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鲁迅与景宋(许广平)的通信集,记录了三年的生活和思想交流。

内容简介

两地书是鲁迅与景宋(许广平)一九二五年三月至一九二九年六月的通信结集,共收信一百三十五封。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鲁迅的信件时常随复随毁,幸而与许广的通信大多得以保留,后经鲁迅编辑整理,分为三集,1933年4月由上海青光书局初版。

第一集,是师生之间对当局形势的往来讨论。通信多讲的是学校风潮,是一个进步向老师的请教。鲁迅坦诚而谈,没有师长的架子,景宋也没有因对方的身份一味附和,对先生的一些观点,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第二集,是两人相伴后的通信。1926年9月,为避军阀官僚迫害,鲁迅离京,任职厦门大学;景宋亦南下,任职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本集通信满溢出难得的常氛围,所谈几乎围绕工作、健康、食睡、天气彼此间的言谈不再拘谨,事无巨细幽默动人,锦言妙语层出不穷,成了本书篇幅多的一集。

第三集,是景宋怀有海婴之时的书信言语。南方流宕三年,二人暂居上海,为探望母亲,鲁迅再回北,到达前门站即感叹“饱餐了三年未吃的尘土”。这一集风趣依旧,生活关怀依旧,却更多了几分寻常的柔意和关切。随着鲁迅行期在即,北至上海半月间的通信,即为两地终曲。此后两人久居上海,直至鲁迅去世。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集 北京
  • 一〇
  • 一一
  • 一二
  • 一三
  • 一四
  • 一五
  • 一六
  • 一七
  • 一八
  • 一九
  • 二〇
  • 二一
  • 二二
  • 二三
  • 二四
  • 二五
  • 二六
  • 二七
  • 二八
  • 二九
  • 三〇
  • 三一
  • 三二
  • 三三
  • 三四
  • 三五
  • 第二集 厦门—广州
  • 三六
  • 三七
  • 三八
  • 三九
  • 四〇
  • 四一
  • 四二
  • 四三
  • 四四
  • 四五
  • 四六
  • 四七
  • 四八
  • 四九
  • 五〇
  • 五一
  • 五二
  • 五三
  • 五四
  • 五五
  • 五六
  • 五七
  • 五八
  • 五九
  • 六〇
  • 六一
  • 六二
  • 六三
  • 六四
  • 六五
  • 六六
  • 六七
  • 六八
  • 六九
  • 七〇
  • 七一
  • 七二
  • 七三
  • 七四
  • 七五
  • 七六
  • 七七
  • 七八
  • 七九
  • 八〇
  • 八一
  • 八二
  • 八三
  • 八四
  • 八五
  • 八六
  • 八七
  • 八八
  • 八九
  • 九〇
  • 九一
  • 九二
  • 九三
  • 九四
  • 九五
  • 九六
  • 九七
  • 九八
  • 九九
  • 一〇〇
  • 一〇一
  • 一〇二
  • 一〇三
  • 一〇四
  • 一〇五
  • 一〇六
  • 一〇七
  • 一〇八
  • 一〇九
  • 一一〇
  • 一一一
  • 一一二
  • 一一三
  • 第三集 北平—上海
  • 一一四
  • 一一五
  • 一一六
  • 一一七
  • 一一八
  • 一一九
  • 一二〇
  • 一二一
  • 一二二
  • 一二三
  • 一二四
  • 一二五
  • 一二六
  • 一二七
  • 一二八
  • 一二九
  • 一三〇
  • 一三一
  • 一三二
  • 一三三
  • 一三四
  • 一三五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