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深入分析中国古代哲学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分别梳理分析了儒法墨三家的管理思想。

内容简介

《治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深入分析中国古代哲学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分别梳理分析了儒法墨三家的管理思想:儒家:(1)礼不仅是人的个体行为的普遍形式,亦是人的社会活动的普遍形式。礼使中国古人的政治方式不再是一种异己于人的东西,而成为既有一定外在的社会规定又与个人的内在的情感表达密切相连的审美形式。为孔子的“正名”说“正名。”(2)中国古人的政治不过是中国古人的伦理的放大形式。政治被视为我之“恻隐之心”由近及远、由己推人的“移情”过程。这就导致了充满博爱精神的儒家的“王道”理想的应运而生。(3)能否“返求”取决于人能否克服物欲对自己人性的遮蔽。儒家“克己复礼”学说的提出,以及由此出发形成的中国古人的“修身”传统。(4)“修身”落实到“明教。”对人性的“教化”不啻成为儒家治论的最终结论。法家:法家的“法”的理论包括“法”、“术”、“势”三个方面。“法”、“术”作为君主之“制”,“势”作为君主之“资”,二者互为发明、互为服务。法家“抱法处势”理论的提出,实际上开中国专制主义治论的造始端倪。墨家:(1)“兼爱”的非人称性使墨家求助于政治上人为的“尚同”,使其与法家学说互为补充地共同服务于专制主义的理论的论证。(2)由于反对“爱有差行”的“兼爱”说和反对“和而不同”的“尚同”论的提出,墨家最终走向对古代“礼治”传统的否定,即走向对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反动。其“非乐”说的提出就是明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
  • 第一章 彻底经验主义
  • 第二章 人本主义
  • 第三章 唯生主义
  • 第二部分 礼治理论
  • 第一章 礼的历史考查
  • 第二章 “有意味的形式”
  • 第三章 “情深而文明”
  • 第三部分 仁治理论
  • 第一章 仁的本质规定
  • 第二章 仁与社会政治
  • 第三章 为仁之方
  • 第四部分 法家论
  • 第一章 法家的哲学思想
  • 第二章 法家的“治”的理论
  • 第五部分 墨家论
  • 第一章 墨家的哲学思想
  • 第二章 墨家的“治”的理论
  • 余论 中国古代“治”的理论的现代意义
  • 附录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博瑞森管理图书

博瑞森管理图书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本土管理类图书的策划与出版。产品定位:企业阅读 本土实践。与企业中的管理实践者一起,立足本土环境,追求卓越实践,传播最适合当下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知识。作者主要来源于管理咨询领域内的实战专家群体和企业管理一线的经营者或经理人。 博瑞森目前出版的图书分为经营、管理、营销、行业四大类,年出版新书80余种,已经成为国内本土原创管理类图书的知名品牌。 博瑞森图书最大的特点:“本土”——理论和思想可以来自古今中外,但一定要适应本土;“实战”——作者都是从企业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实战性是渗到骨子里的。读者亲切地评价博瑞森图书的价值为“多读干货,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