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乐音响起,时光倒流,记忆将瞬时汹涌,世界还是世界,我们却不再是我们……

内容简介

2010年,即将四十岁的马世芳献给等待已久的读者第二本书《昨日书》,这位台湾六年级跨音乐、广播、文字创作等文化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第二本散文辑中收录他从2002年以来的文字四十余篇,并配置三十余帧珍藏的流行音乐相关物件照,写音乐、写回忆、写个人生命与时代的交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代序 给未来的自己
  • 辑一 烟花与火焰的种子
  • 一个六年级生的青春歌史
  • 我如何成为一个播音员
  • 那些惯于寂寞的人
  • 一九七六年那只可乐瓶
  • 再唱一段《思想起》
  • 告别,不要告别——两首歌的曲折故事
  • 就要回家
  • 烟花与火焰的种子
  • 那既远且近的故乡
  • 辑二 余烬犹温
  • 想起Pink Floyd和一个人
  • 点头示意,若你听得见
  • 那一夜,我在日本现场
  • 亲眼见到迪伦那一天
  • 我那群日本乐迷朋友
  • 迪伦为什么酷?
  • 记得列侬
  • 重塑雕像的权利——关于《我深爱过的约翰·列侬》
  • 伍德斯托克猜想
  • 初访戛纳唱片展——一则菜鸟报告
  • 星巴克唱片公司
  • 辑三 蓦然回首
  • 我所记得的太平岛
  • 归乡,离乡
  • 香烟
  • 一代不如一代
  • 恨意
  • 眉批
  • 时代气味
  • 影印机与我
  • 不可无尺
  • 透明的版型
  • 字体的脾气
  • 不一定要铜版纸
  • 版型不等于内容
  • 所谓出去玩
  • 三十年之后
  • 发色
  • 躲避球
  • 在乎不在乎
  • 蓦然回首
  • 附录 地下乡愁来信
  • 作者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昨日的书,给未来的自己

    ​—— 读《昨日书》 马世芳【著】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要先从作者马世芳说起。马世芳这个名字,可能你并不陌生。2015 年,他在《看理想》播出了《听说》栏目。但他更为出名的是其背后的父母。马世芳的父亲是作家亮轩(本名马国光),母亲是 1970 年代台湾校园民歌的重要推手、资深广播人陶晓清。70 年代的时候,台湾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介入流行歌曲的创作跟制作,被称之为民歌运动。而陶晓清作为资深广播人,也开始主动在电台播放早期民歌运动的作品。这些作品它更多的象征着本土音乐人逐渐走上独立创作并引导潮流的道路,虽然起步的过程艰辛曲折,但却一路大胆又谨慎的尝试着走过来。所以,受其家庭氛围的影响,马世芳从小就能接触到民歌运动的众多参与者,自己也作为一个小知识分子在一旁静而观之,或也算是潜移默化的参与其中。这本书,你可以当成是一本介绍文艺作品的书。它让我再重新认识了民歌运动背后的兴起,去重新翻出鲍勃・迪伦的歌,去感受这些 70 年代年轻知识分子是如何去迎接、拥抱一个新时代的故事和情怀。彼时那些年轻的歌手,都不过二十啷当的大孩子,有些刚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有些已在社会摸爬滚打却深谙理想与现实之差,有些也仍在读书的青葱岁月。无论大家的背景各异,但都有的是青春锐气,不知江湖险恶,个个天真热情。这些时代赋予的气质,置之往后的二三十年,是极其罕见的。就像约翰・列侬要用一把吉他对抗整个宇宙和星球,这些一个个拿起吉他唱起刚写新歌的年轻人,他们也无不怀揣着如此烂漫的梦想。一九八二年,罗大佑的《之乎者也》专辑发行。一九八六年,李宗盛的《生命中的精灵》发行;黄韵玲的《忧伤男孩》发行…… 他们是创作民歌的青春期,是刚吐露出嫩绿新芽的小树,允吸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每一条都与我们的集体记忆血肉相连。这本书,你也可以当成是作者的一本散文集。在书中的辑三 “蓦然回首” 中,马世芳更多的是交代了时代留下的琐碎痕迹,以及那些在他记忆中刻画下深刻印记的物与情。一个在阴冷多雨的伦敦街头中哆嗦等待的越洋电话…… 一份只属于 “我” 和弟弟的阿利婆便当…… 一场有线电视重播七〇年代 “三厅式” 的琼瑶电影…… 按理说,有些东西会随着一夕之间的变化烟消云散,可有些东西也会一直在那儿的。约翰・列侬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又想当叛逆青年,又需要别人爱我,于是我变成了艺术家 —— 不过就像他们常说的:赞美永远都不够,小小的批评却总能击中你的要害…… 他讲的是创作这回事 —— 再怎么才气横溢、我行我素,依旧无法假装不在乎别人的目光。我又有点心疼那个时代才气横溢的、又被人在乎的 “勇士” 们。他们没有透支人生的借口,明了自己肩上的使命之后,依旧能反馈给变化的时代一副满是希望和力量的答卷。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昨日书:一部认真的透明之书

