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何谓真相?何谓自我?何谓进化?何谓灭绝?近十年硬科幻领域集大成之作。

内容简介

2082年2月13日,65536个外星探测器包围了地球,初时它们如同镶嵌在大气层中的无数个黑洞,其后它们一起燃烧殆尽,引发了地球以及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所有无线电同声共鸣,每一架红外线望远镜都只能看到一片雪花。一场短暂的、明亮的,来自不明生物的窥测。

地球方面探测到信号的来源,先后派出三支队伍前往源头——海王星轨道附近柯伊伯带上的一颗彗星,本斯—考菲德进行勘测,前两支队伍均为无人探测器。在第二波无人探测器即将靠近时,星核中埋有人造仪器的本斯—考菲德爆炸了。

天火坠落两个月后,包括主角在内的第三支探测队出发,途中爆炸的消息传来,飞船自行改变航向,载着船员前往大朝型星体大本。

船员们陆续从星际旅行的休眠中醒来:一个拥有四重人格的语言学家;一个以植入机械设备取代五感的生物学家;一个战斗指挥官;一个吸血鬼;以及一个综合家——人工去除了一半心智的拓扑信息观察者,作为向中心汇报情报的纽带。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战斗还是谈判?他们能否解读外星生命的密码,揭开天火坠落的真相?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章
  • 忒修斯
  • 罗夏
  • 卡律布狄斯
  • 致谢
  • 注解与参考文献
  • 上校
  • 零和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盲视》

    小说讲的是在不远的未来,人类探测到了外星智能,派出一支科考队奔赴太空与外星智能发生接触的过程。他们接触到的这个外星智能超越了以往任何人对于外星智能的想象。他们发现,外星智能有着极高的智力,但是没有自我意识,而宇宙之中这样的智能可能才是主流。本书核心内容:1. 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竞争的下一步,改造人类自身将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未来的人类会是什么样?2. 我们对于外星人的想象,很可能是错的,真实的外星人可能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3. 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自我意识有用吗?本书讲述科考队与外星智能接触的故事。随着故事的进行,作者逐步抛出关于人类的自我意识的疑问。作者认为,自我意识和智能并不一定是一回事。“盲视” 这种神经现象指人可以视而不见,某种意义上这暗示了人的自我意识是一种没有用的累赘。想要在这个宇宙进一步的进化,就要摆脱自我意识。作者在书里的核心的猜想,就是 “自我意识” 在智能生物的进化上可能并没有正面作用。而他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他没有办法回答。一,人类文明的永恒竞争将迫使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身体,以获得优势;二,人类对于外星智慧生命的想象,往往是基于人类自身的标准出发,就好像不同民族与文化背景的人们想象另一个民族或文化一样,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误区;三、自我意识与智能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有时候过强的自我意识反倒会浪费认知资源,降低效率,带来决策上的偏差。彼得・沃茨在这本书中的看法无疑是悲观的。他在书里的核心的猜想,就是 “自我意识” 在智能生物的进化上可能并没有正面作用;而他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他没有办法回答。就像刘慈欣所说的,下班时偶尔仰望星空。在闲暇之余,探究一下自己的内心,做一些哲学思考,也是不错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论耗散系统的控制结构作为一个整体

