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把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国和欧洲对照着看,就能看懂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出现科学和工业革命。

内容简介

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书籍生产速度远远落后于欧洲。

中国:长期使用雕版印刷技术生产书籍,成本高,速度慢,种类单一,几乎找不到任何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文献。

欧洲:古登堡发明铅活字印刷机后,不到50年就生产了2000多万本书,现代医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知识通过书籍迅速传播开来,为科学和工业革命奠定了知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中国敢于质疑古代权威的人远远少于欧洲。

中国:几乎没有人敢质疑古代权威,一切创新都必须遵循古代典籍。

欧洲:质疑古代权威成为一种潮流,伊拉斯谟、布鲁诺等一大批思想家在猛烈地批判古代权威,使欧洲加速进入了科学理性的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中国能够做科学研究的场所远远少于欧洲。

中国:几乎所有重要的科学研究都被政府垄断,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非常局限,参与人数更是微乎其微。

欧洲:数不胜数的大学、学院、行会、博物馆培育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匠,推动了科学和工业革命的发生。

翻开本书,真正看懂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出现科学和工业革命。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艺复兴全史(上)
  • 中文版序
  • 1. 欧洲的伟大对话
  • 第一章 基础:从开端到千年之交
  • 欧亚和古希腊罗马的遗产
  • 2. 地理上的幸运
  • 3. 希腊:遐想与批判
  • 4. 罗马:世界帝国与神话
  • 5. 遗产
  • 传承,传播
  • 6. 新生力量,书写的僧侣
  • 7. 最初的重生,为秩序而挣扎
  • 8. 阿拉伯的春天,拜占庭的暮夏
  • 第二章 可能性的拓展:1000—1400年
  • 转折时期
  • 9. 世界的中心:印度、日本、中国
  • 10. 在太阳下起飞
  • 11. 拉丁欧洲世界秩序的瓦解
  • 12. 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
  • 13. “大分流”的开始
  • 14. 第一次“复兴”
  • 15. 新视野,新事物
  • 最初的光亮、寒冷和死亡:14世纪
  • 16. 意大利序曲
  • 17. 心态崩塌
  • 18. 伟大复兴前夕
  • 19. 东方的傍晚
  • 第三章 可能性的实现:1400—1600年
  • 艺术家和人道主义者,战争和议会:1400—1450年
  • 20. 晨曦中的佛罗伦萨
  • 21. 从康斯坦茨到君士坦丁堡
  • 22. 话语革命释放出了它的孩子
  • 竞争力与创造力:1450—1500年
  • 23. “时代重现”
  • 24. 媒介革命
  • 25. 新世界
  • 26. 女巫,金融寡头,国家暴力
  • 文艺复兴全史(下)
  • 第三章 可能性的实现:1400—1600年
  • “文艺复兴全盛期”
  • 27. 国家利益至上之时
  • 28. 前往乌托邦,艺术世界
  • 29. 南风:文艺复兴征服欧洲
  • 新王国,新知识,信仰分歧
  • 30. 帝国和世界霸主
  • 31. 宗教改革
  • 32. 天界革命
  • 33. 伟大的存在之链
  • 34. 人类解剖
  • 冰封时代
  • 35. 欧洲图景一:西欧——教派、战争、未来之国
  • 36. 欧洲图景二:北欧、东欧、中欧和意大利
  • 37. 赫拉克勒斯之柱的彼岸
  • 38. 文艺复兴之秋
  • 科学革命
  • 39. 观察、实验、计算
  • 40. 西方黎明
  • 现代之前
  • 41. 利维坦时代
  • 42. 世界机器
  • 43. 新时代考古
  • 第四章 展望:“西方”与其他
  • 44. 阶级统治,上达苍穹
  • 45. 牧领权力:国家、社会、宗教
  • 46. 飘散的文化,顽固的国家
  • 47. 为什么不是中国
  • 48. 深层故事:回声测深仪
  • 49. 结语
  • 附录
  • 后记
  • 缩略表
  • 参考文献
  • 图片版权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出现科学和工业革命!

