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4千字
                       字数
                        2017-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回忆散文佳作,回首人生也是一种乐趣。
内容简介
当今写散文的人很多,据说流派也很多。中国人很注重招牌,就是卖点家常酒,也要高高地挑出个酒幡子。“我”写的这些篇什,也许不入流,因此也就无所谓派,只是对写的对象心有所思,潮有所涌,就写了,有无技巧,未曾追求过,因此也就不知道。
集中的大部分文章,大都是有关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亲情、友情的记述和回忆,是所谓回忆散文。人到回头看以往征程的时候,大抵是已进入生机不旺的暮秋季节了。“男儿本自重横行”,临到一步一回首去“临晚镜,伤流景”的时候,已是没什么出息的了。好在回忆过往时,抚摸一下已愈或将愈的伤疤,也是一种慰藉甚至乐趣。回忆是为了忘却,忘却是一种解脱或超脱。人之所以爱看悲剧,盖由于此也。至于回忆中自然要涉及到过往的人事,环境甚至时代的侧影,世事的痕迹。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彩插
 - 自序
 - 增订本序
 - 童子军装——忆母亲
 - 我的朋友
 - 心祭
 - 父亲二三事
 - 无情的父爱
 - 六亲不认的小胖胖
 - 送方方归国琐记
 - 家乡的小桥
 - 竹笋赞
 - “偷”的忆念
 - 野孩子的野趣
 - 我的文学缘
 - 迫不得已的出风头——“五七”干校生活点滴
 - 知识的饥饿——忆大学的开头两课
 - 哑然失笑的痴情
 - 书房的尴尬
 - 新隆中学·隆回二中忆往
 - 牛汀掠影
 - 追忆冯雪峰的晚年
 - 漫忆包子衍
 - 冯雪峰与我放鸭子
 - 不像“长”和“家”的楼适夷
 - 我的初小老师
 - 我看君宜同志
 - 回望雪峰
 - 冷清地活着,又冷清地走了——忆林辰同志
 - 非师非友、亦师亦友的蒋路同志
 - 不应遗忘的角落——记张嘉兴老师
 - 怀念颜雄
 - 为鲁迅代笔——近四十年前听冯雪峰闲聊
 - 编辑家牛汉琐记
 - 在人文社领导层中的李曙光
 - 出版界的老黄牛王仰晨
 - 折翅仍在飞翔的舒芜
 - 编辑龙世辉
 - 张琳,应该请入人文社“凌烟阁”
 - 孙用晚年行藏拾记
 - 多面手王笠耘
 - 楼适夷——一个纯真的人
 - 聊答李霁野先生
 - 说“小”议“大”
 - “名著热”的袭击
 - 大师的教诲
 - 造名术记略
 - 会海无涯,何处是岸
 - 论吃饭之难
 - 人走茶自凉
 - 乡思
 - 访台三愿
 - 感受尼亚加拉瀑布
 - 杜荃是谁
 - 《英烈传》校点说明
 - 致朱正——奉《鲁迅传略》稿审读意见
 - 《绠短集》编后记
 - 《续英烈传》校点说明
 - 《中国文史人物故事书箱》出版缘起
 - 《冯雪峰评传》修订后记
 - 《激战无名川》出版记
 - 《法律行者》序
 - 《李吉庆装帧艺术》序
 - 贺《网聚乡情》出版(代序)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