      借用马世芳在《昨日书》之《透明的版型》一篇中对书的解读:好的书应该是透明的,让人一路读进去,气都喘不过来。马世芳在自己第二本文集《昨日书》里营造的,就是这样一个透明的世界,而组成这世界的,是音乐,是记忆,是那一段段已经过去,但还称不上 “历史”,只能为 “往事” 的 “音乐记忆”。


      之所以还不能称其为 “历史”,因为《昨日书》论篇幅基本都是短文,甚至有些八卦。但马世芳用这貌似八卦的细节忠实记录了台湾音乐史上的一个个重要片段。母亲作为电台 DJ 的身份,以及自己从童年起就与广播这一行形成了扯不断的关系,给了马世芳机会去接近普通人所不了解的音乐人的背面。
      《昨日书》保持着《地下乡愁蓝调》的行文风格,马世芳并没有跳出后者那种对青春回忆、对没有赶上那个摇滚乐黄金时代的遗憾、对一段时间里自己所能拥有的、那些只对某个时期的自己才有意思的东西的描述。阅读《地下乡愁蓝调》,很容易会对书中所引述的音乐人、音乐产生共鸣,因为马世芳的文字和读者、乐迷的视角几乎是平等的。和很多高屋建瓴、从上往下把音乐往深了、往玄乎了说的乐评人不同,马世芳所做的是让你从更宽的角度去了解乐人,理解音符和歌词所涵盖的那种宽度。
      相较之下,《昨日书》不仅免去了乐评人常见的那种高度,连《地下乡愁蓝掉》所持有的那种宽度也变得若有若无,取而代之,撑起这 “八年光阴之文字” 的,是一个 “认真乐迷” 长大成人的感悟。
      比如《昨日书》开篇《一个六年级生的青春歌史》即是一段精彩,从一九七零年代始,到一九九三、九四年升入大学开始初涉专业音乐推介、评价人为止,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音乐人名字在字里行间跳动。说熟悉是因为整整二十年,这些名字都是台湾音乐发展进程里极为重要的中坚或者先驱,说陌生因为能大卖的专辑往往挂的都不是他们的名字。马世芳用纪实的笔法,勾画初出道时伍佰的 “有形”,王明辉、陈明章们用方言针砭时政的 “有神”,叶树茵、潘越云们凝练澄澈之 “声”,罗大佑、陈升们沉郁浓重、非黑即白不容中庸之 “色”。衔接起这一切的,是母亲陶晓清女士悉心招待离家求学的孩子的片段,是马世芳与学长在路边摊一边喝当归猪脚汤一边心忧国事的学生时光,以及自己初涉乐评人这一行当的艰辛。
      母亲陶晓清那句 “你自己也知道有没有认真吧”,一定给作者的为人处事烙下了深刻印记。于是,《昨日书》里记录的很多篇章,即使只是一段八卦往事,都能让人在作者的文字间去主动追寻、思考这事件后蕴含的深意。比如老广播人(其实隐喻着无数以文化、艺术为职业者)身上那种宝贵的甘于寂寞的精神;李双泽在 “淡江事件” 里扔掉的那瓶可乐,被引申开一场关于台湾在日美文化、乡土文化轮换间的变迁史;李泰祥经典的《告别》,前后波折何尝不是现代社会商业与艺术两种力量永无止境的互搏。更不用提时不时作为背景出现在字里行间的 “我们台湾那些年” 才会有的社会现象。
      张铁志在《时代的噪音》里对鲍勃・迪伦的音乐作解读的时候,曾经提出:迪伦的真正可贵之处,在于他永远是要去提醒人们,认识这个世界,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跟着别人走。所以迪伦不愿意说自己是抗议歌手,不愿意作这个世界的偶像。马世芳在《昨日书》里,同样实践着这一理论。着力于台湾本土音乐的《烟花与火焰的种子》部份,他认真地以旁观者的视角记录、描述,就像收藏在他(还有他母亲、朋友)抽屉里的一盒盒音带。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在唱片业几乎崩盘的现在,台湾本土音乐如果不把根基扎稳扎深,也许有一天一切就都会被忘记了。就像当年李双泽振臂一呼 “我们要唱自己的歌”,马世芳用自己踏实的文字,引着阅读这些文字的人,自己去了解值得珍重的本土音乐和文化。
      即使到本书后半重点转向西方摇滚黄金时期的第二部分《余烬尤温》,当记录的对象变成读者更耳熟能详的迪伦、列侬、Pink、贾格尔等等早已被列为大神的传奇,马世芳的笔触保持着 “还神以肉体凡胎” 的冷静。于是,读者才能发现迪伦在作 “The Never Ending Tour” 巡演时,每天还在思考、创作,这种由无尽的时间所形成的积淀,也只有像马世芳那样花几倍的时间去体会才能浅尝其味。如果不是作者,又有几个人会去想,当西方一代年轻人在伍德斯托克的泥浆里打滚时,身处的这个国家的同辈人在干些什么,以及打完滚后是洗洗睡了,还是像段氏兄弟那样继承发展 “Rock” 这个词所包含的深意。
      《昨日书》的序,是马世芳写给十年后的自己的,戏虐自嘲间透露着甘于平静的淡定,以及对现在自我的坚持。也许有一天,当真的老到只能被后辈嘲笑而不自知的时候,依然能淡淡一笑,对他说:我是认真的在做一件事,而且一直是认真的。那么,昨日即使已成飞灰,那又如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背对着前路,倒退走来

