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数字示波器实战技巧:原理、应用、测量方法及故障调试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作者多年使用和支持示波器产品的经验,基于10多年来对于用户实际使用示波器的问题的整理和积累,对于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探头类型及应用场合、触发电路使用技巧、测量方法、精度分析、电源测试方法、时钟测试方法、总线测试方法、射频信号测试方法、信号完整性分析、波形分析技巧、数学函数使用、数据后处理、电路故障调试等方面的真实应用案例进行了剖析和整理。

目录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前言 Foreword
  • 目录
  • 一、现代测量仪器技术的发展
  • 二、示波器原理
  • 1.模拟示波器
  • 2.数字存储示波器
  • 3.混合信号示波器
  • 4.采样示波器
  • 5.阻抗TDR测试
  • 三、数字示波器的主要指标
  • 1.示波器的带宽
  • 2.示波器的采样率
  • 3.示波器的内存深度
  • 4.示波器的死区时间
  • 四、示波器对测量的影响
  • 1.示波器的频响方式
  • 2.示波器带宽对测量的影响
  • 3.示波器的分辨率
  • 4.示波器的直流电压测量精度
  • 5.示波器的时间测量精度
  • 6.示波器的等效位数
  • 7.示波器的高分辨率模式
  • 8.示波器的显示模式
  • 五、示波器探头原理
  • 1.探头的寄生参数
  • 2.高阻无源探头
  • 3.无源探头常用附件
  • 4.低阻无源探头
  • 5.有源探头
  • 6.差分有源探头
  • 7.有源探头的使用注意事项
  • 8.宽温度范围测试探头
  • 9.电流测量的探头
  • 10.光探头
  • 六、探头对测量的影响
  • 1.探头前端对测量的影响
  • 2.探头衰减比对测量的影响
  • 3.探头的校准方法
  • 4.探头的负载效应
  • 5.定量测量探头负载效应的方法
  • 七、使用触发条件捕获信号
  • 1.示波器触发电路原理
  • 2.示波器的触发模式
  • 3.边沿触发
  • 4.码型触发
  • 5.脉冲宽度触发
  • 6.毛刺触发
  • 7.建立/保持时间触发
  • 8.跳变时间触发
  • 9.矮脉冲触发
  • 10.超时触发
  • 11.连续边沿触发
  • 12.窗口触发
  • 13.视频触发
  • 14.序列触发
  • 15.协议触发
  • 16.高速串行触发
  • 17.高级波形搜索
  • 八、示波器的数学函数
  • 1.用加/减函数进行差分和共模测试
  • 2.用Max/Min函数进行峰值保持
  • 3.用乘法运算进行功率测试
  • 4.用XY函数显示李萨如图形或星座图
  • 5.用滤波器函数滤除噪声
  • 6.用FFT函数进行信号频谱分析
  • 7.用Gating函数进行信号缩放
  • 8.用Trend函数测量信号变化趋势
  • 9.使用MATLAB的自定义函数
  • 九、高速串行信号质量分析
  • 1.显示差分和共模信号波形
  • 2.通过时钟恢复测试信号眼图
  • 3.进行模板测试
  • 4.失效bit定位
  • 5.抖动分析
  • 6.抖动分解
  • 7.通道去嵌入
  • 8.通道嵌入
  • 9.信号均衡
  • 10.均衡器的参数设置
  • 11.预加重的模拟
  • 十、电源完整性测试
  • 1.电源完整性测试的必要性
  • 2.电源完整性仿真分析
  • 3.DC-DC电源模块和PDN阻抗测试
  • 4.DC-DC电源模块反馈环路测试
  • 5.精确电源纹波与开关噪声测试
  • 6.开关电源功率及效率分析
  • 7.电源系统抗干扰能力测试
  • 十一、电源测试常见案例
  • 1.交流电频率测量中的李萨如图形问题
  • 2.电源纹波的测量结果过大的问题
  • 3.接地不良造成的电源干扰
  • 4.大功率设备开启时的误触发
  • 5.示波器接地对测量的影响
  • 十二、时钟测试常见案例
  • 1.精确频率测量的问题
  • 2.GPS授时时钟异常状态的捕获
  • 3.光纤传感器反射信号的频率测量
  • 4.晶体振荡器频率测量中的停振问题
  • 5.PLL的锁定时间测量
  • 6.时钟抖动测量中RJ带宽的问题
  • 7.时钟抖动测量精度的问题
  • 8.如何进行微小频差的测量
  • 十三、示波器能用于射频信号测试吗?