    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书籍生产速度远远落后于欧洲;中国敢于质疑古代权威的人远远少于欧洲;中国能够做科学研究的场所远远少于欧洲。翻开本书,真正看懂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出现科学和工业革命!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艺复兴全史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2118 本)#2025 年读书主题(十)历史 -《文艺复兴全史(上)》(295)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历史的领域开始,世界中代史进行刷书,第二十二本《文艺复兴全史(上)》。把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国和欧洲对照着看,就能看懂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出现科学和工业革命。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书籍生产速度远远落后于欧洲。中国:长期使用雕版印刷技术生产书籍,成本高,速度慢,种类单一,几乎找不到任何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文献。欧洲:古登堡发明铅活字印刷机后,不到 50 年就生产了 2000 多万本书,现代医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知识通过书籍迅速传播开来,为科学和工业革命奠定了知识基础。文艺复兴时期,中国敢于质疑古代权威的人远远少于欧洲。2、精彩内容:①“世界” 的油画伽利略的《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代表着一种学术讨论的风格,这种风格深深烙印着好奇发问、允许质疑且无惧争辩和声势浩大论战的美德。伽利略首先采用了这种形式,并用他的知识储备来维护。然而这场伟大的对话却长时间处于欧洲范围之外,直到得益于印刷媒介,大半个欧洲才能参与进来。伽利略的文章反映了这一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进程。它的作者不仅发现了新事物,还用了新方式进行论证。随着 13 世纪迈出机械化的第一步,一种根本性的变革也随之而来。古登堡(Gutenberg)的发明触发了媒介革命;而在此之前,演讲与书写主题的多样化进程刚刚开启,它由缓至快,发展得越来越快,其中的主题也越来越世俗化,尤其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讨论有关。基于此,我们称之为 “话语革命”。改革之后紧跟着是一场宗教革命。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最终使宇宙学和物理学出现了革命。概而言之,这场革命可谓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②凤凰始飞赖因・塔格佩拉(Rein Taagepera)指出,“‘复兴’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科学技术如同一只凤凰,曾从中东飞向希腊,不久之后又飞向罗马,然后死亡 —— 为了于千年之后从意大利的灰烬中再次飞升”。实际上,埃里克・琼斯还补充道:“在飞回拜占庭并途经整个阿拉伯世界后,它在印度和中国拾起了几片羽毛,为的是重返意大利。” 欧洲文化的开端蕴于亚欧大陆中部的 “新月沃土”(又名 “镰刀沃土”),范围从伊朗延伸至地中海地区,北接安纳托利亚,南至埃及。新月沃土地区最早出现居住痕迹的时间可追溯至公元前 12500 年。地中海冬季温暖、夏季燥热的气候,以及海拔差异大且变化多样的地形,有利于发展独特的野生植物,也有利于农耕和牲畜养殖。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和家畜正是在这一地区首次被发现。将历史纳入生物学和地理学约束之中的理论,揭示出了强大的历史深层维度。它们向我们展现了欧洲觉醒所必要的,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却并不充分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这些生物学和自然空间基础,一个由城邦组成的欧洲将很难发展出任意一种话语,无论是技术创新、科学还是艺术,皆是如此。③晨曦中的佛罗伦萨变革找到了最好的先决条件:生动的人文主义氛围,大量的资助人,与欧洲艺术中心的联系,以及数学思维。即使在技术领域,阿诺河畔的人们亦是先锋。佛罗伦萨在为创新而探索的过程中,诞生了一项标志性的产品:专利。它的第一位所有者是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议会于 1421 年保护了他发明的能节省成本的货运驳船。威尼斯紧随其后,于 1474 年开始推行专利制度。对于一个理想的统治者来说,重要的是受过更多的教育而非有多虔诚。古代的历史被视作经验的金矿,其中有很多例子都可以从中得出人们的行为准则,人们并未停留在阅读、写作和讨论上。随着对传统的深入渗透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和神奇事物的好奇,“古代” 对佛罗伦萨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形成了一种文化习性。如果可能的话,人们会通过接触具体物件去了解古人的文化。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