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不懂金融科技,就无法理解时下热门的产业融合。

内容简介

金融科技是时下炙手可热的话题,也是财经报道中吸睛的超高频词。本书作者根据近十年来投身消费金融、互联网信贷等领域的见闻与思考,在书中深刻分析了当前金融科技产业变现的本质与金融狂欢背后的过剩问题,并以国际化的广阔视野对比本土与国外市场的前沿实践,深度剖析各国知名企业案例,多角度回溯金融科技发展之路,挖掘中国企业扎堆跻身金融科技领域的深层背景,试图找到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时下的定位和未来的方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如何对付金融过剩?
  • 第一章 金融界一个巨大的误会
  • 第二章 次贷危机是怎样爆发的?
  • 第三章 中美次贷的比较
  • 第四章 合适的借款人
  • 第五章 全世界普惠金融的失败
  • 第六章 劳务输出就像小额贷款一样
  • 第七章 金融科技:新瓶装旧酒
  • 第八章 周琼点评:中国金融供给过剩吗?
  • 第九章 超前消费的信贷案例:澳大利亚
  • 第十章 欧美小微信贷和消费金融
  • 第十一章 Capital One:昔日消金界“黄埔军校”今安好?
  • 第十二章 中国互金惨败教训:负责任投资与负责任放贷
  • 第十三章 蚂蚁金服:信贷旧业务褪色后,如何讲述科技新故事
  • 第十四章 金融科技盈利幻觉:平安金融壹账通的助贷模式可持续吗?
  • 第十五章 微众银行:互联网流量巨头的泡沫难复制
  • 第十六章 马上消费金融:消费金融还是一个好战场吗?
  • 第十七章 大数据催收:法律、道德匮乏的土壤不会生出希望之花
  • 第十八章 欢呼与警惕:大数据征信需要稳重前行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消费金融会让人一直穷下去,而小微企业贷款只会加大企业倒闭概率

    金融业内行写的,大部分看法是作者个人观点,还有些是引用他人论文的结论。缺乏全局的数据支持是一个缺点,但是许多内容比较深刻尖锐,也没有枯燥空洞的术语套话,是这个领域比较难得的书。第十二章是国内 P2P 的一个简单回顾。书中重要内容:1:今天,金融过剩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2:金融行业的产能过剩必然迫使人们寻找出路,这个出路就是次贷;3:世界上所有的金融危机、银行危机都是次贷危机;4:在第三世界穷国,小微信贷、普惠金融这个行业早在 2009—2010 年就爆雷了,只是国内媒体报道太少而已;5:在穷国,借了小微信贷的人们在几年后与未借的人相比一般不会有明显的不同;6:中国互联网金融过去十年在多个方向上的左冲右突,除了打擦边球、政策套利外,没有任何重大意义上的创新。最主要的一部分金融科技还是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搞次贷;8:蚂蚁金服的花呗和它的网商银行的成功虽然得益于大数据,但是更重要的是它的抓手:支付宝、淘宝店铺;9: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的债券利率、信贷利率太低。这是一系列问题的源头。利率低给人们一个幻觉,还款很容易,于是人们借得太多。而事实上,即使低息、无息和负息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总体评价 4 星,不错。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前言 如何对付金融过剩?今天,金融过剩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了欧共体与美国之和,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比美国小四成。金融行业的产能过剩必然迫使人们寻找出路,这个出路就是次贷。人们总能发明词汇来美化次贷:消费信贷、小微企业贷款、普惠金融。第一章 金融界一个巨大的误会我们的主要结论是: (1)虽然成功的例子也很多,但是总的来讲,消费金融会让人一直穷下去,而小微企业贷款只会加大企业倒闭的概率。 (2)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信贷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伤害,甚至互相毁灭。 (3)中国的金融深化已经过头了。 (4)中国目前的坏账问题严重。 (5)中国的银行系统应该整合、瘦身、关停并转。 (6)多数非银金融机构(包括持牌的、不持牌的)应该停止坏账的生产,转型为不良贷款处置企业。 (7)目前的相关制度体系不利于不良资产的处置,下水道的堵塞很严重。