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9千字
字数
2018-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文学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文体现代转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文学语言变革角度研究中国文学文体现代转型的一本专著。文学形式是文学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文学语言是影响文学形式的关键因素。五四文学革命是在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基础之上完成的,语言变革是考察中国文学文体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切口。本书从文学语言入手,从总体上探讨了语言变革对文体功能、文体形态和文体格局转型的影响,详细分析了语言变革作用于戏剧、小说、诗歌、散文各类文体体裁程序而导致的文体转型,探析了语言变革对文体渗透这一特殊的文体现象现代转型的影响。同时,本书跳出文学的内部研究,将语言变革还原到民族共同语生成的文化语境中,探察这一语言现实对文体转型的作用情形。论题的研究可以为认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文学的现代性及当下文学创作的一些语言困境等问题提供启示。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文学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文体的现代转型总论
- 第一节 文学语言变革与文体功能的现代转型
- 第二节 文学语言变革与文体形态的现代转型
- 第三节 文学语言变革与文体格局的现代转型
- 第四节 白话的国语身份与中国文学文体的现代转型
- 第二章 文学语言变革与戏剧文体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从“唱”到“说”:语言变革与戏剧表演体制的转型
- 第二节 从“叙述”到“代言”:语言变革与戏剧话语模式的转变
- 第三节 从“对答”到“对话”:现代汉语人称代词与话剧“对话”因素的凸显
- 第四节 文体个案分析:文学语言变革与“诗化”戏剧的变异
- 第三章 文学语言变革与小说文体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从“俗语”到“正格”:小说文体现代转型的语言基础之变
- 第二节 从“情节”到“情状”:文学语言变革与小说叙事重心的转变
- 第三节 由“外”向“内”:文学语言变革与小说叙写向度的转移
- 第四节 文体个案分析:文学语言变革与书信体和日记体小说文体的现代新变
- 第四章 文学语言变革与诗歌文体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文学语言变革与“诗体的大解放”
- 第二节 文学语言变革与现代集句诗的衰变
- 第三节 方言与诗歌文体的现代转型
- 第四节 文体个案研究:文学语言变革与山水诗的现代异变
- 第五章 文学语言变革与散文文体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文学语言变革与古代散文“腔调”的祛除
- 第二节 语言变革与散文“个性”表达的现代转型
- 第三节 文学语言变革与散文文体的顺利转型
- 第四节 文体个案分析:文学语言变革与闲话风散文的出现
- 第六章 文学语言变革与文体渗透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语言变革与文体互参原则和审美取向的改变
- 第二节 语言变革与文体互参表现形态的形变
- 第三节 语言变革与文体互参审美内涵的转变
- 第四节 文学语言变革与诗文互参的现代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