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欧洲反美主义历史现象,内外因素加剧,负面形象延续。

内容简介

本书稿试图从两种文化冲突的角度把欧洲反美主义的历史演变构架为一个整体,从中能够清晰地看到贯穿于其内并且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条文化主线。欧洲反美主义是一种历史现象,其持续不衰,延续至今,美国固然是触发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但欧洲很多精英人士不认同美国文化,在抵制美国上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激发欧洲反美主义的内外因素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随着美国文化以更猛烈的形式向外传播表现出了加剧的趋势。美国在很多欧洲人的脑海中依旧保持着一种负面的形象,反美主义还会在欧洲这个古老的大陆延续下去,在美国被视为“文化他者”的基础上演绎出多种表现形式,继续在欧洲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很难有其他“主义”能够替代的重要角色。本书稿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展现和分析,显然有助于对当代普遍存在于欧洲国家的反美情绪大有裨益。

目录

  • 目录
  • 绪论
  • 一 “反美主义”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的意义
  • 二 美国学术界关于“反美主义”的主要观点
  • 三 非美国学者关于反美主义的主要观点
  • 四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一章 “美洲退化论”:欧洲反美主义的文化根源
  • 一 启蒙时代欧洲对“新大陆”的偏见
  • 二 布丰“美洲退化论”的主要内容
  • 三 “美洲退化论”的发展与完善
  • 四 布丰等人“美洲退化论”的影响
  • 第二章 虚拟的形象:早期欧洲知识精英的美国观
  • 一 欧洲精英构建美国“他者”形象的根源
  • 二 欧洲精英对美国文化的理解
  • 三 欧洲精英对美国文化的批评
  • 四 欧洲精英对美国政体的否定
  • 第三章 反现代性:欧洲精英对美国生活方式的批评
  • 一 美国的崛起与大众消费生活方式的形成
  • 二 美国现代大众消费生活方式在欧洲的传播
  • 三 欧洲左右翼文人笔下的“美国威胁”论
  • 四 想象中的欧洲文明与美国文明的对立
  • 第四章 “机器文明”的威胁:欧洲人的抨击与抵制
  • 一 “美国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在研究中的应运
  • 二 欧洲国家早期“美国化”及其影响
  • 三 美国“合理化”管理方式在欧洲的传播
  • 四 “美国化”的加剧与欧洲人的抵制
  • 第五章 美国娱乐文化的传播与欧洲的抵制
  • 一 美国早期娱乐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
  • 二 爵士乐在欧洲的传播以及遭到的抵制
  • 三 好莱坞对欧洲电影市场的占领及其影响
  • 四 欧洲对好莱坞电影的抵制
  • 第六章 冷战时期欧洲反美主义的加剧
  • 一 美国与战后欧洲“美国化”加剧的因素
  • 二 战后欧洲国家“美国化”加剧的表现
  • 三 欧洲文化精英对传统消失的忧虑
  • 四 欧洲反美主义情绪的上升
  • 第七章 战后欧洲对美国娱乐文化的抵制
  • 一 好莱坞电影的“霸主”地位及其遭到的限制
  • 二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美国电视之威胁
  • 三 美国其他娱乐形式的传播以及受到的抵制
  • 四 “文化例外”与欧共体/欧盟对美国影视作品的抵制
  • 第八章 后冷战时代欧洲反美主义的加剧
  • 一 冷战后美国主宰国际事务“权力”的上升
  • 二 欧洲反美主义情绪的加剧
  • 三 欧洲的联合以及对文化认同的构建
  • 四 对美国大众文化传播的抵制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