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塞尔日·阿罗什重磅科普力作。

内容简介

几个世纪以来,阐明光的性质一直是一项与现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历程。在经历了许多令人惊讶的曲折之后,最终引出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这两个理论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在微观和宇宙尺度上对世界的看法。

在本书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物理学家塞尔日·阿罗什将自己的求学、职业生涯置于科学发现的丰富谱系中,从伽利略、牛顿到爱因斯坦和费曼,从光速的早期测量到量子纠缠的前沿工作,阿罗什教授对光在我们如何观察和理解宇宙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书由两部分交织而成:第一章和最后两章,回顾了作者本人在原子分子光物理(原分光)的实验领域中历经半个世纪的科研生涯,这部分同时也是光的科学史在过去几十年中的最新篇章;第二章到第五章,则为围绕光和物理学史的主线展开的一场引人入胜的完整叙事,作者回溯了现代科学的起源,也给读者介绍了他心中的科学英雄。

作者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实验工作所展示的对单个量子系统的操控是目前蓬勃发展的量子信息、量子模拟和量子计量技术的基石,书中对最前沿的量子信息学的科普介绍,是站在科研第一线的科学大师对前沿科技及其未来发展做的权威解读。

本书适合对物理科学与现代科学起源和发展感兴趣的各层次读者阅读,诺奖大师通过生动的文笔、深邃的思想,围绕光的探索,为我们揭开现代科学神秘的面纱。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前言
  • 第一章 宿命的缘起
  • 最初的热情:从数学到天文学
  • 初识现代物理学
  • “闭嘴,去计算!”
  • 当原子和光子成为旋转的陀螺:光抽运
  • 重新认识世界:丰富又奇妙的存在
  • 互信且自由的学徒时期
  • 激光的前景
  • 研究的起点
  • 初次赴美,重燃我最初的激情
  • “蓝天研究”
  • 第二章 天文台广场前的思考
  • 见证科学革命起源的两种仪器:望远镜和摆钟
  • 测量光速以丈量宇宙
  • 光的科学被定量化:笛卡尔与他的《屈光学》
  • 大自然总是以最短、最简单的方式行事:费马原理
  • 惠更斯与光的波动理论
  • 牛顿,光微粒与颜色
  • 测量地球的形状
  • 追求精确
  • 基础科学、商业、国力与技术
  • 第三章 法拉第实验室的沉思与浮想
  • 杨对牛顿的挑战
  • 光的偏振
  • 菲涅耳与波的胜利
  • 矢量相加,光波相扰
  • 旋转的振动:圆偏振
  • 数学照亮光学
  • 再会光速
  • 从启蒙时代的沙龙到法拉第的实验室
  • “场”概念的诞生
  • 光、电、磁的交汇
  • 一些谜团解决了,但另一些还存在
  • 第四章 开尔文勋爵的两朵乌云
  • 迈克耳孙和以太之谜
  • 爱因斯坦横空出世:思想实验
  • 相对论思想带来的改变
  • 时空混合
  • 质量与能量的结合:E=mc2
  • 爱因斯坦“最快乐”的想法又一次来自伽利略
  • 引力与时空弯曲
  • 相对论的预言和“后见之明”
  • 第五章 光,照亮神秘的量子世界
  • 紫外灾难
  • 光:在波与粒子之间
  • 将量子推广到物质
  • 爱聚集的光子和与它们类似的原子
  • 揭开物质波的面纱
  • 波函数,量子态和叠加原理
  • 粒子家族的扩张
  • 一种本质的全同性
  • 量子物理学的潘多拉魔盒
  • 从经典到量子:费马、莫佩尔蒂和费曼之间一场跨世纪的对话
  • 一场穿越数量级的旅行
  • 量子情景:单个对象还是统计系综?
  • 再论杨氏双缝
  • 测量、互补性和不确定关系
  • 围绕想象中的实验展开的辩论
  • 量子纠缠
  • 薛定谔的猫与经典-量子之间的边界
  • 第六章 激光、光子和巨型原子
  • 被光子所缀饰的原子
  • 在加州初识激光
  • 战胜多普勒效应
  • 量子拍
  • 加州轶事
  • 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
  • 巨型原子的未知地带
  • 腔量子电动力学的诞生
  • 大西洋两岸的研究和教学
  • 激光致冷革命
  • 陷俘离子和量子跳跃
  • 第七章 驯服薛定谔的猫
  • 光子盒
  • 圆态原子
  • 量子乒乓
  • 量子编织
  • 如何看到光子而不破坏它们?
  • 一个光子的生与死
  • 再会杨氏移动狭缝实验
  • 一边数光子,一边看量子跳跃
  • 量子场的X射线照相
  • 薛定谔的光之猫
  • 探索量子和经典之间的边界
  • 迈向量子计算机:乌托邦还是未来现实?
  • 费曼的梦想:量子模拟
  •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量子密码学和量子远程传态
  • 量子计量和光钟
  • 后记 科学与真相
  • 拓展阅读
  • 科学家姓名索引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就是那道光

    作者阿罗什不仅详细介绍了光的各种性质与现象,还通过讲述科学家们的探索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发现的艰辛与喜悦。从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测星空,到牛顿与惠更斯关于光的本质的争论,再到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每一次科学发现都凝聚着科学家们的智慧与汗水。而作者在书中对这些科学故事的精彩讲述,更是让我们仿佛能够亲眼见证那些伟大的科学时刻,感受到科学探索的无限魅力。除了对光的科学史的深入探讨外,作者还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在原子分子光物理领域的科研生涯。他详细描述了自己与团队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卡斯特勒 — 布罗塞尔实验室开展实验研究的经历,以及他们在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领域所取得的杰出贡献。这部分内容不仅让我们对阿罗什的科研生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作者还通过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光的量子特性及其在量子信息科学中的重要性。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为我们深入剖析了量子纠缠、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科学原理与应用前景。只是概念虽有,但我确实还是不太能理解。若单纯当成故事书来看,这本书就真的不算太有吸引力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中宣部直属中国出版集团的成员单位。公司定位于专业出版与专业教育出版,以科技书语言学原版影印、心理学、影视文化、外语学习、动漫绘本、人文社科为主要图书产品线。 成立以来,世图北京已累计从欧、美、日、韩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引进出版图书10000余种,专业期刊近2000种,与国际各大出版公司数十年的合作经验,使世图北京在国内出版社中有着独一无二的版权优势。 世图北京与全国各类书店、学校、图书馆等机构有着深厚的联系,良好的发行和营销渠道为读者提供着优质且便利的服务,图书市场占有率一直名列前茅。同时,公司致力于打造年轻能干的编辑团队,扩大“世图”品牌影响力,凝聚了各领域最权威的作者力量。 世图北京将继续秉承“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出版理念,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专注于出版精细化,为国际先进的文化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推广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