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6千字
字数
2021-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选取货币铸造与发行、货币政策、货币流通与货币思想等四个中观层面作为研究视角,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问题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考察。
内容简介
本书在深入剖析某一时期,甚至某一种货币的历史渊源、形态特点、流通规律等具体问题的同时,又尝试将其与背后的历史环境相结合,进而深入揭示魏晋南北朝长达近四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最终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立体的货币发展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序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选题意义:自然经济与货币经济之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创新
- 一、学术回顾
- 二、学术创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三国货币研究
- 第一节 钱币的铸造与发行
- 一、东汉币制及董卓“更铸小钱”
- 二、曹魏五铢的认定
- 三、品类纷繁的蜀汉钱币
- 四、孙吴政权发行的“大泉”钱
- 第二节 货币政策
- 一、曹魏:力图恢复五铢钱制
- 二、蜀汉:军事优先型经济体系下的货币政策
- 三、孙吴:货币战争背景下的改革
- 第三节 货币流通
- 一、货币投放
- 二、平行流通
- 三、货币回笼
- 第四节 货币思想
- 一、张林的封钱思想
- 二、刘陶的驳大钱议
- 三、荀悦的行钱论
- 小结
- 第二章 两晋十六国货币研究
- 第一节 钱币的铸造与发行
- 一、两晋时期的币制
- 二、十六国时期的币制
- 第二节 货币政策
- 一、两晋未铸币原因再探
- 二、张轨的用钱政策与河西地区的经济繁荣
- 第三节 货币流通
- 一、货币投放
- 二、平行流通
- 三、货币回笼
- 第四节 货币思想
- 一、文本来源与产生年代
- 二、文本内容与价值分析
- 三、创作背景与现实问题
- 小结
- 第三章 北朝货币研究
- 第一节 钱币的铸造与发行
- 一、北魏政权的币制
- 二、东魏、西魏与北齐、北周的币制
- 第二节 货币政策
- 一、贵贱之差:北魏货币政策的第一阶段
- 二、盗铸的困扰:北魏货币政策的第二阶段
- 三、盗铸问题的延续:东魏、北齐、西魏的货币政策
- 四、大收商估之利:北周货币政策的成功
- 第三节 货币流通
- 一、货币投放
- 二、平行流通
- 三、货币回笼
- 第四节 货币思想
- 一、元澄的货币统一论
- 二、高谦之的三铢钱议
- 三、高恭之的足值钱主张
- 四、杨侃的五铢钱思想
- 小结
- 第四章 南朝货币研究
- 第一节 钱币的铸造与发行
- 一、宋的币制
- 二、齐的币制
- 三、梁的币制
- 四、陈的币制
- 第二节 货币政策
- 一、宋的货币政策
- 二、齐的货币政策
- 三、梁的货币政策
- 四、陈的货币政策
- 第三节 货币流通
- 一、货币投放
- 二、平行流通
- 三、货币回笼
- 四、南朝短陌形成原因试探
- 第四节 货币思想
- 一、范泰的重农思想与货币无用论
- 二、周朗、沈约的废钱用谷论
- 三、关于货币铸造权的辩论
- 小结
- 结语:魏晋南北朝货币的时代特征与历史地位
- 一、魏晋南北朝货币的时代特征
- 二、魏晋南北朝货币的历史地位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今人著作
- 三、学术论文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