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5千字
字数
2022-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十八个完整的内部审计案例,沉浸式体验主人公决策与思考过程。
内容简介
作为一门实践型的学科,内部审计的问题更多地蕴含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生动鲜活的情景案例可以更好地回答审计工作中的“如何”和“为什么”,更好地呈现审计行为所处的情境并能够对其进行丰富描述和探索思考。
全书共18个情景案例,通过情景认知、情景导入、情景演示、信息反馈让你处身于某个具体的情景之中,作为案例中的主角,主动参与案例的分析与思考,以案说理、涉及面广、结构新颖、形式多样。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内部审计工作法系列丛书编委会
- 总序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推荐序三
- 丛书前言
- 本书前言
- 案例1 内部机密外露,内部审计报告上报税务局
- 1.1 案例背景
- 1.2 讨论情景及专家点评
- 讨论主题1 内部审计对审计发现的税务违规问题应该如何报告?
- 讨论主题2 审计小组的审计报告初稿是否必须包含涉税违规事项及报告方式是否存在问题?
- 讨论主题3 如何看待集团审计部的复核意见?集团审计部要求下属不再保留与涉税违规问题有关资料的做法是否合理?
- 讨论主题4 关于审计部门新员工,如何让他熟悉情况?老员工可以将文件或电子资料直接复制给新员工吗?
- 讨论主题5 内部审计人员将所任职公司涉税违规问题上报给地方税务部门,这一行为是否违反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 1.3 延伸思考
- 案例2 银行重要客户资料丢失谁之过
- 2.1 案例背景
- 2.2 讨论情景及专家点评
- 讨论主题1 审计人员G是否泄露客户的隐私?
- 讨论主题2 银行客户丢失是谁的责任?
- 讨论主题3 对于重要客户,审计人员是否需要将审计核查事项报送领导审核?并与业务部门协商共同处理?
- 讨论主题4 银行客户信息是否需要保密,如何保护客户隐私?
- 讨论主题5 内部审计人员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避免出现客户丢失的问题?
- 2.3 延伸思考
- 案例3 流程与结果哪个更重要
- 3.1 案例背景
- 3.2 讨论情景及专家点评
- 讨论主题1 被审计单位按照制度文件招标采购是否不存在问题?最低价中标是否科学?
- 讨论主题2 审计人员如何开展招投标的审计?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 讨论主题3 审计定性问题的判断标准如何把控?
- 讨论主题4 审计人员发现问题如何和被审计单位沟通?特别是发生分歧后审计人员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更为有效?
- 讨论主题5 审计人员如何揭示审计中发现的三年必须更换一次设备以及更换下来的旧设备被重复卖给被审计单位两个问题,才能获得最大成效?
- 3.3 延伸思考
- 案例4 丢失的审计证据
- 4.1 案例背景
- 4.2 讨论情景及专家点评
- 讨论主题1 审计人员如何取证,怎样保存审计证据?
- 讨论主题2 开展审计业务时,是否可以单独去做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如何做好资源配置?
- 讨论主题3 审计证据丢失后,审计人员如何做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
- 讨论主题4 有效的审计证据判断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取得有效证据?
- 讨论主题5 审计证据存在异议,如何进行论证?什么情况下需要外部专家的介入?
- 4.3 延伸思考
- 案例5 对与错的较量
- 5.1 案例背景
- 5.2 讨论情景及专家点评
- 讨论主题1 该公司将内部审计人员的绩效与审计发现问题和违规处罚挂钩,是创举还是错误?
- 讨论主题2 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审计目的?
- 讨论主题3 怎样看待审计监督和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审计是被喜欢的审计?
- 讨论主题4 审计人员如何提高审计质量?评价审计质量的标准是什么?
- 讨论主题5 在审计绩效不与审计处罚挂钩的情况下,董事会如何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审计的成效?
- 5.3 延伸思考
- 案例6 苦涩的收益
- 6.1 案例背景
- 6.2 讨论情景及专家点评
- 讨论主题1 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什么?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如何发挥?
