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1千字
字数
2021-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防范金融风险,研究制度保障中国金融安全
内容简介
本项目由社科基金成果提炼而成,作者团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研究员领衔的来自社科院、银保监会、高校、银行、证券公司等学术与金融实务界人员。书稿以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保障中国金融安全为着眼点,从制度供给角度研究中国金融安全的保障问题。书稿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债券市场等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以及互联网、贸易摩擦等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的外部冲击,然后以保障金融安全为主线,从货币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金融分权、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等方面研究如何优化与构建中国金融制度。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主要撰稿人
- 序
- 绪论
- 一 金融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
- 二 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 三 中国金融改革成就为金融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 第一章 新时代对金融安全提出新要求
- 第一节 金融安全的传统内涵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安全内涵
- 第三节 高质量发展对保障金融安全的要求
- 一 保障金融安全是补齐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突出短板的重要环节
- 二 保障金融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
- 第四节 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 第二章 中国金融安全面临现实挑战
-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表内、表外与系统
- 一 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内风险
- 二 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风险
- 三 银行部门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 第二节 债券市场风险:债券违约
- 一 债券违约的主要表现
- 二 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
- 三 债券违约带来的挑战
- 第三节 股票市场风险:上市公司股权质押
- 一 股权质押的规模现状与趋势
- 二 股权质押的板块与行业分布
- 三 券商质押的结构性分布
- 四 股权质押纾困基金现状与风险控制的难点
- 第四节 外部冲击风险
- 一 互联网时代的金融风险
- 二 贸易摩擦引发的金融风险
- 第三章 维护金融安全需更加关注金融制度供给
- 第一节 金融制度与金融安全的逻辑关联
- 第二节 保障金融安全需要改善制度供给
- 一 金融结构失衡隐含金融风险
- 二 制度缺陷导致金融存在风险隐患
- 三 完善的制度有助于减少金融摩擦,保障金融安全
-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是保障金融安全的核心制度安排
- 一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功能演变
- 二 保障金融安全的央行制度体系
- 三 维护货币稳定的货币政策体系
- 四 法治是中央银行履职的重要保障
- 第四节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紧迫
- 一 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 二 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与短板
- 三 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
- 四 建设依托先进技术的新型设施
- 第五节 金融制度改革的重点领域
- 第四章 保持宏观政策稳健以促进金融体系稳定
-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银行信贷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一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信贷
- 二 银行信贷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关系的理论和制度反思
- 一 保持货币政策稳健的重要意义
- 二 杰克逊霍尔共识
- 第三节 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的政策权衡
- 一 丁伯根法则与多重目标权衡性
- 二 逆风而动与政策逻辑匹配性
- 三 系统性风险与金融工具针对性
- 四 货币政策风险内生性与宏观审慎政策互补性
- 五 宏观审慎政策与央行政策职能拓展
- 第四节 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的机制改进
- 一 货币政策职能与中央银行职能
- 二 法定职能与市场职能
- 三 纳什博弈与合作博弈
- 四 单一主体与多元主体
- 第五节 构建双支柱调控框架
- 第六节 强化财政货币政策协同
- 一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的必要性
- 二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的模式
- 三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的关键
- 第五章 金融适度分权有助于金融安全
- 第一节 金融变革与金融显性集权隐性分权特征
- 一 分权与财政分权
- 二 金融集权与分权的界定
- 三 中国金融制度演化与显性集权与隐性分权特征
- 第二节 金融显性集权隐性分权模型:冒险冲动
- 一 地方政府行为
- 二 商业银行风险决策
- 第三节 金融分权模型:冒险抑制
- 一 地方政府行为
- 二 商业银行风险决策
- 第四节 金融适度分权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
- 第五节 基于金融安全的金融适度分权
- 一 分层次的金融市场
- 二 风险共管的金融监管制度
- 三 风险共担的金融救助思路
- 第六章 维护金融安全的宏观视角
- 第一节 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 第二节 优化金融风险管理体制
- 一 完善风险紧急应对方案
- 二 优化风险处置模式
- 三 利用先进技术管理风险
- 第三节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 一 加强金融监管统筹协调
- 二 用先进技术优化金融监管
- 三 关注平台监管
- 第四节 用先进技术加固金融安全网
- 一 审慎监管
- 二 最后贷款人
- 三 存款保险制度
- 第五节 从经济全局管控金融风险
- 一 债券违约风险
- 二 股权质押风险
- 三 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
- 四 贸易摩擦风险
- 第六节 构建逆周期监管架构
- 一 逆周期监管架构模式
- 二 逆周期监管架构优化目标
- 三 逆周期监管架构优化办法
- 专题报告
- 专题一 “包商银行事件”评析
- 第一节 典型事实
- 第二节 深远影响
- 第三节 若干启示
- 专题二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析
- 第一节 负债高企型:实施财政重整计划
- 第二节 经济失速型: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 第三节 无风险类型:适当提高债务限额
- 专题三 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评析
- 第一节 高杠杆模式运行
- 第二节 海外发债规模扩大
- 第三节 中小房地产企业债务问题突出
- 第四节 房地产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