结论是,中小企业融资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人类会不断尝试,但低利率根本不是有出路的办法。欧美国家消费金融的行业翘楚,绝大多数已经伤残。现在看着还健康的几家,比如澳洲的 AfterPay,也会遇到巨大的挑战。发展中国家的普惠金融企业几乎全部惨不忍睹,亚、非、拉无一例外。多数机构有自己的催收团队,也实行服务外包。大家可能不敢相信,大银行的催收外包服务商动辄几百家。第二章 次贷危机是怎样爆发的?世界上所有的金融危机、银行危机都是次贷危机。这听起来像废话,但又是大实话。难道你指望优质的贷款系统性地(大批量地)出问题吗?当优质的贷款出现系统性的问题时,一般来说都是次贷危机的高峰甚至尾声。其他很多学者的研究也表明,金融业过度扩张的坏处包括: (1)会吸引太多的人才进入金融行业,浪费社会资源; (2)会导致资金分配不当; (3)会导致金融业的收益率下降,鼓励人们增加杠杆以保证收益,进而导致金融风波。2008 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例。在中国的 P2P 行业,大家被迫走上了一条错误的、致命的路。它跟私募基金的不归路是一样的,那就是担保回报、刚性兑付。对于 P2P 和助贷公司来说,资金成本一般在 10%~12%,吸引资金的成本在 2% 左右,运营成本在 7% 左右,获得借款人的成本在 3%~5%,如果信贷损失在 10% 左右的话(这还算相当不错的结果),平台企业的放款利率可能需要高于 50% 甚至 60%,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他强调,信贷中最重要的是抓手。蚂蚁金服的花呗和它的网商银行的成功虽然得益于大数据,但是更重要的是它的抓手:支付宝、淘宝店铺。如果你不归还那 3 000 元的贷款(利率不太高),你可能要付出代价。比如,你可能无法再使用支付宝或者淘宝等。腾讯旗下的微众银行也是一样。结论是,本书避开了严谨的学术方法,即 “有控制的、随机的实证研究”。第三章 中美次贷的比较那么,20 世纪 80 年代或 90 年代美国为什么没有爆发次贷危机?那个时候的银行家同样贪婪,借款人同样有违约或骗钱的,监管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银行高管的奖金也非常丰厚(相对于那时的经济水平而言)。我的答案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美国还有大量的优质借款人供银行挑选,因此,银行根本不屑于放贷给不良借款人。当监管部门禁止银行给地产商贷款购买土地时,房地产商只好求助于次级贷款(美其名曰前融):信托贷款、理财产品,以及各种明股实债(附有回购协议或抽屉协议)。但金融过剩并没有压缩利息差的最最重要的原因是:赖账可以不受相应的惩罚。这就刺激了信贷需求,推高了信贷利率,拉大了存贷利差。第四章 合适的借款人 2017 年,当中国监管部门宣布对学生贷款加以限制时,很多金融机构和评论员表示不理解和反对,因为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有权决定喝酒、抽烟和借贷。但是,三年后回头看这个规定,我们觉得监管部门很英明。虽然格莱珉银行的尤努斯说,获得信贷是人权问题,但是,评论员休・辛克莱尔认为,在弱势群体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高利率的含义,也并非每个人都有能力做生意和掌握适度消费的尺度。我一直很担心这场迷你债券风波在中国重演,一旦重演,波及的人群规模将更大。如今市场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复杂金融产品在买卖,而且包装得更诱人,风险更隐蔽。银监会、央行和证监会还是老一套,例行公事地敦促有关金融机构对所出售的金融产品进行精简或净化。幸运的是,我们的市场上经常有怨声载道的散户发声,向那些理财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大宗商品交易商或房地产商等追讨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易租宝、泛亚资本和诺亚财富就是最近几年发生的典型案例。还有大量规模较小的案例被悄无声息地处理了,未被媒体披露。第五章 全世界普惠金融的失败中国的次贷(小微信贷、普惠金融)高峰期在 2010—2017 年,比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晚十年左右。原因之一可能是中国政府对此类外国投资者的限制。中国直到 2009 年才大量批准成立小贷公司。其实,在第三世界穷国,这个行业早在 2009—2010 年就爆雷了,只是国内媒体报道太少而已。