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研究康德判断表的学术作品。

内容简介

《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判断表对理解康德的思想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国内外学者们围绕该表格仍有不少争论。

本书依托康德早期逻辑学讲座、《杜伊斯堡反思集》等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将康德的判断表置于康德时代的逻辑学背景之下,再现了康德判断表的来龙去脉,比较深入地讨论了康德判断表与18世纪逻辑学、从逻辑到认识的过渡、判断表与范畴表的关系以及判断表的完备性等问题,逐步构建出判断表的独立形成过程,有助于比较完善地解决国内外学者对于判断表问题所产生的争论。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从纯粹的学问到真实的事物——“纯粹哲学丛书”改版序
  • 序 “纯粹哲学丛书”
  • 导论 独立于范畴表的判断表
  • 第一节 学界研究状况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二、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 第二节 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 一、被视为范畴表附属物的判断表
  • 二、论证判断表独立性的前提条件
  • 三、判断表:逻辑的还是形而上学的
  • 第一章 判断表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判断表的早期形态
  • 一、1781年之前的判断表
  • 二、“沉默时期”的《杜伊斯堡遗稿》
  • 第二节 判断的形式与质料
  • 一、依照判断的形式的初步划分
  • 二、康德在早期判断分类中的思想变化
  • 第三节 综合判断的形式结构
  • 一、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
  • 二、综合命题的“a-b-x”结构
  • 三、“a-b-x”结构与判断表的构建
  • 第二章 判断表的构成要素
  • 第一节 判断表与18世纪逻辑学
  • 一、量
  • 二、质
  • 三、关系
  • 四、模态
  • 第二节 康德对判断表构成要素的阐明
  • 一、来自传统逻辑立场的质疑
  • 二、单称判断与无限判断
  • 三、判断的关系
  • 四、判断的模态
  • 第三节 新判断结构与判断表的认识特征
  • 一、由判断的“S 是P”结构产生的问题
  • 二、综合判断与认识特征
  • 三、判断的“形式”与“功能”
  • 第三章 判断表的完备性问题
  • 第一节 对三个基本问题的回应
  • 一、判断表是否具有完备性
  • 二、康德是否给出了完备性证明
  • 三、构造的还是解释的
  • 第二节 解释性证明的几种情况
  • 一、间接论证
  • 二、布兰特的论证
  • 三、沃尔夫的论证
  • 第三节 对判断表的完备性的阐明
  • 一、“判断表”:“应然的”与“实然的”
  • 二、“完备性”的先验特征
  • 三、以“功能”为基础的论证
  • 第四章 判断表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判断表与范畴表的关系
  • 一、以往对两表关系的几种理解
  • 二、从“应然的”与“实然的”视角对两表关系的说明
  • 第二节 判断表的结构性作用
  • 一、结构性作用在文本中的体现
  • 二、对判断表结构性作用的阐明
  • 第五章 判断表:从逻辑到形而上学
  • 第一节 判断表与先天综合判断
  • 一、对不同版本与出处的文本考察
  • 二、从先天综合判断到判断表
  • 第二节 逻辑与形而上学之间
  • 一、普遍逻辑与先验逻辑
  • 二、“形而上学重建”的逻辑基础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纯粹哲学丛书”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