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选取几个特点鲜明、变化显著的领域对于21世纪前十年的长篇小说进行深入研究。

内容简介

以新世纪以来(十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以“观念的流转”和“空间的再生”为题分为上下两编十章。上编结合文学创作实际论说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观念的继承与创新,但这个论述并不是在整体意义上全面梳理,而是选取几个特点鲜明、变化显著的领域加以论述的。新世纪文学不仅在十年里茁壮成长,极大地改变了当代文学的基本风貌与发展走向,而且显然在不断地延展与陡然的放大之中,已非单一、单纯的文学领域里的自给自足的现象。它必然又自然地连缀着社会风云、经济风潮与文化时尚,正成长或变异为一种混合形态的新型文学。下编主要探讨了新世纪十年长篇小说的多样式的文学类型、多元化的文学空间。但本部分对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所反映的生活领域并不进行全景式的扫描,对于那些在文学史传统中就表现生活层面而言变化不大的领域并未作过多的分析,主要选取了更具有转型意义的几种,分为乡村世界的深度裂变、工业生活的深度植入、军垦生活存在语境、少数民族题材创作中的身份超越和辛亥叙事的再度勃兴等展开论述。本书在最后还有一个附录,是与本书有关的四个对话和访谈。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21世纪前十年长篇小说“量”点掠影
  • 上编 观念的流转
  • 第一章 叙述的限制与文化内质
  • 第一节 叙述的转型与日常的叙事
  • 第二节 长篇的难度与精神的力度
  • 第二章 历史的立体建构与多维空间
  • 第一节 多元复合的历史趋向
  • 第二节 历史主体的突围实践
  • 第三章 代际差异背景下的叙事景观
  • 第一节 代际、境遇与叙事想象
  • 第二节 认知差异与应对姿态
  • 第三节 异质的审美传达
  • 第四章 英雄主义的重新召唤
  • 第一节 思想、传奇及其品质
  • 第二节 启蒙与世俗的合作共进
  • 第五章 新伤痕主义的成长方式
  • 第一节 伤痕的表象与隐秘的情结
  • 第二节 成长的伤痛与质疑中的承担
  • 下编 空间的再生
  • 第六章 乡土世界的深度裂变
  • 第一节 第三种空间里的新困境
  • 第二节 在批判中向传统和正义回归
  • 第七章 工业生活的深度植入与难度
  • 第一节 题材的终结与生活的难度
  • 第二节 类型化写作与实践性反思
  • 第八章 民族身份的超越与文化救赎
  • 第一节 文化寻思与主体性超越
  • 第二节 现代性的质疑与救赎
  • 第九章 军垦生活与文化维度
  • 第一节 典型文本与性别观照
  • 第二节 审美体验与文化特质
  • 第十章 辛亥叙事的传承与新变
  • 第一节 叙事缘起及其历史轨迹
  • 第二节 叙事转向与观念重构
  • 附录 对谈与访谈
  • 附录一 乡土中国的再度书写——新世纪文学反思录
  • 附录二 写作就是对现实的回应
  • 附录三 从生存的大地到信仰的天空
  • 附录四 文学要给人以力量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