衰、一群人的命运,最终指向一个命题:诗如何成为超越时空的精神载体?书中金句频出,如 “只要诗在,长安就在”,看似是文学修辞,实则是历史观照。安史之乱后,长安城垣倾颓,但《燕歌行》的边塞豪情、《相思》的婉约缠绵仍在流传。这种 “以诗存城” 的视角,让本书跳脱出普通影评书的范畴,更像一部微观的盛唐精神史。本的价值在于它证明了传统文化并非博物馆中的标本。当李白的诗句被动画赋予视觉生命,当韩潇的解读将盛唐群星拉回人间烟火,诗歌便不再是课本上的考点,而成为连接古今的情感纽带。对于普通读者,它是走进唐诗的导览手册;对于影迷,它是解锁《长安三万里》的密钥;对于文化研究者,它则提供了一种 “大众化学术” 的范本 —— 正如书中那句:“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

      转发
      2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