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游戏产业IP打造实战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游戏产业为出发点,从宏观到围观,系统分析了IP热的成因、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阐述了文化产业各领域在IP合作和IP打造方面的存在的问题。以游戏产业为例,详细说明了如何打造顶级IP的理论、方法和实战操作技巧。由浅入深,引领读者一步步了解IP,使用IP,创造IP。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扉页
  • 版权
  • 推荐序
  • 创建一个沉浸与感动的虚拟世界
  • 自序
  • IP是文化产业融合的催化剂
  • 第一章 拥抱大IP时代
  • 人人都在说IP
  • 浅文化时代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
  • 文化外延决定了IP衍生性
  • 各类IP和游戏的速配指数
  • IP的N种卖法以及背后的逻辑
  • 执子IP,与子换皮
  • IP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迁移度
  • IP对游戏的作用
  • 影游联动,为什么是现在
  • 泛娱乐,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 IP的火爆能持续多久
  • IP热的冷思考
  • 怎么解决IP荒
  • 第二章 如何打造超级IP
  • 怎样成为一个受游戏业欢迎的IP
  • 怎样做好一款IP游戏
  • 网游剧情是否依然举足轻重
  • 营造沉浸式开发环境
  • 用典,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
  • “埋梗”与“秀梗”
  • 蹭IP,文化人的事儿,能叫偷吗
  • 第三章 执子之手论用户
  • 是谁在粉丝里划了一个圈
  • 有粉丝的地方,就有江湖
  • 为什么会有人给虚拟角色过生日
  • 大R的哲学,用生命在玩游戏
  • 滚滚玩家东逝水——“累觉不爱”
  • 抢滩二次元?你也配姓赵
  • 女性向游戏,你真能一手掌握
  • 蹲下来,仰望00后用户
  • 第四章 登高望远看产业
  • 人口红利还在不在
  • 手游豹变,产业革面
  • 用户消费习惯的再造
  • 你是不是那只待兔的猪
  • 永远不可越界的公序良俗
  • 支持原创,用脚投票
  • 素人效应和素人红利
  • “第二款必须死”魔咒
  • 从棋牌到卡牌的嬗变
  • 单机不死,只是凋零
  • 第五章 游戏表演艺术
  • 浅谈游戏中的表演
  • 角色扮演与代入感
  • 游戏里的那些名字
  • 人没有目标,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 手游文案的7个简单技巧
  • 仿佛有细语,在画面间游走
  • 歌以咏志,余音绕梁
  • 用有音感的方式,去描述声音
  • 名可名,非常名
  • 你看,你看,游戏的脸
  • 怎样用卖点为游戏加分
  • 第六章 移动设备的交互魔法
  • 直接操作与间接操作
  • 操作投射区与视觉死角
  • 横屏游戏和竖屏游戏
  • 你想点一点,还是舔一舔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真正从业者写的书,才可以快速的理解一个行业。

    看真正从业者写的书,才可以快速的理解一个行业。今天这本绝对不能错过。游戏,一个常年被国内污名化的行业。却是我全力想要推荐侄男弟女去学习的一个专业领域。阅读这本书的起因动念源自昨天我表嫂给我来的一个电话,她闺蜜的儿子今年高考,成绩下来了,不清楚要报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好,因为孩子也是学美术的,表嫂就想起了我,过来征求我的意见。而我作为一位资深建筑可视化的从业者,强烈的建议他去学习游戏相关专业。有趣吧,就是这么耿直诡异的建议。说说我的理由吧:首先是技术壁垒的问题,当你还是一个新人时,可能最害怕的就是某个领域的技术特别难学,门槛高,有壁垒,这样反馈慢,回报晚,不能马上开始赚钱。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年轻人都想学习一门可以速成的手艺,好马上可以开始赚钱。然而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既然你可以速成,那么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速成,一个毫无技术壁垒的行业,又能有多少利润可言呢?既然你可以快速入行,又如何避免供需关系带来的残酷竞争呢?有了酷家乐后,整个建筑可视化领域末端的海量的家装设计的制作门槛被降低了一个数量级,那么有多少人的收入因此被大幅缩水,而又有多少观念僵化、不愿变通的从业者直接被行业抛离了呢。拥有技术壁垒的行业,入行确实慢,需要的学习周期长,但当你真的入行后自然饭碗端的也稳一些啊。再来聊聊就业市场持久性的问题。建筑可视化领域目前不好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需求的消失。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即降低了百姓购买的欲望,也降低了资方投资意向。房价是稳住了,可房价回落不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吗?高点入手想要保值的,就已经无望了,剩下的是亏多亏少的问题。而没买的则开始观望,期望可以继续降低。但是伴随而来的是建筑效果图,室内设计效果图这些领域的项目骤减啊。反观游戏领域呢?从我小时候,也就是三十多年前任天堂红白机、小霸王学习机那个时代开始游戏就是洪水猛兽,被家长、学校、甚至是整个社会污名化。这样致使我们国家远程的游戏公司基本上在那个时代死的死伤的伤,至于游戏主机更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般的存在。可是那又如何,这么些年过去了,游戏被封住了吗?没有吧。王者荣耀、穿越火线、和平精英、荒野行动哪一个游戏不是大火特火,受众都是数以亿计。我记得我小学三年级时,小霸王学习机被我用来打游戏,《俄罗斯方块》《赛车》《玛丽医生》《动物园》不单是我玩的不亦乐乎,我爸妈同样是沉迷于其中,打到半夜一两点都是常事。游戏这种顺应人性的东西,怎么可能屏蔽掉呢?这个应该是除了赌毒黄以外,在合法的领域里最让人上瘾的东西了吧。那么它就绝不会因为国家的一个什么政策有所消亡,市场也不会缩小。真能彻底戒掉游戏的人有没有?有,但绝对是小概率事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要杀时间时,这个是首选。所以,进入这个行业,意味着可以拥有了避免行业消失的条件。最后是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现在科技变化快。大一学习的知识,没准大四就过时了。所以上学只是学习一个入门手艺就好。你可以从任何角度进入游戏行业。只要你够勤奋,够热爱。即使你是从美工的岗位入行的,也可以在工作中学习引擎的应用,可以参与游戏开发的策划,甚至如果你天资聪颖,能够掌握程序语言,那么就可以成为美工编程两门抱的业内大拿,而如果你有机会进入游戏策划、开发,或者公司的管理运营的角度,更是可以突破打工思维的藩篱,开启全新的人生。我并不是在痴人说梦,我只是告诉你从事这个行业存在的可能性。至于是否能过出这样的人生,要看每个人的资质、勤奋度和机遇,莫可强求。写这一堆和今天这本书有何关系。因为我自己毕竟是建筑可视化领域的从业者,对于游戏行业的认知,难免是 “围城” 心理,所以,我需要真的看看游戏行业到底啥样。除了道听途说,就是阅读业内大咖的书籍了。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阅读笔记,是《中国游戏风云》的,那本书写的非常好,让我快速且全面的了解了中国游戏的发展历程,以及造成现在游戏现状的原因。而今天读的这本《引爆 IP,影游漫文超级 IP 打造之道》更是游戏行业的老兵,对自己进二十年从业经历和在市场变动最大的两三年游戏 IP 的实战应用,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只可惜,这本书成书较早,是 2016 年的。转眼七八年过去了,游戏行业又有了怎样的变化,我更好奇了。期待作者的新书。当你想要全面了解一个行业,无论是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还是给亲朋好友提供建议,阅读都是成本最低,收获最大的选择。强烈推荐这本书给大家。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