在欧美,有些非营利组织的众筹网站,比如 Kiva.org MicroPlace 专门为穷国的普惠金融机构 / 小贷公司筹款。欧美的很多老百姓轻信他们的宣传。可是,由于坏账多、费用高,这种网站的资金成本往往在很高(10% 以上)的水平,这样才能生存下来。而它们所支持的那些普惠金融机构 / 小贷公司经常把放款利率定在 50% 甚至 80% 以上。这样的高利率是发达国家的善男信女们所不知道的,也是这些众筹网站不愿意承认的。在穷国,借了小微信贷的人们在几年后与未借的人相比一般不会有明显的不同,如收入、住房等。即使有不同,也许其他的因素起了作用,比如原本各自的条件就不同。第六章 劳务输出就像小额贷款一样一个聪明的创业企业于 2015 年在澳大利亚诞生,它就是 Afterpay,该公司可以帮你的顾客垫付货款,然后再从顾客那里分期收款,相当于帮你做赊账的保理,而且是无追索权的保理。你卖 100 元的货,先得 96 元。迄今为止,Afterpay 的违约损失在 1%,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只是略高一些。公司声称,这是整个金融行业最低的违约损失率之一。公司强调自己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额外的选择,有利于削弱银行的垄断地位。从本质上来说,中国所有的 P2P、助贷和大量的小贷公司、车抵贷、美容贷、教育培训贷,都与 Afterpay 无异,都是给信用条件比较弱和根本没有信用记录的人放贷。第七章 金融科技:新瓶装旧酒今天的金融科技可以分为: (1)信贷科技; (2)支付科技; (3)保险科技; (4)理财科技等。 但是,最主要的一部分还是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搞次贷,即在信用分数比较差和根本尚无信用记录的人群中找到好的借款人,也就是在烂苹果中找好的,在青苹果中找不那么涩的。最近,某大型银行的副行长在央行的刊物上大谈以金融科技有效破解小微融资难题。这种文章非常多,在各种研讨会上热情奔放的论述也不少。但是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理想,过去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个理想无法实现。它就是新瓶装旧酒。第八章 周琼点评:中国金融供给过剩吗?该文通过对 130 多个国家 1960—2010 年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倒 U 形的关系,中等水平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正相关,金融深化水平太高之后,更多的金融投入产生更少的增长,大致的临界值是私营部门的债务超过 GDP 的 100%。消费信贷过度,以消费信贷来弥补有限的挣钱能力和无限的消费能力之间的鸿沟,超出还款能力,可能使一个人变得更穷甚至破产。金融机构、商家可能合谋导致了这个问题。总体上看,中国借助信贷扩张,实现了 “时空压缩式” 经济发展,但也导致宏观杠杆水平较高,积聚了金融风险,因此中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要求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第九章 超前消费的信贷案例:澳大利亚 2020 年 4 月,腾讯花 3 亿澳元收购了 Afterpay 公司 5% 的股份。为什么?我们来看看这个公司和其所在行业。Afterpay 拒绝风控,但是 4 年来股价大涨了 65 倍,第十章 欧美小微信贷和消费金融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的债券利率、信贷利率太低。这是一系列问题的源头。利率低给人们一个幻觉,还款很容易,于是人们借得太多。而事实上,即使低息、无息和负息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墨西哥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它的普惠金融和小贷利率非常高,年化 70%~100%。而且,这还不包括隐性的成本,比如,借款人一般必须把 10% 的款项存在信贷机构,这不是砍头息,但是效果差不多,变相地提高了贷款利率,有点像担保还款。中国近 30 年的信贷利率大都在 10% 以下。如果考虑到通胀(特别是考虑到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贷款利率很低,甚至基本上都是负数。这对借钱的人和企业来说是一种隐形的、巨大的补贴。这种补贴加上对信贷违约的处罚太轻,奖励了借钱的人和企业。国有银行制度虽然人浮于事,但是它们的安全性深入人心,也降低了一些费用。而且它们与小贷公司相比,更具规模经济,这也使得它们能够用较低的利率放款,却仍然有利可图。