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如果你想了解我,那你一定要了解我的故事,因为我的故事定义了“我是谁”。

内容简介

我是谁?我如何融入我周围的世界?

本书发人深省,富有创新意义,它揭示了人们通过创造个人神话,来发现自己生活与生命的真实和意义。传统观点认为人格由诸多固化的、不变的特征构成,或是认为人格会遵循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可预期的阶段发展,而作者挑战了这些传统观念,并令人信服地指出我们是自己叙述的故事。书中引用了大量科学研究,并同时保持了可读性、吸引力和平易感,探索了如何理解和修正我们的个人故事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开辟新的可能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作者序
  • 前言 生命与神话
  • 第一部分 将生命变作故事
  • 第1章 故事的意义
  • 什么是故事
  • 热爱叙事的心智
  • 治愈的故事
  • 神话与故事
  • 人们如何发展自己的个人神话
  • 第2章 叙事基调与意象
  • 依恋关系
  • 自体
  • 叙事基调
  • 神话的形式
  • 意象与神话
  • 意象来自哪里:儿童的假扮世界
  • 意象的来源:文化的作用
  • 第3章 主题与意识形态背景
  • 童年动机主题的出现
  • 我们想要什么
  • 动机与主题:童年后期
  • 我不知道我是谁了:步入青春期
  • 意识形态背景
  • 什么是善的?什么是真的
  • 第4章 成为制造神话者
  • 成年生活的轮廓
  • 自我的历史
  • 优秀的神话
  • 第二部分 故事角色
  • 第5章 角色与意象原型
  • 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分裂
  • 打造主要角色
  • 意象原型的性质
  • 第6章 主体性与共融性角色
  • 主体性角色
  • 共融性角色
  • 第三部分 成年时期的神话性挑战
  • 第7章 身份认同、痼疾与信念
  • 痼疾和瓶颈
  • 老鸨的事工
  • 信仰与宗教的意识形态
  • 寻找意义的雅皮士
  • 第8章 在中年,将一切整合起来
  • 中年生活
  • 整合性意象原型:权力与爱
  • 一位女性的故事:卡伦·霍妮的演变
  • 第9章 生成新的开始
  • 为了不朽
  • 一代人的礼物
  • 我可以创造些什么来实现我的价值观
  • 第10章 探索你的个人神话
  • 识别个人神话
  • 实践个人神话
  • 改变个人神话
  • 后记 超越故事
  • 附录1 主体性与共融性
  • 附录2 核心情节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你的一生,就是按照这种轨迹发展的

    这是一本不算好读,却可以当作心理学自我发展理论的 “甜点小书”。比起心理学的大部头,这本书反而能让你感受到人生发展的轨迹。


    作者,丹 P. 麦克亚当斯,他是人格和人生故事领域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生故事不仅仅反映人格,它们本身就是人格,确切点说,它们同倾向性特质、人生目标、价值观等因素一样,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透过这本书,我们也会不断了解自己的人格。
    作者把人的一生,比作一个连续发生的故事。跟所有故事一样,这个故事里有人物,有时间,有高潮,有结局。
    认识到人生就是故事,作者会一步步告诉你,这个故事里的主角在婴儿、少年、成年、中年,都会发生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又会使故事往何处发展。
    当然,主角就是我,也是你。
    儿童时期:收集故事的素材,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都会在心里留下影子。
    青少年时:把这些素材排列组合,形成自己的信仰与价值观,逐渐摸清,什么是 “我”。
    步入成年:主角就绪,进一步 “选择性重建过去”,补上那些故事情节,把 “我” 合理化。
    直到 30-40 岁:人才真正进入人生的高潮。拥有充分的家庭与工作身份。
    进入成年:认识到人性和现实的复杂,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
    最终,一个成年人,会根据自己生命故事预想的结局,调和自己的行为。
    成年路上,还有一种特性被社会唤醒 —— 生成性,养育下一代人的愿望。
    养一个孩子,就像在我们的人生故事里开了一个副本,寄托了我们的愿望,却又开启了另一段人生故事。
    在人生故事里,主角逃不出 2 种心理动机:主体性与共融性。
    主体,注重自我,需要权力与成就。
    共融,融入环境,享受亲密与爱。
    这两种动机,引导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
    整本书,就是带着这样的视角,让我们像看故事一样,看看自己都会经历怎样的故事。
    其中,我最大的感悟是释然过去与拥抱未来。
    补充资料:
    P. 麦克亚当斯,他最著名的理论是人格的三层次理论:
    从出生开始,人即开始担当 “演员” 的角色,有自己的个性特质,有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并且要与世界进行互动。
    随着年龄增长,人有了自己的目标,于是成为 “经纪人”,开始做决策,以期获得意想中的结果。
    最后则是 “作者” 的层面,即从过往经验中生成对未来的预期,并逐渐呈现出一个 “叙述性自我”(narrativeself)。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看见你正在书写的人生故事,看清自己