        鲁迅先生笔下的 “九斤老太” 有一经典名句:一代不如一代!年逾古稀的九斤老太这辈子见了太多,也懂得太多,只是在她眼里,事物的发展大抵是 “一代不如一代”。


        《昨日书》中也有 “一代不如一代”,但全然是两个意思。马世芳说自己听现在的摇滚,也会觉得 “恶郑声之乱雅乐”,但他心里明白,每一代都有自己的焦虑和痛苦,若硬要把这种焦虑和痛苦转嫁到新世代去,注定是只能找骂的。
        于是他写昨日书,说自己 “这些年一直背对着前路,倒退走来”,也好写给未来的自己,让自己看看路到底是什么样的。
        1971 年出生的马世芳,已经快五十岁了。他这么谦虚的人,一定不会承认自己 “不惑”,也不觉得自己 “知天命”,但我们读他的文字,却颇能读出几分 “不惑” 和 “知天命” 的感觉来。
        你看,他对音乐这件事,是多么 “不惑”;他对一代代人的痛苦和焦虑,可谓 “知天命” 也。
        能够客观地看待过去,是一件值得敬佩的事情,而能够在客观地看待的同时,还将之描述得活临活现,则是一件值得崇拜的事情了。
        《昨日书》作为带有回忆性质的文集,可谓真实动人,但在阅读之前,还是需要一定客观的立场和对历史的了解,否则便显得有些空洞,我给它 3 分。
        或许是因为工作的缘故,他对音乐史上的一些故事很熟悉,这些故事有的曲折、有的哀伤、有的简单而快乐。
        在你不知道这些故事之前,一些老歌对你来说仅仅是老歌,但当你读了《昨日书》,有的歌就那么活了。
        例如书中 “两首歌的曲折故事” 一节。在这一节中,他讲了李泰祥的《不要告别》和《告别》两首歌曲,用一个人和他流浪三十年的旋律,带出了时代故事、人物故事、歌曲故事和情感故事。
        即使你完全没有听过这两首歌也没关系,仅仅从文字之中,你就能感受到两首歌曲所要传达的故事。
        在电台的工作经历给了他很多分享的机会。他自己也说 “当年做这些丝毫不累不烦,只觉得能和陌生人分享自己私心喜欢的音乐,是最最快乐的事”,这样的工作让他渐渐意识到自己会对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真的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慢慢开始用自己的文字去温暖人心。
        小时候我家有台老式音响,我除了用它听儿歌和英语磁带之外,也会在无聊的时候翻出我爸堆在书架上的老磁带来听,那里面有很多罗大佑和周华健,也有几张赵传,还有些我已经不记得名字的磁带,作为童年的音乐,它们对我来说有些高深了。
        后来随身听流行了起来,为了让我学英语,我爸给我买了一台,然后就被我拿来听他那些老磁带。仍然是一知半解的歌词,但已经渐渐能够听懂一些旋律。
        直到我读了《昨日书》,好像我也一下子长成了一个 “大人”,跟他一起经历了那些我没有出生的年代,亲眼看到了那些经典的诞生。
        而作为读完《昨日书》的感受,我想,“六年级生” 马世芳有着一个慈祥的父亲的年龄,也有着一个纯洁如少年的心灵。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