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7.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9千字
字数
2023-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制度概念与制度研究是社会科学各领域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的重要内容。
内容简介
政治学的制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制度主义政治学逐渐成为当代政治制度研究的 性分析范式与研究方法。本书考察政治制度的内涵、本质、特征及类型归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历史和范围,为阐明政治制度分析的一般原理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脉络作出铺垫。
本书探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组织分析制度主义、建构制度主义的发生路径、内在逻辑并进行意义评析,呈现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多重焦点、层次分化与领域延展。在此基础上,本书以制度的生成、维系与变迁为线索,揭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对制度研究核心问题的基本观点,并结合社会科学的整体背景和各分支学科的板块运动,展望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未来前景。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第一讲 制度是什么
- 一 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含义
- (一)制度概念的界定
- (二)政治制度的内涵
- 二 政治制度的本质
- (一)作为秩序状态的政治制度
- (二)作为权力结构的政治制度
- (三)作为行为选择背景的政治制度
- 三 政治制度的特征
- (一)结构性特征
- (二)稳定性特征
- (三)约束性特征
- (四)观念性特征
- 四 政治制度的类型
- (一)规则型制度和组织型制度
- (二)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 (三)单一制度和复合制度
- 第二讲 新制度主义的历史和范围
- 一 政治学中的传统制度研究
- (一)传统政治制度研究的一般历程
- (二)传统政治制度研究的特征
- 二 新制度主义在政治科学中的兴起
- (一)制度的回归和制度研究的复兴
-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规则、程序、算计
- (三)历史制度主义:结构、关系、历史
- (四)组织分析制度主义:规范、认知、文化
- (五)建构制度主义:观念、话语、修辞
- 三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内在张力和理论取向
- (一)分析层次上的分歧:结构和能动
- (二)研究途径上的分歧:解释和诠释
- (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取向
- 第三讲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 一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发生路径
-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基本定义
-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理论渊源
- (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诞生背景
- (四)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推动力量
- (五)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发展演进
- 二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内在逻辑
-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理论建构
-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方法更新
- (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议题深化
- 三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意义评析
-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突出贡献
-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研究不足
- (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发展前景
- 第四讲 历史制度主义
- 一 历史制度主义的发生路径
-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渊源
-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诞生背景
- (三)历史制度主义的推动力量
- (四)历史制度主义的发展演进
- 二 历史制度主义的内在逻辑
-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定义
-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建构
- (三)历史制度主义的方法更新
- (四)历史制度主义的议题深化
- 三 历史制度主义的意义评析
-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突出贡献
-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不足
- (三)历史制度主义的发展前景
- 第五讲 组织分析制度主义
- 一 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发生路径
- (一)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理论渊源
- (二)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诞生背景
- (三)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推动力量
- (四)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发展演进
- 二 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内在逻辑
- (一)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理论构建
- (二)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方法更新
- (三)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议题深化
- 三 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意义评析
- (一)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突出贡献
- (二)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研究不足
- (三)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发展前景
- 第六讲 建构制度主义
- 一 建构制度主义的发生路径
- (一)建构制度主义的理论渊源
- (二)建构制度主义的诞生背景
- (三)建构制度主义的推动力量
- (四)建构制度主义的发展演进
- 二 建构制度主义的内在逻辑
- (一)观念制度主义的内核、方法与议题
- (二)话语制度主义的内核、方法与议题
- (三)修辞制度主义的内核、方法与议题
- 三 建构制度主义的意义评析
- (一)建构制度主义的突出贡献
- (二)建构制度主义的研究不足
- (三)建构制度主义的发展前景
- 第七讲 制度的生成
- 一 政治制度生成的设计观
- (一)制度设计的逻辑前提
- (二)制度设计的方式
- (三)制度设计理论的评析
- 二 政治制度生成的演化观
- (一)制度演化的逻辑前提
- (二)制度演化的方式
- (三)制度演化理论的评析
- 三 政治制度生成的选择观
- (一)制度选择的逻辑前提
- (二)制度选择的方式
- (三)制度选择理论的评析
- 第八讲 制度的维系
- 一 政治制度维系的前提
- (一)制度维系的内在要求:存在、稳定、有效
- (二)制度维系的条件:历史过程、内部变量、外部参数
- 二 政治制度维系的途径
- (一)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
- (二)政治权力的强制实施
- (三)制度环境的密切契合
- (四)观念因素的必要支持
- 第九讲 制度的变迁
- 一 制度变迁的基本含义
- 二 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 三 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
- (一)外生变迁与内生变迁
- (二)强制变迁与诱致变迁
- (三)激进变迁与渐进变迁
- (四)合意变迁与意外变迁
- 第十讲 新制度主义的未来
- 一 关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未来的几种展望
- (一)社会科学视域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未来
- (二)另一种可能的发展前景
- 二 整合多元取向并形成统一的制度理论
- (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研究取向
- (二)新兴制度流派的研究取向
- (三)多元取向整合
- 三 以一为主兼顾多元取向
- (一)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主的整合模式
- (二)以历史制度主义为主的整合模式
- 四 另辟蹊径的制度逻辑理论
- (一)对新制度主义范式的反思
- (二)制度逻辑视角的新颖性
- (三)制度逻辑视角的整合性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