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7千字
字数
2019-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东方美学的文学经典,日本唯美派大师谷崎润一郎代表作。
内容简介
《阴翳礼赞》是日本唯美派大师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收录了《阴翳礼赞》《懒惰说》《恋爱与色情》《回忆少年时代的食物》等11篇随笔,是谷崎润一郎的经典随笔集。作者从看似平凡、习以为常的事物中提取对艺术和生活的感动,并以独特的观点进行细致、真切的表达,让我们发现生活细节中的阴翳之美。不管是一幢普通的建筑物,还是去过的某个餐厅,甚至是家里的厕所,谷崎润一郎都从美的角度与你娓娓道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阴翳礼赞
-
懒惰说
-
恋爱与色情
-
且谈所谓痴呆的艺术
-
我眼中的大阪及大阪人
-
故土
-
回忆少年时代的食物
-
文坛昔话
-
论《门》
-
读《梅雨时节》
-
读《越前竹偶》
展开全部
抽水马桶为什么要用白瓷制成?
古崎润一郎自嘲自己的想法只是 “小说家的空想 “,却实在搭到了他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即将到来的时代的脉搏上,曲通幽处而能发人深思。不禁令人感叹,高明的文学作品,非具敏感心灵者不能为,非能静思者不能为!故此,本书可以美文学观之,亦可以思想史观之。推荐给正在学习社会理论的同学们。
想去日本旅游,只为用他们厕所
阴翳之美,大师对艺术、生活的精致描述,其文字优美,表达细腻。文章对生活中一些我们日常所见的事物的细节刻画,彰显出非凡的观察力,那些关于美的一切元素 —— 风格、样式、搭配、岁月的沉淀…… 都向我展示出一种存在于我们平常生活中,却被忽视的文化之美。日本的风格我可能会在理解上有些偏差,也有不少不是太了解的方面,不过我也试着用另一种视角去观察我的紫砂壶、建盏,感受 “阴翳之美”。有机会去日本,一定体验一下他们的厕所……
那一道隔着窗纸透过的阳光
读过《茶之书》,惊为天人,忍不住就去打扰一个执行山神职责,终日穿行在山林间的朋友,强迫他听我的感动。没想到他把好几个版本的《茶之书》摞在书案上拍给我看,又推荐了这本《阴翳礼赞》。今日读毕,两本书对照,一是阳春白雪,一则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皆能打动人心,在于 "真诚" 二字。集中诸篇,成文的年代跨越了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灾难性的转折,作者通过观察视角的转换,真诚地看上方,看下町,看山手,看日本,看西方,同时又隐隐地以中华文化为底色。这其实是在照镜子,而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人天生就是以 "我" 为基点看 "周遭",从而确立自己的坐标系,并在这个坐标系中建立与他者的关系;又因为有了文字,这 "周遭" 就包括了历史和别国。所以我们也可以照一照《阴翳礼赞》这面镜子,看看有没有我们的影子。答案是:有的。比如 "恋爱也能成为高级文学之事,我们是被他们教会的";比如 "只要是欧美式的音乐,就算是广告乐队般的廉价音乐,也能听得热血沸腾";比如 "总之我在这样的时候,只要有欧美人在,总会兴致大减,十分苦恼。。。不仅因为上演的戏剧本身十分愚蠢,更因为我还想到,将之作为国粹艺术云云不断加以赞美和欣赏。。。会令外国人认定,日本人大抵都是头脑愚笨的国民。再想到外国人很可能据此认为日本的艺术皆是如此残忍、野蛮、无视逻辑之物,进而推断其国民性也是如此,我便愈发怒不可遏";再比如 "中小学校、女子学校的老师们,竟然率领少不更事的少男少女去文乐之类的地方学习国粹艺术云云";又比如 "东京人对于外来的思潮和流行。。。更敏感,所以也吸收了一些欧美式习惯,但吸收的内容也是各家不同,有的是法兰西风,有的是美国风,而且往往都是一时兴起,不能长久"。日本也有 "不少老人正是那种所谓战败的江户人。。。这类人正直、有洁癖、淡泊名利。。。十分讨厌奉承拍马、拙于处世,所以。。。结局不外乎是将祖上的家财赔个精光,老来成为子孙或亲戚的负担";当然也有地域歧视链:"我认识的大阪人会骂京都人吝啬。。。但大阪家庭的俭省相较之下也并不逊色"。毕竟是别人的镜像,由我这外人仔细追究起来,便看出日本文化中对某种形式或者感觉的执着与沉溺。当然可以称之为对艺术的极致追求,然而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训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如此 "极致含蓄" 的艺术,在我看来,反倒是放纵。作者无意间的陈述,透出端倪:"孔子。。。常常宣扬先王之道。这种不断模仿古代,想要复兴古代的倾向,是妨碍日本人进步的原因"。由是可知,日本民族千年来的刻苦学习,原本是为了 "进步"。既然求有用之学,金钱与枪炮自然更有用,可是又撇不下内心深处的一点智识,和陪伴了这智识千年的中华文化。于是作者写道:"即便不是道八那样的大师,哪怕偶然间听到行旅艺人经过门前时的琴声,也会恍然出神,可以说那是某种超越理性、难以抗拒的乡土感情之作用"。没有家,只有感觉,日本的路,还长。而我们。。。还好,我们有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镜影,《阴翳礼赞》却也解我之惑。自己真正开始探寻 "活" 的历史,是因为千禧年时读到一本长城出版社的《唐诗三百首》。熟悉的诗,放在诗人身世情感背景中去读,便不再是试卷上的答案和分数,历史 "活" 了起来。诗中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家的底色出现:因为身在庙堂,有诸多的不得已。于是困惑便出来了:博物馆中那曾经出现在历史前台的流光溢彩,看上去为什么会那么 low 呢?《阴翳礼赞》篇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是因为缺了那一道隔着窗纸透过的阳光。作为报答,我也回答作者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人有过度洁净的癖好?那是因为商业社会中,人自己也是商品,需要包装,需要拿来娱乐他人。洁净和洁净,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到底是不同的。。。再说了,需要香水遮味道的习惯,洁净吗?写这篇超长书评的时候,正在听钊子的《阳关三叠》。四十年前注意到这一支曲子,是因为家住长安;那时听的版本是无伴奏四部混声合唱。几十年间数个版本听过来,这支曲子已经成为我关于家的淡淡的回忆。此刻,这家有了更清晰的光影轮廓,很美,美到心里发痛。所以呀,要谢谢作者,谢谢《阴翳礼赞》。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