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把东北作为一种方法,一种理解中国现代化的方法,一次本土视角下的城市观察,在日常景观的记录中,探索东北城市的流动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次先锋的思想实验,作者以在地的观察视角,从空间、物质、人物着眼,考察一个东北工业城市具体层面上的景观与抽象意义上的城市内涵。那些正在变化或已经消失的事物,逐渐成为现代精神的象征。

记录东北城市的日常景观,这既是普通的,又是特殊的,它意味着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那些生长的、消失的事物,正蕴藏着我们未曾仔细了解的现代精神,属于中国城市的现代精神。

目录

  • 版权信息
  • 00 序 经济向南,思想向北
  • 一、不确定的经济—文化论
  • 二、东北边陲之行
  • 三、传统的两种类型
  • 四、中国是一个文化平面
  • 01 前言
  • 一、历史档案里的奇异城市
  • 二、行走、感觉与城市叙事
  • 三、当下的阐释权
  • 02 空间
  • 一、人民大街的时间性
  • 二、反向艺术与街道漫游
  • 三、音乐与双层景观制造
  • 四、立体空间策略
  • 五、城市文明生长
  • 六、静止的空间
  • 03 物质
  • 一、日常垃圾里的思想
  • 二、桂林胡同步行街
  • 三、景观集中
  • 四、汽车的空间权力
  • 04 人物
  • 一、早市与漂泊精神之根
  • 二、辅导班与时空秩序
  • 三、小巷里的生活逻辑
  • 四、售楼处:商业之美
  • 五、房屋中介:空间开放的象征
  • 05 结论
  • 一、城市、故乡与现代精神
  • 二、现代性的中国类型
  • 06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6月,是以出版整理、研究传统文化和艺术类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 建社以来,曾影印出版了《申报》、《良友画报》、《道藏》、《四部丛刊》、《明实录》、《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民国丛书》等一系列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大部头出版物,在读者中有一定的声誉。 20世纪90年代,出版社着力调整出版结构,逐步将重点转向历史记述和美术。共有80余种图书获国际、国家各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