      总体来看不失精彩,但硬核不一定意味着必须牺牲阅读友好性为代价,作者在概念传达和叙述编排上还有不小的改进空间,对一部小说来讲,我总觉得它仍应该尽量让更多读者更顺畅地阅读才是。《盲视》借一个与外星人第一类接触的故事,探讨了智慧生命向类似 “真社会性动物” 进化的可能性。特别关注了个体自我意识的飞升融合甚至消解,这前提是基于自我意识与高等智能可以彻底一分为二的假设。但我认为这不是个特别合理的脑洞,自我意识与高等智能更可能是高度耦合复杂相关的一体两面。小说注释章节中综述的数十篇参考论文大多集中于 21 世纪 10 年代(主要 2003~2006 年间),彼时神经认知科学领域基于 fMRI 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人员十分乐衷于通过对脑血氧水平的动态成像分析,进而将脑区按功能性划分,然而近来这样的结论越来越值得反思 (参考 1),研究人员也开始对成像过程中经主观化数据处理得来的简化结论表示质疑 (参考 2)。我们总以自身的认知功能为出发点,试图将大脑划分为界限明晰的功能区块,这种做法对于具备综合感知能力的自我意识来说过度简化,同时也忽略了 “具身认知” 对意识构成的参与作用。单独将人脑感知的前馈信号与反馈信号分离是无法提取完整有效的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是有机个体调配身体资源进行生存决策的完整中枢, 不论是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还是当代婴幼儿发展心理学都普遍认为,人的自我意识不是生而有之,其形成的关键时期大约在 6~18 个月龄阶段,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自我意识与智力发展紧密相关,可以说自我意识本身就是复杂智能得以实现的基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诸如深度学习这样的弱人工智能,仅能在某一具体领域中充当工具,而不能全面彻底地淘汰人类的基本原因。小说中作者试图将自我意识与改造后发达的工具理性一分为二地割裂看待,而实际上我们的自我意识并不能脱离其工具理性而独立存在,即无法存在一个只转述而不理解的自我意识,感知理解和转述是一体的,这些功能就是构成自我意识的本身。哪怕我们像基顿一样说了自己也不能理解的话(其实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也不妨碍我们仍是一整个自洽的自我。即便是左耳进右耳出这种行为,本身也定义了某种程度的理解,更何况基顿是改造后的综合家,他观察入微分析透彻共情有障碍,这些就构成了他一整个的自我。至于说基顿不理解自己的观察与分析,这完全是个语言概念上如何定义 “理解” 的问题,他的转述与行为选择本身就是他的理解。 我们可以认为他的镜像神经元受损加上半脑改造的增增减减,让他在与切尔西告别的场景中难以表现共情,但他在无数可用的共情话语中无奈地选择了沉默,这如何不是另一种属于他的理解。至于罗夏同理,依然是概念错置的游戏,它能展现种种体现自我意识的交互沟通和行为决策,不论形态如何在这个意义上,它就是与忒修斯以及基准人类相似的对等存在,而没有个体意识的攀爬者无非是高级的生化机械步兵罢了,本质上并无不同。所以,完全没必要在这其中硬塞进去个 “中文屋” 作隔离,这种不解决问题只徒增复杂性的假设虽无法证伪,但不符合奥卡姆剃刀原理,十分有害大可不必。既然我们无法辨别也无从检验,何必虚置玄妙,既然一个人的中文对答如流也无怪异破绽,那么我们不妨就将此定义为他会中文,何必再假设他是个中文屋,不然的话,我们又怎知中文屋内是否还有法文屋,法文屋里面是否还套着俄文屋?这样不从实证科学观察着手,单凭意愿喜好的设定,可以无穷无尽,但不论怎样它们都不改变一个人用中文流畅沟通这一基本可检验的事实。所以玄学再精巧也谈不上优雅,有几分实证就说几分理,从这一点上来看,如果人类哪一天真的抓住了上帝或 MATRIX 的小辫子,那也绝大概率是托实证科学的福,不太可能是某主自愿显灵吧(不确定中)。参考 1: “大脑功能背后的复杂运作方式:界限越来越模糊”https://36kr.com/p/1455786121619590 参考 2: “fMRI 的困境:为何我失去了对神经影像的爱”https://zhuanlan.zhihu.com/p/524297744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小说讲的是在不远的未来,人类探测到了外星智能,派出一支科考队奔赴太空与外星智能发生接触的过程。他们接触到的这个外星智能超越了以往任何人对于外星智能的想象。他们发现,外星智能有着极高的智力,但是没有自我意识,而宇宙之中这样的智能可能才是主流。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