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世界环境史全貌的入门指南,梅雪芹教授全新修订译本。

内容简介

水污染、植被破坏、生物灭绝、疾病灾害……环境问题越来越难以区分“天灾”和“人祸”。历史已然告诉我们:人类一直在适应与改造、破坏与恢复自然之间徘徊。

本书是全面介绍环境史来龙去脉的入门著作,细数环境史自发轫以来的代表性学者与详细书目。自然环境不只是历史的背景,也是历史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在历史中更透彻地理解人与环境的“同舟共济”。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导读
  • 一、什么是环境史?
  • 二、环境史有着怎样的发展情形?
  • 三、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环境史成果?
  • 四、如何研究环境史?
  • 五、环境史有什么作用?
  • 六、如何更好地阅读这部著作?
  • 中文版序
  • 第一章 环境史概念的界定
  • 引言
  • 环境史的主题
  • 与各学科的比较
  • 环境史和旧史学
  • 第二章 环境史的早期研究
  • 引言
  • 古代世界
  • 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环境思想
  • 20世纪初年
  • 第三章 环境史在美国的兴起
  • 引言
  • 从资源保护到环境的美国史
  • 美国环境史研究的脉络
  • 环境史的合作者
  • 第四章 地方、区域和国别环境史
  • 引言
  • 加拿大
  • 欧洲
  • 地中海地区
  • 中东和北非
  • 印度、南亚和东南亚
  • 东亚
  • 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
  • 非洲
  • 拉丁美洲
  • 古代世界和中世纪
  • 小结
  • 第五章 全球环境史
  • 引言
  • 世界环境史著作
  • 全球重要议题
  • 环保运动
  • 世界史教材
  • 小结
  • 第六章 环境史的问题与方向
  • 引言
  • 专业化
  • 渲染
  • 环境决定论
  • 当下主义
  • 衰败主义叙述
  • 政治—经济理论
  • 下一组问题
  • 小结
  • 第七章 对环境史研究的思考
  • 引言
  • 方法指导
  • 材料搜集
  • 现有资源
  • 结论:环境史的未来
  • 精选书目
  • 索引
  • J.唐纳德·休斯著述一览
  • 一、著作(Books):
  • 二、论文和著作章节(Refereed Articles and Chapters in Books):
  • 三、专栏文章(Columns):
  • 四、教学大纲(Syllabi):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什么是环境史:环境史研究的前世今生

    本书是美国环境史学家 J.Donald Hughes 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该书开宗明义地指出环境史的研究对象,并阐述了环境史在各国的发展情况以及环境史研究的问题和方向。什么是环境史?它是一门通过研究不同时代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变化来理解人类行为和思想的历史。作者将环境史研究的主题总结为三大类:(1)环境因素对人类历史的影响;(2)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作用并影响人类社会变化进程的方式方法;(3)人类环境思想的历史以及人类的态度模式如何激发影响环境的行为。环境史学的研究通常跨越了学科边界,包括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本身,都产生了强烈的关联。随着环境史研究的发展,自然和环境的存在已不再仅作为背景被对待,而成为了活跃的有助于发展的力量。书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古代社会至近代早期的环境史的早期研究,概述了古今中外涉及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史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而后,作者介绍环境史如何在美国兴起和发展,梳理了美国环境史研究的重要主题、代表人物及其成果。这一时期,“人们见证了当时被称作资源保护史的兴趣的增长,这与进步的资源保护运动相关,并涉及土地利用、资源保护以及荒野等问题”。20 世纪中叶之后环保主义的出现,也意味着历史学家也将关注点转到污染、生活方式和环境立法等问题上来。随后,作者将视角从美国转移到世界各国,介绍了不同地方、区域和国别的环境史研究,使读者可以以更广阔的视角横向对比各国的发展快慢和方向归属。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全球化,更大尺度的世界环境史研究也不断发展,而未来的环境史研究也将越来越需要解释世界市场经济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最后,作者阐述了环境史研究的问题与方向以及反思。“环保主义(environmentalism)、专业化(professionalism)、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政治 — 经济倾向等议题,以及环境退化、环境决定论、人为原因和外部因素哪个更重要等关键的诠释性观念,是人们用来批判环境史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并分化了环境史学。” 作者在此提出了学习、研究和撰写环境史的建议:在方法指导上,作者总结了诸多环境史学家的研究路径,包括试图在自然展现的变迁中理解自然本身、综合科学与人文路径并将两者调和起来等;在材料搜集上,作者指出环境自身也能提供文字资料之外的有价值的证据,如田野记录、直接观测、博物馆的藏品和记载都有巨大价值;在现有资源方面,作者总结了各大图书馆馆藏、期刊和网站等资源,供其他研究者或读者参考学习。诚如作者所言,环境史学不仅仅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更是一种为史学家们准备的诠释工具。“如果其他史学家能和我们一起关注泥土、水、空气、树木以及动物(包括人类)的物理、生物和生态属性,他们会发现自己对过去产生了新的问题并找到了新的答案。” 面对人口增长、环境决策冲突、生物多样性丧失、能源紧张等多重现实环境问题,环境史研究可以贡献重要视角,成为矫治草率反应的一剂良药。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光启书局

    光启书局,全称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是一家致力于内容生产和融合传播的综合性出版社。光启立意“认识世界”和“理解中国”,深耕历史、城市、思想学术、人文艺术等领域。通过文化的当代表达与传播,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