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8.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6千字
字数
2024-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展现世界范围内的宪法发展。
内容简介
比较宪法是宪法学重要的知识和方法来源,也是中国宪法发展和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参考。
本书秉承客观理解的态度,以回溯宪法理论元问题为起点,以大量一手资料和前沿文献为基础,全面展现全球化进程对世界范围内宪法发展的重大影响,特别是以合宪性审查为中心、宪法解释的跨国交互、司法介入社会争议为特点的总体态势,力图为比较宪法研究的“文档”点击一次“刷新”,为其“地图”点击一次“放大”,为其“软件”启动一次“升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导论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宪法
- 一、 为什么“比较宪法”?
- 二、 为什么“全球化时代”?
- 三、 如何“比较宪法”?
- 四、 本书内容与结构
- 第一编 宪法基本理论
- 第一章 宪法概念与宪法渊源
- 导言:问题的提出
- 一、前提性的问题:何为宪法?
- 二、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位置:三种理想类型
- 三、司法判例、超级立法与宪法惯例
- 四、“不成文宪法”学说的实践后果
- 结语
- 第二章 宪法制定与制宪权
- 一、宪法制定的概念与功能
- 二、宪法制定的正当性:制宪权
- 三、宪法制定的历史实践
- 四、宪法制定的程序问题
- 结语
- 第三章 宪法修正与宪法变迁
- 一、修宪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 二、修宪的法律限制:宪法与司法
- 三、宪法变迁:超越正式程序的“修宪”
- 结语
- 第二编 权力机构:理念与实践
- 第四章 横向分权:观念谱系、政体形态与前沿问题
- 一、观念谱系:从混合政体到权力分立
- 二、概念辨析:分权与制衡
- 三、制度模式:总统制、议会制及其融合
- 四、超越孟德斯鸠:新发展与新学说
- 结语
- 第五章 纵向分权:全球化与身份政治的挑战
- 一、经典联邦制
- 二、离心:分离主义与司法审查
- 三、向心:欧盟一体化与宪法化
- 结语
- 第六章 司法审查权:起源、发展与争议
- 一、司法审查的美国起源与全球扩散
- 二、模式与类别
- 三、理论与争论
- 四、前沿问题与挑战
- 结语
- 第七章 紧急状态权:常规、例外及其区分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紧急状态权的政治—法律结构
- 三、紧急状态权的历史实践
- 四、限制紧急状态权:政治、宪法与法律
- 结语:紧急状态的常态化与法治的隐忧
- 第三编 基本权利前沿问题
- 第八章 表达自由:司法保护及其权利限制
- 一、表达自由的价值
- 二、表达自由保护的范围
- 三、表达自由的保护程度:权利冲突与利益平衡
- 四、互联网与平台时代的表达自由
- 结语
- 第九章 堕胎问题:权利交叠、价值平衡与跨国流变
- 一、堕胎权运动的兴起与法律化
- 二、宪法化的开端与原型:美国与德国
- 三、堕胎问题政治化与宪法化的全球扩散
- 四、当代堕胎法的类型与实践
- 结语
- 第十章 同性恋权利:宪法化、国际化及其限度
- 一、同性恋权利的合法化与宪法化
- 二、同性恋权利教义及其跨国移用
- 三、反思同性恋权利宪法化与国际化
- 结语
- 第十一章 社会经济权利:理论基础与司法审查
- 一、社会经济权利法律化的趋势及其内在困境
- 二、社会经济权利的现代性背景:世俗化、工业化与自由放任经济
- 三、“社会问题”的两种法律回应: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
- 四、社会主义宪法中的社会经济权利理论与保护
- 结语
- 结论 比较宪法的重新定位与方法论重构
- 引言
- 一、 比较宪法学在中国的重要性:历史与当下
- 二、 域外宪法知识体系的更新
- 三、 比较宪法学实践价值的可能性
- 结语: 中国比较宪法学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