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编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鉴于土地是城市赖以依托的载体,为了表明城市形态的演进,书中介绍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变革。

家庭与厂商是城市的微观经济主体,城市政府是城市的宏观经济主体,面对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前者必须做出在哪里选址的决策,后者则必须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力争使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实现优,教材详细探讨了这些相关话题。

此外,本教材还研究了城市规模分布即城市大小和数量问题,对于现阶段我国城市群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城市病”是城市面临的大问题,其医治效果决定着城市的健康程度,因此也是教材关注的重点,其中分两章考察了住房、交通、污染、贫困、犯罪等城市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导言
  • 0.1 关于城市经济学
  • 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
  • 二、城市经济学的三大思想流派
  • 三、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0.2 关于城市的界定
  • 一、我国对城市的界定
  • 二、美国对城市的界定
  • 三、城市经济学中的城市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 第一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 1.1 城市产生的经济学解释
  • 一、自给自足-人口均匀分布模型
  • 二、放松模型假设
  • 1.2 城市化发展简史
  • 一、西方城市化的发展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镇化进程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 附录
  • 第二章 地租与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 2.1 地租理论
  • 一、地租与土地价格
  • 二、地租的影响因素
  • 三、凸性地租函数曲线
  • 2.2 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 一、单中心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 二、从单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
  • 三、郊区化的历史原因
  • 四、城市蔓延的前因后果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 附录
  • 第三章 城市经济学之微观篇
  • 3.1 厂商的区位选择
  • 一、运输导向型工厂的区位选择
  • 二、地方投入导向型工厂的区位选择
  • 三、基于运输成本和地方投入成本的工厂区位选择
  • 四、工厂选址案例分析
  • 3.2 家庭的区位选择
  • 一、住房价格曲线
  • 二、用消费者选择理论解释家庭的区位选择过程
  • 三、影响家庭区位选择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 附录
  • 第四章 城市经济学之宏观篇
  • 4.1 城市经济增长
  • 一、借助劳动市场模型分析城市总就业量变动的原因
  • 二、预测城市总就业量的变动——经济基础法
  • 三、预测城市总产出量的变动——投入产出法
  • 4.2 城市政府
  • 一、城市政府及其经济职能
  • 二、城市政府如何确定公共物品的供给量
  • 三、城市政府的支出
  • 四、地方税的转嫁
  • 五、政府间转移支付
  • 4.3 城市政府对土地使用的控制
  • 一、实行分区制
  • 二、限制发放建筑许可证
  • 三、规定城市服务边界
  • 四、设定城市增长边界
  • 五、规划绿带
  • 六、税收调节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 附录
  • 第五章 城市规模分布
  • 5.1 城市规模分布的测定指标
  • 一、城市规模分布的帕累托系数
  • 二、城市集中的HH指数
  • 三、首位城市比率
  • 5.2 齐普夫法则与位序-规模法则
  • 一、齐普夫法则
  • 二、位序-规模法则
  • 5.3 城市规模与数量差异的理论解释
  • 一、中心地模型——从人均需求角度的解释
  • 二、倒U形效用曲线——从集聚经济角度的解释
  • 5.4 影响城市规模分布的因素
  • 一、经济变量
  • 二、自然变量
  • 三、政治历史变量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 附录
  • 第六章 城市问题之一
  • 6.1 城市住房
  • 一、住房与其他商品的不同之处
  • 二、住房政策
  • 6.2 城市交通
  • 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办法
  • 二、消费者出行方式的选择
  • 三、城市交通安全问题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 附录
  • 第七章 城市问题之二
  • 7.1 城市污染
  • 一、城市空气污染状况
  • 二、针对机动车引起的空气污染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 7.2 城市贫困
  • 一、城市贫困状况
  • 二、城市贫困的经济原因
  • 三、影响城市贫困的其他因素
  • 7.3 城市犯罪
  • 一、犯罪问题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一项基本内容
  • 二、根据最小犯罪成本确定最佳犯罪量
  • 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哪些人容易犯罪
  • 四、针对犯罪的各项措施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与补充阅读
  • 附录
  • 教学支持说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以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鉴于土地是城市赖以依托的载体,为了表明城市形态的演进,本书介绍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变革。家庭与厂商是城市的微观经济主体,城市政府是城市的宏观经济主体,面对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前者必须做出在哪里选址的决策,后者则必须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力争使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实现最优,本书详细探讨了这些相关话题。本书还研究了城市规模分布即城市大小和数量问题,对于现阶段我国城市群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城市病” 是城市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医治效果决定着城市的健康程度,因此也是本书关注的重点,本书分两章考察了住房、交通、污染、贫困、犯罪等城市问题。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