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哲学分析纷繁复杂的金融现象,用哲学评价众说纷纭的金融理论。

内容简介

金融活动的基础是货币,现代货币是银行体系“无中生有”地创造的,又可以被银行体系“有中生无”地消灭。“钱有钱无”的循环蕴涵着全部金融活动以及以货物为媒介的实体经济的运行。只有从尽可能宽广的视角来研究金融,才能使我们从整体上审视这个循环,从而真正认识到货币和作为货币载体的银行对于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性,并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我们面对的复杂经济金融现象。

本书运用哲学的方法对金融问题进行了思考,主要目标在于采取哲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视角来分析纷繁复杂的金融现象,评价众说纷纭的金融理论,为当前的正统金融学提供具体包括捍卫、清除和补充三方面内容的“哲学辩护”。适合金融机构从业者、研究者以及对金融现象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篇 我们都在盲人摸象
  • 第1章 金融危机、盲人摸象与金融哲学
  • 第2章 我们可以认识什么?
  • 第3章 我们可以证明什么?
  • 第4章 我们可以追求什么?
  • 第2篇 “无用”的货币和银行
  • 第5章 金融科技会颠覆商业银行吗?
  • 第6章 “无用”的“直升机货币”
  • 第7章 银行货币的“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无”
  • 第8章 货币数量论的误导和启示
  • 第3篇 金融的文化基础
  • 第9章 金融活动中的文化和制度
  • 第10章 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及其金融影响
  • 第11章 中国金融结构失衡的文化根源
  • 第12章 银行货币驱动经济增长的“中国方式”
  • 第4篇 大挑战与大希望
  • 第13章 正因为我们都在盲人摸象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