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挖掘《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公平分配思想,探讨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背景下实现公平分配的途径。

内容简介

提高社会分配公平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关乎分配再平衡问题,更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教育各个领域。本书主要阐明《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公平分配思想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和分配理论发展的深远意义和价值。作者从政治权力、经济体制、社会心理、文化教育、资本正外部性、工会等多维视野对《哥达纲领批判》中公平分配思想进行比较充分的挖掘和阐释。根据“三期叠加”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把收入分配体系与其依附的经济社会体制结合起来,研究全面深化分配改革的价值取向、逻辑脉络、整体布局。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凝练和整合马克思公平分配思想中国化的多重诉求、深入剖析和批判后机会主义分配思想观点、进一步揭示当前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的经济根源、阐述马克思公平分配思想在我国分配实践中遭遇的现实困境、初步探讨全面深化改革以践行马克思公平分配理念的现实路径五个方面展开探讨,以促进普通劳动者公平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目录
  • 导论
  •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对拉萨尔分配思想的批判及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撰写《哥达纲领批判》的背景和拉萨尔分配思想的错误实质
  • 第二节 马克思对拉萨尔“公平”分配思想的批判
  • 第三节 马克思对拉萨尔分配思想批判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二章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劳动者分配不公的经济根源
  • 第一节 劳动创造财富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
  • 第二节 离开所有制空谈劳动创造财富是“资产阶级的说法”
  • 第三节 破除劳动者分配不公和贫困化经济根源的对策
  • 第三章 马克思公平分配观与拉萨尔公平分配观的根本分歧
  • 第一节 “公平”或“平等”的分配只不过是一种法权概念
  • 第二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第四章 马克思公平分配思想在我国分配实践中遭遇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马克思公平分配思想与现实问题
  • 第二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与公平分配的境遇
  • 第三节 按劳分配“资产阶级权利”事实上的不公
  • 第四节 贫困固化的资本成因与居民收入倍增难题
  •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以践行马克思公平分配理念
  •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中国化诉求
  • 第二节 深化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与促进分配公平
  • 第三节 打破资本“钟罩”与增强资本正外部性
  • 第四节 马克思按劳分配原则的传承与嬗变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