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8千字
字数
2024-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营造创意型班级,哺育个性化成长。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释班级团体得以健康发展的指导观点与过程。事随时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学习”教学”“师生关系”等学校教育的关键词已经被重新定义,有关“班级”的认知也得到了更新。
为此,本书将舍弃充满权威意味的“班级管理”一词,结合社会心理学的最新研究与课程改革的长期实践,从“班级团体”“班级改革”“班级愿景”三个方面总结21世纪“创意型班级”的经验,探索民主、平等、合作、成长的“班级经营”之道。作者力图尽可能准确地为读者展示全新的班级观念和心理咨询技术,为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班级经营提供策略性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编 班级团体
- 第1章 班级组织发展史略
- 一 班级组织的确立
- 二 班级组织的改造
- 三 道尔顿制
- 四 班级组织的再认识
- 五 耶拿制
- 六 协同教学
- 七 不分级制
- 八 班级组织改革
- 第2章 班级团体的特性
- 一 班级团体的特性
- 二 班级团体的基本视点
- 三 班级团体的社会心理学架构
- 四 班级团体发展的制约因素
- 五 班级团体发展阶段论
- 六 班级团体的功能
- 第3章 学习目标的共享与合作性学习活动
- 一 学科内容与学习团体的关系
- 二 学习活动的团体性
- 三 标准参照评价中的学习观与团体观
- 四 合作性学习活动与成就目标
- 五 学习目标的共享与学习活动的合作
- 第4章 互相学习的组织化与学习团体的形成
- 一 班级中的个别差异
- 二 通过互相学习加深学习
- 三 作为团体的自立指导
- 四 团体自立的指导
- 五 学科、教材固有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 六 与教授方式相对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 第5章 班级内的成绩分化与选拔
- 一 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筛选过程
- 二 筛选的机制
- 三 寻求与实践的接点
- 第6章 儿童的自律性动机
- 一 课堂中的三种强化与动机作用
- 二 自我调整模式中的动机作用说
- 三 自我调整模式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 第7章 儿童的归因与教师的指导
- 一 儿童的归因
- 二 教师对儿童的归因
- 三 教师的指导与儿童归因的变化
- 四 教师指导方法的新课题
- 第8章 影响生活主体形成的班级团体的作用
- 一 儿童的生活文化与班级
- 二 班级中儿童的发展
- 三 教师的课题之一:班级创造
- 第9章 教师的指导与民主型价值观的发展
- 一 班级团体的指导
- 二 教师的指导方式与儿童的活动
- 三 教师影响力的源泉
- 四 与儿童的发展水准相应的教师指导
- 五 教师的指导与儿童“民主型价值观”的发展
- 六 使每一个儿童得到发展的班级团体指导
- 第10章 教师的说服性沟通及其影响力
- 一 班级团体中形形色色的沟通
- 二 教师与儿童的沟通
- 三 说服性沟通与教育性影响过程
- 四 教师的说服性沟通
- 五 对教师说服性沟通的逆反
- 第11章 班级“规则”的接受与排斥
- 一 对“规则”的理解方式与感受方式
- 二 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规则”研究
- 三 从道德发展研究看“规则”
- 四 儿童对“规则”的反应
- 第12章 教师的理解与学生指导
- 一 教师对班级成员的认知
- 二 教师理解儿童的推论过程
- 三 教师对儿童所拥有的势力
- 四 儿童的角色行为
- 五 班级的认知与团体活动
- 六 团体课题解决与班级团体
- 第13章 班级团体的基本课题
- 一 对班级团体研究的要求
- 二 关于班级团体的若干问题
- 第二编 班级改造
- 第14章 社会化的目标与班级建设
- 一 学校帮助儿童实现社会化
- 二 减少问题儿童的产生,变革学校制度
- 三 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形象
- 四 班级经营的含义
- 第15章 班级“患病”的原因
- 一 别提“这个孩子的家庭有问题”
- 二 只有教师才能把“灰姑娘”变成“公主”
- 三 问题儿童是整个班级的病征,其病根为何?
- 四 不要徒增心理咨询的人数
- 五 与大量的差生形成对比的软弱的优等生
- 第16章 “班级病”恶化的原因
- 一 儿童为归属于班级做出种种抗争
- 二 抗争之一:博取赞赏
- 三 抗争之二:惹是生非
- 四 抗争之三:分庭抗礼
- 五 抗争之四:伺机报复
- 六 抗争之五:自暴自弃
- 七 恶化的症结不在儿童而在班级
- 第17章 您属于哪一类教师?
- 一 谁是造成班级病理结构的元凶?
- 二 教师成为专制者的原因
- 三 无为而治的放任型教师
- 四 如何当一名民主型教师
- 五 教师易犯的五种毛病
- 第18章 如何使儿童学会合作?
- 一 只放弃“竞争原理”也许会更糟
- 二 以“竞争原理”为基础的教育能否培养出竞争社会所需要的人
- 三 真诚地尊重儿童
- 四 完全信赖儿童
- 五 切忌批判
- 六 帮助儿童“自我宽容”
- 七 无论如何不要发号施令
- 八 儿童以教师为榜样采取行动
- 第19章 如何提高儿童的积极性?
- 一 给儿童勇气
- 二 表扬未必能鼓起儿童的勇气
- 三 对儿童的合作表示感谢
- 四 对儿童的积极态度表示喜悦
- 五 儿童失败时给他勇气
- 六 如何鼓起失意儿童的勇气
- 七 注意自己的感情色彩
- 第20章 如何使儿童学会负责?
- 一 绝对不惩罚儿童
- 二 让儿童尝到行为结局的苦果
- 三 谁该负起解决问题的责任
- 四 厘清应当合作解决的问题
- 第21章 如何在班级中确立民主秩序?
- 一 构筑互相帮助的场所——班级
- 二 培养班级中的民主精神
- 三 透彻理解何谓“民主型规则”
- 四 如何对待违反规则的儿童
- 五 把班级交给儿童
- 六 我们为什么说得这么刻薄
- 第22章 创造儿童相互帮助的环境
- 一 班级的共同课题:帮助问题儿童
- 二 请小心措辞
- 三 寻求全班的帮助
- 四 摸清儿童施展的抗争手法
- 五 定期开设咨询课
- 第23章 如何处置儿童的问题行为?
- 一 让儿童学会尊重
- 二 惹是生非的儿童
- 三 分庭抗礼的儿童
- 四 顽童
- 五 自暴自弃的儿童
- 六 乱班
- 七 打架儿童
- 八 所谓“恶作剧”
- 九 逃学儿童
- 十 拥有不良行为的儿童
- 第三编 班级愿景
- 第24章 作为学习团体的班级
- 一 班级·学习·指导
- 二 作为学习团体的班级的形成
- 三 班级的纪律与氛围
- 第25章 走向创意型班级的营造
- 一 班级与“班级经营”
- 二 “创意型班级”与能动学习
- 三 社会关系资本与“创意型班级”
- 四 “创意型班级”的营造
- 结语 四种团体理论述略
- 一 团体动力学理论
- 二 社会计量理论
- 三 集体主义理论
- 四 学习共同体理论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