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探讨现代汉语情态语气成分适配规律。

内容简介

本书的对象是现代汉语情态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就是以情态动词为轴心,考察情态动词前语气副词和后语气词的邻接、间隔的类型适配模式和规律,也就是情态动词的肯定式、否定式,在进入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句类后,它们的前面会邻接或间隔什么样的语气副词,它们的后面会邻接或间隔什么样的语气词,会形成怎么样的关联模式,不同情态类型的动词与不同类型的语气副词和不同功能的语气词之间,有着怎样的适配强制性和倾向性规律。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内容简介
  • 扉页
  • 版权信息
  • 其他
  • 绪论
  • 0.1 关于情态的定义和分类
  • 0.2 关于语气的定义和分类
  • 0.3 关于情态语气成分连用、共现的综合研究
  • 0.4 关于情态语气成分的连用研究
  • 0.5 关于情态语气成分的共现研究
  • 0.6 关于情态否定的相关研究
  • 0.7 关于句类与情态、语气的关系研究
  • 0.8 关于情态语气成分的句法位置研究
  • 0.9 本研究的对象、思路方法和内容框架
  • 第1章 现代汉语情态成分与语气成分
  • 1.1 情态和现代汉语情态成分
  • 1.2 语气和现代汉语语气成分
  • 1.3 现代汉语情态成分和语气成分的关联模式框架
  • 第2章 “会”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2.1 陈述句中“会”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2.2 疑问句中“会”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2.3 感叹句中“会”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会”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3.1 陈述句中“不会”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3.2 疑问句中“不会”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3.3 感叹句中“不会”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能”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4.1 陈述句中“可能”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4.2 疑问句中“可能”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4.3 感叹句中“可能”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可能”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5.1 陈述句中“不可能”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5.2 疑问句中“不可能”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5.3 感叹句中“不可能”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要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6.1 陈述句中“要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6.2 疑问句中“要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6.3 感叹句中“要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6.4 祈使句中“要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不要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7.1 祈使句中“不要1”前关联语气副词
  • 7.2 祈使句中“不要1”后关联语气词
  • 7.3 祈使句中“不要1”前关联语气副词、后关联语气词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应该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8.1 陈述句中“应该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8.2 疑问句中“应该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8.3 感叹句中“应该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不应该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9.1 陈述句中“不应该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9.2 疑问句中“不应该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9.3 感叹句中“不应该1”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总结
  • 10.1 陈述句中情态动词和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10.2 是非问中情态动词和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10.3 正反问中情态动词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10.4 情态动词肯否式正反问情态动词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10.5 选择问中情态动词与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10.6 特指问中情态动词和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10.7 感叹句中情态动词和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10.8 祈使句中情态动词和语气成分的关联机制
  • 10.9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和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