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剖析高校女教师身份困境和建构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化的观念、制度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

从观念层分析,高校女教师身份受到男尊女卑的生命价值、双重标准的成功价值、反向抑制的母性价值等性别观建构;从制度层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均以文化再生产的方式型构着女教师身份;从行为层分析,时间贫困、他控时间和碎片时间规制着女教师身份。

高校女教师在自我建构中形成了成功恐惧、替代成就和性别防御的文化心理;实行让渡社会权力、把控家庭权力等,让渡学术权力、固守教学权力的权力博弈。因此,高校女教师的性别身份与社会身份、职业身份具有同构性,应当追求以性别公正为尺度的高校女教师多重身份的和谐。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核心概念辨析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高校女教师身份变迁的文化回溯
  • 第一节 1840年前:困守家庭的女性与高等教育的缺席者
  • 第二节 1840—1949年:走入社会的女性与高等教育的参与者
  • 第三节 1949—1978年:男性化的女性与高等教育的失语者
  • 第四节 1978年至今:迷惘的女性与高等教育的“挣扎者”
  • 第三章 当代高校女教师的身份困境
  • 第一节 性别身份困境
  • 第二节 社会身份困境
  • 第三节 职业身份困境
  • 第四章 高校女教师身份的文化观念层分析
  • 第一节 性别价值观对女教师身份的建构
  • 第二节 高校女教师身份自我建构的文化心理
  • 第三节 高校女教师身份的观念重塑
  • 第五章 高校女教师身份的文化制度层分析
  • 第一节 教育制度对女教师身份的型构
  • 第二节 高校女教师自我身份建构的权力博弈
  • 第三节 高校女教师身份的制度突破
  • 第六章 高校女教师身份的文化行为层分析
  • 第一节 性别化的时间行为对女教师身份的建构
  • 第二节 高校女教师自我身份建构的时间策略
  • 第三节 高校女教师身份的时间超越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身份建构与同构
  • 第二节 反思及后续研究打算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提纲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