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8.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0千字
字数
2012-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戏剧艺术理论与实践全面讲解,内容全面丰富,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大学戏剧课程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上讲授戏剧艺术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作者极力将古今中外戏剧艺术融为一体进行开放性、多元化的阐述,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糅”进朴素流畅的叙述之中,既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普及性,又不忽视学科前沿的重要问题,适合广大读者群阅读。此次对全书进行了修订,纠正了谬误,完善了行文,并增加了戏剧评论和戏剧教育的内容,以与学术前沿和社会热点相接轨,内容更全面,配图也更丰富,更具适用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 第一讲 什么是戏剧艺术
- 开场白
- 第一节 戏剧的发生和起源
- 第二节 戏剧的本质和特征
- 第三节 戏剧的文化意义
- 第二讲 戏剧艺术的分类
- 第一节 戏剧分类的意义与方法
- 第二节 舞台呈现的不同样式
- 一、话剧(含诗剧):表演艺术与语言艺术的结合
- 二、歌剧:表演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结合
- 三、舞剧:表演艺术与舞蹈艺术的结合
- 四、木偶剧:表演艺术与造型艺术的结合
- 五、哑剧:演员表演艺术的单项变体
- 第三节 剧情构成与题材选择造成的不同样式
- 一、内容三要素与不同的剧情构成
- 二、题材选择与不同的戏剧体裁
- 第三讲 戏剧性
- 第一节 戏剧与戏剧性
- 第二节 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
- 第三节 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
- 第四讲 悲剧、喜剧、正剧
- 第一节 三大戏剧体裁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
- 一、喜怒哀乐,人之常情
- 二、两种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悲剧与喜剧的基本特征
- 一、悲剧美感与悲剧精神
- 二、喜剧美感与喜剧精神
- 第三节 悲喜剧与正剧的基本特征
- 一、悲喜剧是喜剧的一种
- 二、正剧并非悲喜相加之和
- 第五讲 剧本与戏剧文学
- 第一节 戏剧里的文学世界
- 一、戏剧文学是第三种类型的文学
- 二、剧作家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戏剧的情节与结构
- 一、情节
- 二、结构
- 第三节 戏剧的人物和语言
- 一、人物
- 二、语言
- 第六讲 演员与表演艺术
- 第一节 “人”既是表现的对象又是表现的工具
- 一、表演:话剧求真而戏曲求美
- 二 演员:从生活出发与从程式学起
- 第二节 近代剧表演中的表现与体验
- 一、表现派与体验派的理论分野
- 二、角色创造中的两对关系
- 第三节 戏曲程式与角色创造
- 一、程式与行当
- 二、角色创造与程式翻新
- 第七讲 导演与导演艺术
- 第一节 导演其人其事
- 一、什么是导演
- 二、导演创作的限制与自由
- 第二节 导演构思
- 一、创作准备
- 二、导演构思
- 第三节 舞台调度与舞台形象
- 一、导演计划与舞台调度
- 二、演出节奏与戏剧风格
- 第八讲 舞台美术
- 第一节 舞台与舞美
- 一、舞台样式
- 二、舞台美术
- 第二节 景物造型
- 一、景物造型的结构与功能
- 二、会“说话”的灯光与音响
- 第三节 人物造型
- 一、话剧化装:性格化与“据史设计”
- 二、戏曲化装:类型与同化
- 第九讲 剧场与观众
- 第一节 剧场是演戏和看戏的地方
- 一、剧场结构与观演关系
- 二、观众的由来
- 第二节 看戏是一种“集体经验”
- 一、剧场的文化整合功能
- 二、精神共享和直接参与
- 第三节 剧场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 一、西方剧场的公民精神
- 二、勾栏与消闲
- 第十讲 戏剧的欣赏与批评
- 第一节 戏剧文学欣赏
- 一、看戏和读剧本
- 二、“场上之曲”与案头剧
- 第二节 剧场心理
- 一、个体与群体
- 二、间离与共鸣
- 第三节 戏剧批评
- 一、立场与视角
- 二、批评的价值
- 第十一讲 戏剧的风格与流派
- 第一节 戏剧风格的多义性
- 一、戏剧风格是多重因素的融合
- 二、戏剧风格的载体与表现形态
- 第二节 戏剧流派是怎样形成的
- 一、表现形态的特殊性
- 二、价值观念与审美方式
- 第三节 中国戏剧的风格与流派
- 一、古代戏曲为何难以形成流派
- 二、京剧流派及其代表剧目
- 第十二讲 世界戏剧:从古典到现代
- 第一节 东方戏剧的“古”与“今”
- 一、印度戏剧:从古典到现代
- 二、日本戏剧
- 第二节 西方戏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 一、从古希腊到古罗马
- 二、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
- 第三节 西方戏剧:走向现代
- 一、从古典主义到启蒙主义
- 二、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 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 第十三讲 中国戏剧:从古典到现代
- 第一节 中国古典戏剧
- 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 二、中国古典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
- 第二节 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
- 一、戏剧价值观念的转变
- 二、戏剧表现形态的变化
- 第三节 现代戏剧的曲折历程
- 一、古与今、旧与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
- 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
- 三、“文”与“用”即文化功能问题
- 第十四讲 戏剧与影视
- 第一节 从早期的“影戏”说起
- 一、戏剧拯救电影
- 二、斗争与分流
- 第二节 电视之“剧”
- 一、新的传播方式
- 二、新的戏剧形式
- 第三节 影视对戏剧的冲击与促进
- 一、电影提携戏剧
- 二、戏剧回归自身
- 第十五讲 戏剧与教育
- 第一节 戏剧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 一、戏剧与人文
- 二、时代呼唤戏剧教育
- 第二节 校园戏剧与现代中国
- 一、历史回顾
- 二、校园戏剧与“人的现代化”
- 第三节 在中外比较中看戏剧教育
- 一、以美国的戏剧教育标准为例
- 二、中国校园戏剧的现状、问题与前景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