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幅彩绘陶瓷手工业古镇前世今生的画卷,一首发掘瓷业高峰人文动力和精神的史诗,一部富有个性想象和温度的长篇名城传记。

内容简介

本书按历史顺序以内容性质为构架系统呈现景德镇的古今历史。

地理与情态归属:含硬性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的位置归属,以及软性的土著和移民对本土的动态情感状况。城镇及人文脉络:主要是城史大事,包括城镇发展或转折的改变史实、具有重大影响的贤能巨匠,以及推动陶瓷手工业长进的人文要事等。世俗与迹象渊源:含风土民俗、帮派风情,以及景观渊源的阐述与诠释。附有故事的瓷宝:归拢历史上流落世界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瓷质隗宝。

通过对一座地处偏僻的县辖小镇发展到世界瓷都的历史描述,勾勒出一幅陶瓷古镇前世今生的彩色画卷,书写出一首发掘瓷业高峰内动力与人文精神的史诗。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丝路百城传”丛书编委会和编辑部
  • 出版说明
  • 总序
  • 城镇年表
  • 序章 china的孕育
  • 盘古地壳的起伏酝酿
  • 远古的那点动静
  • 第一章 脱陶而瓷之“昌南”
  • “汉世”起色
  • “陈以来土人多业此”
  • 瓷器师主赵慨出现
  • 激活市镇的昌江动脉
  • 第二章 瓷城的“隋唐演义”
  • 显仁宫的狮象大兽
  • 新平县设立与县治变迁
  • “假玉器”进京
  • 皇帝瞩目
  • 第三章 宋始的瓷器风光
  • 被朝野所器重
  • “景德”年间的背景
  • “影青贯耳杯”退兵
  • 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
  • “陶瓷之路”
  • “高岭土”的锦上添花
  • 第四章 元“浮梁磁局”的助推
  • 一面瓷业界旗帜的树立
  • 精致的民窑瓷宝
  • 青花瓷窖藏真相
  • 第五章 “御器厂”的鼎盛
  • 官窑的手笔
  • 郑和下西洋的硬货
  • 童宾跳窑
  • 烧造大龙缸的纠葛
  • 皇帝的蟋蟀罐
  • “斗彩”里的宫廷私密
  • “打毛银派头”
  • 第六章 大明的民窑
  • 于光及其“军窑”
  • 上川岛上的走私
  • “隐市”巨匠昊十九
  • 仿古高手
  • 对陶王菩萨的崇拜
  • 第七章 清朝的瓷业高峰
  • 御窑厂
  • 两位“洋人”的探秘
  • 疯狂的奥古斯都二世
  • 最响亮的督陶官唐英
  • 触礁的“哥德堡号”
  • 三打王家洲
  • 茭草行殉职的郑子木
  • 第八章 封建没落的挽歌
  • 光绪十年的河水暴涨
  • 为油盐的一次暴动
  • 慈禧的“大雅斋”
  • 县衙不得不迁址上镇
  • 纠结的官商康达
  • 军阀的勒索和打劫
  • 第九章 帮派的聚集与霸道
  • “都帮”崛起
  • 徽商的垄断
  • 硬扎的“杂帮”
  • 会馆扎堆
  • 行帮林立的“草鞋码头”
  • 第十章 民国的改良挣扎
  • 城徽“龙珠阁”
  • 抱团取暖的“珠山八友”
  • 撞南墙的改良者
  • 陶瓷教育先驱
  • 红军奇袭
  • 陈毅的“瑶里改编”
  • 日机轰炸
  • 英美元首的礼品瓷
  • 第十一章 瓷面折射出的曙光
  • 瓷业生产的恢复
  • “青花大王”的诞生
  • “神雕”曾龙升
  • 赵渊的初心延续
  • “国瓷办”
  • 有关“7501瓷”
  • 陶瓷考古“疯子”
  • 第十二章 古镇新芽
  • “鬼市”与瓷片
  • 莲花塘又名佛印湖
  • 被盗挖洞开的御窑遗址
  • 本色瑶里
  • 手工制瓷的重现
  • 第十三章 新世纪的隆起高台
  • 国营工业遗存
  • “文创街区”模式
  • “陶艺范儿”三宝瓷谷
  • 整座城就是一个博物馆
  • “试验区”的新标高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过程的意味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新星出版社

成立于1989年,新星以精品立社。旗下拥有“午夜文库”“幻象文库”两条重点产品线,是国内推理和科幻文学出版的领先平台。同时,策划推出了《重新发现社会》《传家》《失控》等一批非虚构类精品图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星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强大的作者、译者队伍。目前已经签约海内外作家、学者数百人,国际上近90%的推理小说大师均落户新星。新星拥有专业的翻译、编辑和设计团队,不懈努力,为读者持续推出图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