- 讨论主题2 企业快速应对市场变化,采购了原料铜,为企业带来了效益,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与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创造价值有什么不同?如何才能实现更好的效果?
- 讨论主题3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定性不认可,内部审计人员如何应对?
- 讨论主题4 审计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什么情况下必须使用书面沟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 讨论主题5 审计的成果应用很重要,如何进行审计成果的应用才能使成果效能最大化?
- 6.3 延伸思考
- 案例7 集体的“钱袋子”岂能随意松开
- 7.1 案例背景
- 7.2 讨论情景及专家点评
- 讨论主题1 A、B、C、D四村可以出借村集体资金吗?
- 讨论主题2 村集体出借资金是否应该进行民主决策程序?
- 讨论主题3 村集体出借资金的利率界定依据是什么?
- 讨论主题4 出借的资金形成坏账无法收回,应如何撰写审计评价和进行责任认定?
- 讨论主题5 如何提高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层次和水平?
- 7.3 延伸思考
- 案例8 良好收益岂能掩盖违法事实
- 8.1 案例背景
- 8.2 讨论情景及专家点评
- 讨论主题1 村级工程是否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
- 讨论主题2 如何评价开展村级工程跳过招投标程序的做法?
- 讨论主题3 如何定性此次事件?后续的审计整改怎么做?
- 讨论主题4 如何看待违规建造的公墓为村集体创收巨大?村级重大项目的开展是程序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 讨论主题5 这次事件对审计人员有什么启示?
- 8.3 延伸思考
- 案例9 农村工程“唐僧肉”,内部审计“护真经”
- 9.1 案例背景
- 9.2 讨论情景及专家点评
- 讨论主题1 工程未招标谁之过?
- 讨论主题2 村级工程建设如何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 讨论主题3 工程偷工减料谁之责?
- 讨论主题4 如何看待虚增决算数字,换取上级补贴?
- 讨论主题5 农村工程建设如何才能合规?如何才能更接地气?
- 9.3 延伸思考
- 案例10 “三顾茅庐”遭遇“罗生门”
- 10.1 案例背景
- 10.2 讨论情景及专家点评
- 讨论主题1 内部审计有没有外围调查的权限?
- 讨论主题2 内部审计外围调查遭遇不配合怎么办?
- 讨论主题3 内部审计如何与外部单位和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讨论主题4 组织适当管理层如何处理内部审计人员报告的舞弊问题?
- 讨论主题5 内部审计人员确信舞弊已经发生时,能不能直接向司法机关举报或移送?
- 10.3 延伸思考
- 案例11 “三堂会审”下的“老实人”现形记
- 11.1 案例背景
- 11.2 讨论情景及专家点评
- 讨论主题1 为什么经历过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这两次重大审计,内部审计仍然发现重大舞弊行为?
- 讨论主题2 为何在舞弊审计中需要保持职业怀疑精神?
- 讨论主题3 如何发挥传统审计技术方法在舞弊审计中的作用?
- 讨论主题4 为什么说舞弊审计的首要任务是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
- 讨论主题5 如何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 11.3 延伸思考
- 案例12 内部审计人员被指责咄咄逼人怎么办
- 12.1 案例背景
- 12.2 讨论情景及专家点评
- 讨论主题1 两位审计人员在审计现场分别唱红脸和白脸的做法是否有悖于内部审计的使命?
- 讨论主题2 两位审计人员在沟通过程中是否有不恰当的地方?是否有改进的空间?
- 讨论主题3 对于常规审计可能要转为专项审计调查的项目,审计人员是否应该向审计总监就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目前的进度及时汇报?
- 讨论主题4 审计总监应该如何给A子公司总经理回话?
- 讨论主题5 两位审计人员在这次的现场审计工作中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 12.3 延伸思考
- 案例13 跨越雷池,人力资源审计引发大麻烦
- 13.1 案例背景
- 13.2 事件过程
- 13.3 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
- 13.4 回顾与思考
- 13.5 专家提示
- 专家提示1 在涉及机密项目审计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好保密工作?
