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重点考察清代金石考据学对朝鲜碑学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书法、绘画、金石等三个方面展开,从朝鲜使团燕行这个大背景入手,研究了十八、十九世纪中朝两国的书画艺术交流历史,汇辑整理燕行录中所见中朝书画艺术交流史料。主要内容有:中朝两国之间的书法交流对朝鲜王朝后半期书法史的影响,重点考察中国书法对朝鲜输入的状况、两国书家在书学理论和书法技法方面的交流探讨。

中朝两国在绘画方面的交流,重点考察中国绘画对朝鲜的输入情况、两国画家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情况以及朝鲜后期绘画对中国清朝绘画的接受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燕行录”及其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燕行录”文献简述
  • 第二节 “燕行录”相关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十八、十九世纪中朝书画艺术交流的发展
  • 第一节 过渡期
  • 第二节 转折期
  • 第三节 发展期
  • 第四节 繁盛期
  • 第五节 衰落期
  • 结语
  • 第三章 金昌业燕行书画见闻与艺术交流活动——以《老稼斋燕行日记》为中心
  • 第一节 金昌业与《老稼斋燕行日记》
  • 第二节 金昌业燕行所见书画录
  • 第三节 《老稼斋燕行日记》所见书画交流史料
  • 结语
  • 第四章 《湛轩燕记》所见洪大容与“浙杭三才”的书画交流
  • 第一节 洪大容与《湛轩燕记》
  • 第二节 第一次笔谈中的书画交流
  • 第三节 第二次笔谈中的书画交流
  • 第四节 第三次笔谈中的书画交流
  • 第五节 第四次笔谈中的书画交流
  • 第六节 第五次笔谈中的书画交流
  • 第七节 第六次笔谈中的书画交流
  • 第八节 第七次笔谈中的书画交流
  • 结语
  • 第五章 《入沈记》所见中朝文人书画交流史料
  • 第一节 《入沈记》的简要概述
  • 第二节 入沈沿途的书画见闻与交流
  • 第三节 与收藏家张又龄的书画交流
  • 结语
  • 第六章 朴趾源《热河日记》所见中朝书画交流史料
  • 第一节 朴趾源与《热河日记》
  • 第二节 朴趾源燕行所见书画录
  • 第三节 《热河日记》所见中朝文人书画交流活动
  • 结语
  • 第七章 李德懋燕行书画见闻及其艺术交流活动——以《入燕记》为中心
  • 第一节 李德懋及其《入燕记》
  • 第二节 李德懋燕行所见书画录
  • 第三节 李德懋与清人的书画交流
  • 结语
  • 第八章 朝鲜文人朴齐家与清人的书画交流
  • 第一节 朴齐家及其四次燕行
  • 第二节 朴齐家与翁方纲、铁保、伊秉绶等人的书画交流
  • 第三节 朴齐家与罗聘、吴照、张问陶等人的书画交流
  • 第四节 朴齐家与陈鳣、黄丕烈、江德量等人的书画交流
  • 结语
  • 第九章 从《滦阳录》和《燕台再游录》看柳得恭与清朝文士的书画交流
  • 第一节 柳得恭及其燕行经历
  • 第二节 柳得恭与纪昀、李鼎元等人的书画交流
  • 第三节 柳得恭与罗聘、张道渥等人的书画交流
  • 第四节 柳得恭与陈森、曹江等人的书画交流
  • 结语
  • 第十章 金正中《燕行录》所见中朝文人书画交流史料
  • 第一节 金正中及其《燕行录》
  • 第二节 金正中与程嘉贤的书画交流
  • 第三节 金履度、金正中与张道渥的书画交流
  • 第四节 金履度、金正中与其他人的书画交流
  • 第五节 燕行所见书画及其赏评
  • 结语
  • 第十一章 朴思浩《心田稿》所见中朝书画交流史料
  • 第一节 朴思浩及《心田稿》
  • 第二节 朴思浩的交游圈
  • 第三节 书画交流活动
  • 第四节 燕行书画见闻与赏评
  • 结语
  • 第十二章 权时亨《石湍燕记》所见中朝书画交流史料
  • 第一节 权时亨及其《石湍燕记》
  • 第二节 权时亨与清人的书画交流
  • 第三节 权时亨燕行书画见闻
  • 结语
  • 第十三章 《梦经堂日史》所见徐庆淳旅清书画见闻与艺术交流
  • 第一节 徐庆淳与《梦经堂日史》
  • 第二节 徐庆淳与清人的书画交流
  • 第三节 徐庆淳在清书画见闻
  • 第四节 徐庆淳的对清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