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62千字
字数
2017-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德莱顿的讽刺诗学研究:起源、方式、形式及道德维度
内容简介
罗马人认为讽刺诗是他们自己的创造,这种诗体迄至德莱顿已有近两千的历史。德莱顿既有讽刺诗创作,也对讽刺诗尤其罗马讽刺诗进行过全面而深刻的批评。讽刺诗《押沙龙与阿齐托菲尔》被认为奠定了德莱顿在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而《关于讽刺诗的起源与发展》是对于讽刺诗最为自觉和完备的诗学之作。本研究将以德莱顿该篇批评作为起点,结合他的讽刺诗作和其它诗学作品,从考溯“讽刺”起源开始,分别讨论德莱顿对于讽刺的恰当方式、讽刺的诗体形式、讽刺的道德维度等方面进行重点讨论,而这些问题又与新古典主义时期热论的众多诗学问题贯穿在一起,以此来全面揭示德莱顿的讽刺诗学体系。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
- 第二节 德莱顿简述
- 第三节 德莱顿的研究史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目标
- 第二章 “讽刺”起源的诗学问题
- 第一节 “讽刺”的起源
- 一 “讽刺”的几种起源说
- 二 “讽刺”作为“satyr”
- 三 “讽刺”的两种类型及扩大
- 四 “讽刺”与几个相关术语的辨析
- 第二节 德莱顿讽刺诗学的形成
- 一 德莱顿的批评
- 二 德莱顿的讽刺诗写作
- 三 德莱顿的讽刺诗批评
- 第三节 德莱顿的“讽刺”起源观
- 一 否认粗陋的希腊起源
- 二 从拉丁土壤发生
- 三 瓦罗式讽刺
- 四 “发展”观的讽刺诗学
- 第三章 讽刺诗的道德维度与写作原则
- 第一节 “讽刺”的道德维度
- 一 “讽刺力量”的来源
- 二 以道德为指向的英国讽刺诗实践
- 三 讽刺诗的“乐”与“教”
- 四 讽刺诗的“净化”
- 第二节 批评的道德维度
- 一 客观批评与比较批评
- 二 帕修斯的道德
- 第三节 讽刺的方式与“一律”原则
- 一 理想的讽刺方式
- 二 风格的比较
- 三 帕修斯的不足
- 四 讽刺诗的“一律”原则
- 第四章 讽刺诗的格律与诗韵
- 第一节 讽刺诗的格律
- 一 关注诗的韵律问题
- 二 追求诗格所创造的表达空间
- 第二节 讽刺诗的韵律
- 一 无韵体的流行与德莱顿坚持用韵
- 二 为用韵辩护:韵的作用
- 三 双行韵体与“英雄”的双行体
- 第五章 讽刺诗与英雄史诗
- 第一节 古典讽刺诗与史诗
- 一 英雄诗、史诗和讽刺诗
- 二 罗马讽刺诗与史诗
- 第二节 德莱顿的“史诗化”理论和实践
- 一 德莱顿的英雄诗/史诗理论
- 二 德莱顿的“历史诗”理论与实践
- 三 德莱顿的“英雄戏剧”理论与实践
- 第三节 讽刺诗的“史诗化”理论与实践
- 一 基督教和异教之于史诗
- 二 德莱顿讽刺诗的史诗化试读:政治讽刺诗《押沙龙与阿齐托菲尔》
- 第六章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