- 专家提示2 审计小组在审计现场工作进展不顺畅的原因有哪些?具体到案例中,受阻的根源是什么?
- 专家提示3 本案例中,两位审计人员在遭到人力资源部门的阻碍后应当如何处理?
- 专家提示4 在保密方面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是如何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要求的?
- 专家提示5 如何让人力资源部门配合并认可薪酬审计工作?
- 案例14 用人失策,审计报告遭质疑
- 14.1 案例背景
- 14.2 事件过程
- 14.3 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
- 14.4 回顾与思考
- 14.5 专家提示
- 专家提示1 该案例中审计报告和审计人员受到质疑的原因是什么?
- 专家提示2 本次案例中审计流程的缺陷有哪些?
- 专家提示3 审计部门应当如何改进工作以防日后出现类似情况?
- 专家提示4 外部审计人员转职成为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 专家提示5 关于案例中发生的冲突,良好的沟通对内部审计具有什么意义?
- 案例15 内部审计是否被人利用
- 15.1 案例背景
- 15.2 讨论情景及专家点评
- 讨论主题1 面对公司领导的“特殊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如何开展工作?
- 讨论主题2 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定位是什么?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应该发挥诊断功能还是处罚功能?
- 讨论主题3 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有哪些质量特征?如何提高内部审计报告质量?
- 讨论主题4 内部审计面临的人际关系困境有哪些?企业及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如何应对?
- 讨论主题5 内部审计如何在公司治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 15.3 延伸思考
- 案例16 内部审计怎样才能成为领导的“贴心人”
- 16.1 案例背景
- 16.2 事件过程
- 16.3 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
- 16.4 回顾与思考
- 16.5 专家提示
- 专家提示1 审计如何能够取得审计成效?
- 专家提示2 如何能够成为领导的“贴心人”?
- 专家提示3 在有限的审计资源下如何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安排审计项目,让领导认可?
- 专家提示4 你作为审计人员,是否同意不能一味地“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的说法?如何才能实现?
- 专家提示5 你如何看待综合审计成效不足?审计成效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 专家提示6 领导喜欢什么样的审计报告?如何撰写领导认可的审计报告?
- 案例17 内部审计怎样才能成为职场“香饽饽”
- 17.1 案例背景
- 17.2 事件过程
- 17.3 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
- 17.4 回顾与思考
- 17.5 专家提示
- 专家提示1 你是否同意审计部副总经理王芳说的“审计部门对外招不到人主要是因为审计职业性价比不高”?
- 专家提示2 如何才能招到合适的审计人员,并留住优秀的审计人员?
- 专家提示3 你是否同意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是留住和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的说法?
- 专家提示4 “有为有位”如何才能实现?怎样才能让审计成为职场“香饽饽”?
- 专家提示5 你觉得什么样的审计绩效考核能够有效激励审计人员,既能提高工作积极性又能稳定审计人员队伍?
- 案例18 内部审计怎样才能“讨人爱”
- 18.1 案例背景
- 18.2 事件过程
- 18.3 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
- 18.4 回顾与思考
- 18.5 专家提示
- 专家提示1 怎样理解内部审计的使命?
- 专家提示2 为什么多数情况下内部审计会给业务部门留下“招人烦”的印象?你认为根源可能在哪里?
- 专家提示3 你认为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天然就存在利益冲突吗?为什么?
- 专家提示4 如何理解内部审计在组织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
- 专家提示5 D公司总经理肖勇与审计部副部长袁梦的争吵说明什么?现在肖勇又作为袁梦的上级,需要向袁梦就当时的争吵进行解释吗?
- 专家提示6 如何看待部分董事报怨审计报告中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你同意资深审计项目经理老林的说法吗?
- 专家提示7 针对审计报告中显示的屡查屡犯的问题,你同意刘欣博士的看法吗?
- 专家提示8 X集团内部审计需要从哪些方面改进或创新,以促进内部审计“讨人爱”?
- 丛书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