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深化,中外史学比较以及民族文化特点的理解,都要求我们把史学思想史的学科建设好。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史学思想内容很丰富,归结起来是两个部分:一是史家(包括思想家)对客观历史的认识;二是关于史学工作方面的认识。对客观历史的认识又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历史社会和历史过程的认识,二是对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

关于历史社会、历史过程有各种观点,如历史发展规律论,历史进化的观点,历史变化趋势、大势的论点,历史退化的观点,历史循环论、历史停滞论,还包括气运观点、文明形态运转等各种提法。关于历史动力的见解,有天意史观,神权史观,重人事的史学思想,其中又有民本观,英雄史观等;还有经济史观、地理环境论等。

我们又有新的视野和视角,诸如生态问题、疾病问题、金融问题、科技问题等都会涉及历史盛衰的认识。关于史学工作的认识,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工作”的问题,这涵盖史料学观点、历史编纂思想和主张、历史文学观点和历史研究方法论。二是“为什么工作”,这一方面体现为史学价值论、史学功能的观点。史学家治史总是有一定的目的,对治史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思想家对史学工作的价值,对史学工作在学术中的地位,同样有自己的见解。

在中国史学史上,就有诸如“垂训”的观点、“资鉴”的思想、史学“经世致用”的观点以及爱国主义史学思想等。这里要注意的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史家、思想家那里,即使是同一命题,却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 出版说明
  • 历史、历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
  • 传统历史编纂学的“求真”理念
  • 史学“致用”思想与传统历史编纂学的发展
  • “实录”与“宣汉”:汉代史学思潮的两种取向
  • 五德终始说与汉代史学的正统观念
  • 论中国古代的经学与史学
  • 今文经学与史学的近代化
  • 经史尊卑论三题
  • 一、《汉志》“史附于经”问题
  • 二、宋代“荣经陋史”观问题
  • 三、明清“六经皆史”说问题
  • 易学与历史思维的民族特性
  • 一、中国的史学与易学有着不解之缘
  • 二、易学对历史思维方式的具体影响
  • 秦始皇历史意识散论
  • 一、以历史作借鉴,议定皇朝制度
  • 二、刻石与焚书:政治对史学的利用和干预
  • 陆贾的历史著述与历史思想
  • (一)“逆取而以顺守之”:对历史治乱兴衰的一种理解
  • (二)“三圣”说与古今论:关于历史变易与发展的表述形式
  • 贾谊对历史盛衰之理的探讨
  • 一、“攻守之势异”:对秦朝历史盛衰之理的考察
  • 二、“民无不为本”:贾谊仁政思想的核心
  • 三、以礼治国:贾谊的政治历史秩序论
  • (一)关于礼治的历史考察
  • (二)关于礼治的基本主张
  • 《淮南子》历史哲学三题
  • 一、历史阶段论
  • 二、历史变易论
  • 三、历史决定论
  • (一)君主要以无为为本
  • (二)君主以民为本
  • 董仲舒与汉代史学思潮
  • “三统”说与董仲舒的历史变易思想
  • 司马谈与《史记》
  • 一、对《史记》的发凡起例
  • 二、对学术史的总结与批评
  • 《史记》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 一、“圣王同祖”:政治统绪认同意识
  • 二、华夷一体与民族一统:民族国家认同意识
  • 三、“九州一统”:国家地理认同意识
  • 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新论
  • (一)私家说
  • (二)一子说
  • (三)史家中之一家说
  • (一)“究天人之际”
  • (二)“通古今之变”
  • (三)“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 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
  • 一、新五德终始说是刘歆而非刘向的历史学说
  • 二、新五德终始学说及其创立的政治动机和历史依据
  • 三、新五德终始说蕴含的历史思想
  • 论班固史学思想的神意化倾向
  • (一)从《汉书·董仲舒传》的设立来看
  • (二)从《汉书·五行志》的编撰来看
  • (三)从《白虎通》所宣扬的天人理论来看
  • 何休对公羊“三世”说的理论构建
  • (一)何休的“三世”说与其“三统”说之间的关系
  • (二)何休的“三世”说与其“异内外”说之间的关系
  • 论荀悦的历史编纂思想
  • 一、论历史撰述的作用
  • 二、论“立典有五志”
  • 三、《汉纪》的直书精神
  • 论袁宏史学思想的玄学倾向
  • 一、“道明其本,儒言其用”
  • (一)从《后汉纪》的撰述宗旨来看
  • (二)从《后汉纪》的学术发展观来看
  • 二、为政“贵在安静”
  • (一)袁宏主张法先王无为之道
  • (二)袁宏对历史上统治者因其“多欲”而导致“民疲”提出了批评
  • 三、智者顺势而为
  • (一)袁宏认为统治者要懂得顺人之性的道理
  • (二)袁宏主张人生应该“顺势而为”而不能“过其才”
  • 刘知幾班马优劣论平议
  • 对司马光历史盛衰论的再认识
  • 一、“天地万物皆有消息盈虚”
  • 二、“君者所以治人而成天之功”
  • 三、余论
  • 司马光、范祖禹唐史观点不一致论
  • 一、唐史评判标准不尽相同
  • 二、编年系事书法不一致
  • 三、结语
  • 朱熹和史学
  • (一)注重从文字、文体着眼来考辨史料的真伪
  • (二)注重用第一手和权威性的资料来考辨史料的真伪
  • (三)注重从义理着手来论断史料的真伪
  • (四)从是否有悖于情理来考辨史料的真伪
  • 朱熹的史论和史学评论
  • (一)三代、汉唐分论
  • (二)历史人物评论
  • (三)史论标准
  • (一)论经史关系
  • (二)论史书体裁
  • (三)论史书语言
  • (四)论史书笔法
  • 白寿彝民族史学理论述略
  • 一、中国通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的历史
  • (一)对“中国”这个概念的认识
  • (二)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中国历史的疆域问题
  • (三)要重视中原以外地区少数民族历史的叙述
  • 二、历史教育要关注国内民族团结的历史前途
  • 论白寿彝先生对汉代史学思想史的研究
  • 一、西汉史学思想的特点是正统与异端的对垒
  • 二、两汉之际史学思想的折中主义倾向
  • (一)表现在对刘汉政权建立的评述上
  • (二)表现在对司马迁的评价上
  • (三)表现在历史文献的整理上
  • 三、余论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