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上世纪联华影业:创新先锋,引领中国电影新局面。

内容简介

该书主要是对上个世纪著名的联华影业公司进行研究。联华影业公司从上个世纪20年代末酝酿,在30年代初逢风云际会之时成立,经过繁华鼎盛之时,到1937年在抗日战火中落下帷幕,经过了大约经历了7年的时间,但是留给后世的却是在银幕上难以磨灭的光影。她高调出场,以当时最为先进的理念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融制片、创作、放映、发行于一体的现代化影业公司,迅速成为中国30年代的电影巨人。与其他公司面向市场求生存一样,她既要考虑市场观众的感受,也要辗转于政策的危压,遭遇时代运动的裹胁,在动荡的年代饱受磨难,遍尝艰辛。联华影业公司酝酿于中国电影最混乱的20年代末,当时神怪片、武侠片盛行,影片质量低劣。罗明佑与黎民伟两位以“电影救国”为信念的电影人,聚到一起携手合作,举起“复兴国片”的旗帜,开创了中国电影30年代的新局面,带领30年代电影发生整体转向。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一
  • 序二
  • 摘要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的确定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联华影业公司成立之前的时代酝酿
  • 第一节 华北电影公司:罗明佑对中国早期电影放映业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电影救国”思想:香港民新公司与上海民新公司共同灌注的精神血脉
  • 第三节 天一影片公司和六合影片营业公司之争:20年代暗流涌动的放映产业博弈
  • 第二章 联华影业公司成立
  • 第一节 倡导“复兴国片”:罗明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轮驱动策略
  • 第二节 身未成名已远:联华影业公司独树电影公司发展史上之另类景观
  • 第三节 革故鼎新:联华影业公司高扬“复兴国片”的旗帜异军突起
  • 第三章 30年代初联华影业公司践行“复兴国片”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 第一节 联华影业公司“复兴国片”计划对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后置性回应
  • 第二节 联华影业公司“复兴国片”实践与30年代中国电影格局
  • 第三节 声默共生时期联华影业公司的激进与运筹策略
  • 第四章 30年代中期联华影业公司的创作与“新兴电影运动”
  • 第一节 “新兴电影运动”出现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联华影业公司“复兴国片”实践与“新兴电影运动”的勃兴
  • 第五章 30年代中期联华影业公司成熟的明星运作与中国电影的明星体制
  • 第一节 20年代中国影坛群星闪耀
  • 第二节 30年代中期联华影业公司日趋成熟的造星机制
  • 第六章 联华影业公司的电影创作对30年代中国类型电影的影响
  • 第一节 联华影业公司创作与30年代类型电影的生成与发展
  • 第二节 联华影业公司作品的类型划分
  • 第七章 联华影业公司的创作群体研究
  • 第一节 朱石麟
  • 第二节 吴永刚
  • 第三节 蔡楚生
  • 第四节 卜万苍
  • 第五节 孙瑜
  • 第八章 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联华影业公司衰落与后续
  • 第一节 30年代末中国电影巨人
  • 第二节 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名存实亡的联华影业公司仍然在前行
  • 第九章 结语
  • 第一节 联华影业公司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联华影业公司产业运营模式给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