      ・ 给你一个读这本书的理由:
       
      阅读此书,你将获得一个看清自己的机会。作者借用 “个人神话” 这个比喻,梳理了在多个人生故事后面,一个人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种思考框架,让你拥有了一个第三视角,助你在纷杂的个人事件中,慢慢看清自己的人生底色,并勾勒出自己的人生故事。无论你在人生哪个阶段,这本书都会击中你,让你从一个看不清前路的近视眼,变成一个目力清晰的行路人。如果你一直在苦苦思考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后面的路该怎么走,这本书将对你有所启发。
       
      ・ 给你一个不读这本书的理由:
       
      这本书其实是一份用叙事方式,写成地学者型研究报告。译者把专有名词,以及英文行文方式和思考习惯,都直译成对应中文,而非意译。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也许会发现,一句话里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不知所云。因此,如可能,请阅读英文原文。
       
      ・ 我还想说什么?
       
      因为翻译关系,这本书读起来较辛苦,但读完后,却有一种全身终于通畅之感。生之为人,我们都渴望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这是一个寻找自我身份的历程。在逐步认清这一点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在心里一团模糊的感觉,因为在这本书中被定义,最终被你看到。当这层窗户纸被捅破时,你将拥有一个新的视野。从此以后,你将在自己的注视下,开始一趟只属于自己的自由之旅。与此同时,你也许会成为他人找到自己的一盏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打造个人的神话?

        在读完坎贝尔《神话的力量》,《追随直觉的力量》等书后,得到听书上听了这本书,想一窥之,没想到,这一窥就变成了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近三个月的阅读。这本书是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讲述,个人神话的发生,发展的演变。它把坎贝尔的神话说具体化了,对个体具有普遍的意义,所以说它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书中讲述了打造个人神话的意义,它可以赋予人生统一感,目标感和意义感,影响我们做出选择,影响我们的一生。书中阐述了个人神话的不同阶段,童年期头两年的叙事基调和意象,三岁后的假扮世界所具的自我中心特性。童年后期个人动机主题的出现。青年期对意识形态认识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身份认同,对权力和爱的追逐。老年期对于死亡的焦虑以及生成新的开始。书中提及的卡伦・霍妮的故事,让我听了五本她的书,加深了对她关于神经症与人的成长观点的认识。对于马丁・布伯的介绍,让我对他的书《我与你》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有埃利克・埃里克森,他最先提出 “生成性” 这一概念,这对我们理解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从而拥有健康的老年期心理很重要。如何识别,实践和改写个人神话?书中举了写自传,纸上与自己谈话,与他人的深度谈话等等。实质上,我们的生命故事没有所谓最终版本可言,所有一切总在改变。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完整感意味着人们 “接受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是必然发生的,并且它不可取代。” 最终,我们回顾并珍惜自己的个人神话,因为我们相信自己创造的是一份有价值的礼物。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2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