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剖析印度经济现状,为理解印度乃至世界经济未来趋势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印度未来的发展将重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不仅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在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下,更值得我们予以重视。

在本书中,知名经济学家拉古拉迈·拉詹和罗希特·兰巴基于对印度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深刻剖析了印度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指出印度为何必须以及如何能够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作者指出,囿于全球低端制造业竞争的白热化,日益加剧的保护主义趋势与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浪潮,印度无法再遵循传统的东亚发展模式(从农业到低端制造,再到高端制造,最后转向服务业),必须优先投资人力资本、拓展高技能服务业机遇、激励创新创业精神,并着力巩固而非削弱其民主根基,开创一条由思想与创造力驱动的独特发展道路。

本书将理论与现实分析相结合,拆解“印度困境”,为印度乃至其他新兴经济体突破传统发展逻辑、开辟知识驱动型发展道路提供了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发展译丛”序
  • 前言
  • 第一篇 有印度特色的发展道路
  • 引言
  • 第1章 国家如何走向富裕?
  • 第2章 印度为何没有建立起全球制造业基地?
  • 第3章 贸易转型与服务引领型发展道路
  • 第4章 印度的希望该寄于何方?
  • 第二篇 治理、能力及其他
  • 引言 治理和结构
  • 第5章 面向21世纪的治理:结构
  • 第6章 面向21世纪的治理:流程
  • 第7章 能力培养:儿童时期的挑战
  • 第8章 能力培养:高等教育
  • 第9章 能力构建:医疗
  • 第10章 不平等问题的应对
  • 第11章 印度与世界的交往
  • 第12章 打造富有创造力的国家
  • 第三篇 总结
  • 引言
  • 第13章 错误的道路
  • 结语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野心大于实力的印度

    印度还是有明白人,对于自身的问题做全面分析,正确与否暂且不论,自省的勇气也值得一赞,最起码提出了一些解题思路。印度问题抛个小砖,小论一哈:1、核心的问题是治理制度的难题,如国家政权形式、宪制秩序、上下分权机制等等。印度实行的民主制是咖喱味的,印度的联邦不是美国的联邦,三权分立讲究的是三权的相互独立和相互制衡,而根基是托克维尔说的 “广泛的国民追求民主的民意基础”。这些印度都不行,域内民族多而杂,加上种姓制、信仰差异导致的阶级固化,很难找到最大公约化的民族向心力,统一共识太难太难,民选的政府这个大家长代表做不了大家的主。2、经济发展的路子没走对,上层建筑无法构建稳定的经营环境,小叛乱、小内斗不断,本土企业成长不起来,外国企业不敢来,加上国内基础设施的缺乏,没有土壤长不出经济的繁花。3、对外政策,实力赶不上野心,“战虎外交” 只为内部整合的需要,安慰了民族主义,换来的是周边国家的忌惮。加入外部合作组织的态度忸忸怩怩、患得患失,失去外部发展机遇。虽然一直瞧不上中国,却总是拿中国做对手,印度最应该做好自己的事,守着这么好的地理优势和人口结构,又有巨大的内部市场,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正道。ps:民主好还是集权好?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适用场景,民主里也得集权,集权也可以有民主。美国的三权分立搞得好不见得别人也能搞好,搞得好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新,搞不好就变成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后果很严重!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