第十二章 中国互金惨败教训:负责任投资与负责任放贷严格来说,宜信与国外最早的 ZopaProsper 等纯线上借贷信息中介的平台模式完全不同。宜信从传统信贷撮合起家,早期从事教育贷款撮合,后来逐渐开拓城市信用贷款、车抵贷、房抵贷等业务,其模式更像线下贷款中介和小贷公司的混合体。再后来,宜信推出线上 P2P 平台宜人贷,则是 2012 年的事了。这也是中国 P2P 一开始就闯入的误区:P2P 是一个零门槛的行业,谁都可以挽起袖子干;没有金融专业知识不要紧,甚至互联网知识也不重要,只要想做,拉起三五个人,架起一个网站,就可以对外募资了。图 12-12014 年,获得风投的 P2P 平台数量达到 53 家。2015 年,共有 129 家平台宣布获得融资,行业融资总规模达到 199 亿元人民币。图 12-2 不过,P2P 行业发展后期,随着大批平台为摆脱经营亏损,开始进入另一条赛道 —— 现金贷,性质逐渐发生变化。伴随着资金来源由个人投资者向小贷公司、信托、城商行、持牌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转换,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的大规模参与,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放量,P2P 越来越趋向影子银行。回顾中国现金贷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有两个比较清晰的转折点。一个是 2017 年 12 月,现金贷监管条文落地,行业踩下急刹车,行业第一梯队开始向持牌机构转型,并加速资本化套现;第二个转折点是 2019 年 “3・15” 晚会,央视曝光 “714 高炮” 超利贷模式,现金贷整个产业链 —— 导流端的贷款超市、现金贷系统商、征信、大数据风控、贷后催收 —— 几乎全军覆没。通常,短期小额现金贷被归为 “掠夺性贷款” 的一种,例如国外的 “发薪日贷”(payday loan),国内的 714 高炮产品;此外,向不合适的人群推销信用卡,以低首付或零首付向次级人群发放住房或汽车贷款,同样属于 “掠夺性贷款”。中国互联网金融过去十年在多个方向上的左冲右突,除了打擦边球、政策套利外,没有任何重大意义上的创新。最让人遗憾的是,这场实验以 “科技向善” 的口号开场,实践中却一步步滑向 “科技向恶”。第十三章 蚂蚁金服:信贷旧业务褪色后,如何讲述科技新故事蚂蚁金服盈利与估值的脱节,部分反映了金融科技公司过去几年的基本面:在剧烈变化的监管态势下,金融科技公司面临去金融、转科技的艰难选择,旧金融业务支撑了乐观的盈利预期和估值泡沫,但新科技仍然只是地平线上的一抹远景。曹山石 2016 年曾点评说,蚂蚁金服向投资人描绘的万亿估值故事,是将蚂蚁金服对标为 “Visa+PayPal + 富国银行 + 嘉信理财 + 美国国际集团 AIG + 费埃哲 FICO+Lending Club” 的综合体。支付宝对标 Visa+PayPal;网商银行对标富国银行;蚂蚁财富对标嘉信理财;蚂蚁保险对标 AIG;芝麻信用对标费埃哲 FICO;蚂蚁小贷对标 Lending Club。第十四章 金融科技盈利幻觉:平安金融壹账通的助贷模式可持续吗?从国内外来看,金融科技过去十年来一直是个时髦的概念,以至于连做小贷、P2P 的都毫不客气地将自己标榜为 “Fintech”(最新的流行用法是 “Techfin”);但从实践看,金融科技的可持续性很值得怀疑,或者说,到目前为止,金融科技还无法证明自身的持续盈利能力。现在的陆金所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呢?把 P2P 关掉以后,留下了几百亿元可能上千亿元的待收余额。这需要未来好几年才能够全部归还。有可能需要平安集团的救济,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第十五章 微众银行:互联网流量巨头的泡沫难复制微众银行的成功,主要受益于三个因素:互联网巨头的流量支撑;聚焦小额短期消费信贷;完全立足线上、依靠科技驱动。第十六章 马上消费金融:消费金融还是一个好战场吗?众所周知,捷信、招联和马上消费金融公司面对的客户和蚂蚁金服、微众银行、拍拍贷、趣店是同一个客群。在这个群体的信用光谱上,有的信用稍好一点,有的信用糟糕一点,最上层的客群信用资质接近银行和信用卡的下限,所以消费金融公司都希望获得这部分客户,第十七章 大数据催收:法律、道德匮乏的土壤不会生出希望之花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从媒体报道来看,催收回款率下降了 20%~90% 不等。这种催回率低并不全因逃废债。受疫情影响,催收员无法到岗、无法上门导致的效率下降,以及借贷人还款能力下降,都成了催回率低下的因素。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