  • 1.为什么射频信号测试要用示波器
  • 2.现代实时示波器技术的发展
  • 3.现代示波器的射频性能指标
  • 4.示波器射频指标总结
  • 十四、射频测试常用测试案例
  • 1.射频信号时频域综合分析
  • 2.雷达脉冲的包络参数测量
  • 3.微波脉冲信号的功率测量精度
  • 4.FFT分析的窗函数和栅栏效应
  • 5.雷达参数综合分析
  • 6.跳频信号测试
  • 7.多通道测量
  • 8.卫星调制器的时延测量
  • 9.移相器响应时间测试方法
  • 10.雷达模拟机测量中的异常调幅问题
  • 11.功放测试中瞬态过载问题分析
  • 12.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号滤波
  • 13.毫米波防撞雷达特性分析
  • 十五、宽带通信信号的解调分析
  • 1.I/Q调制简介
  • 2.I/Q调制过程
  • 3.矢量信号解调步骤
  • 4.突发信号的解调
  • 5.矢量解调常见问题
  • 6.超宽带信号的解调分析
  • 十六、高速数字信号测试中的射频知识
  • 1.数字信号的带宽
  • 2.传输线对数字信号的影响
  • 3.信号处理技术
  • 4.信号抖动分析
  • 5.数字信号测试中的射频知识总结
  • 十七、高速总线测试常见案例
  • 1.卫星通信中伪随机码的码型检查
  • 2.3D打印机特定时钟边沿位置的数据捕获
  • 3.VR设备中遇到的MIPI信号测试问题
  • 4.AR眼镜USB拔出时的瞬态信号捕获
  • 5.区分USB总线上好的眼图和坏的眼图
  • 6.4K运动相机的HDMI测试问题
  • 7.SFP+测试中由于信号边沿过陡造成的DDPWS测试失败
  • 8.USB 3.1TypeC接口测试中的信号码型切换问题
  • 十八、芯片测试常用案例
  • 1.高速Serdes芯片功能和性能测试
  • 2.高速ADC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测试
  • 3.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测试
  • 4.微封装系统设计及测试的挑战
  • 十九、其他常见测试案例
  • 1.如何显示双脉冲中第2个脉冲的细节
  • 2.示波器的电压和幅度测量精度
  • 3.不同宽度的脉冲信号形状比较
  • 4.超宽带雷达的脉冲测量
  • 5.通道损坏造成的幅度测量问题
  • 6.对脉冲进行微秒级的精确延时
  • 7.探头地线造成的信号过冲
  • 8.探头地线造成的短路
  • 9.阻抗匹配造成的错误幅度结果
  • 10.外部和内部50Ω端接的区别
  • 11.低占空比的光脉冲展宽问题
  • 12.如何提高示波器的测量速度
  • 13.计算机远程读取示波器的波形数据
  • 二十、大型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及挑战
  • 二十一、PCIe 3.0测试方法及PCIe 4.0展望
  • 1.PCIe 3.0简介
  • 2.PCIe 3.0物理层的变化
  • 3.发送端信号质量测试
  • 4.接收端容限测试
  • 5.协议分析
  • 6.协议一致性和可靠性测试
  • 7.PCIe 4.0标准的进展及展望
  • 二十二、SATA信号和协议测试方法
  • 1.SATA总线简介
  • 2.SATA发送信号质量测试
  • 3.SATA接收容限测试
  • 4.SATA-Express(U.2/M.2)的测试
  • 二十三、SAS 12G总线测试方法
  • 1.SAS总线概述
  • 2.SAS的测试项目和测试码型
  • 3.SAS发送端信号质量测试
  • 4.SAS接收机抖动容限测试
  • 5.SAS互连阻抗及回波损耗测试方案
  • 二十四、DDR3/4信号和协议测试
  • 1.DDR简介
  • 2.DDR信号的仿真验证
  • 3.DDR信号的读写分离
  • 4.DDR的信号探测技术
  • 5.DDR的信号质量分析
  • 6.DDR的协议测试
  • 二十五、10G以太网简介及信号测试方法
  • 1.以太网技术简介
  • 2.10GBASE-T/MGBase-T/NBase-T的测试
  • 3.XAUI和10GBASE-CX4测试方法
  • 4.SFP+/10GBase-KR接口及测试方法
  • 二十六、10G CPRI接口时延抖动测试方法
  • 1.4G基站组网方式的变化
  • 2.CPRI接口时延抖动的测试
  • 3.测试组网
  • 4.时延测试步骤
  • 5.抖动测试步骤
  • 6.测试结果分析
  • 7.测试方案优缺点分析
  • 二十七、100G背板性能的验证
  • 1.高速背板的演进
  • 2.100G背板的测试项目
  • 3.背板的插入损耗、回波损耗、阻抗、串扰的测试
  • 4.背板传输眼图和误码率测试
  • 5.发送端信号质量的测试
  • 6.100G背板测试总结
  • 二十八、100G光模块接口测试方法
  • 1.CEI测试背景和需求
  • 2.CEI-28G-VSR测试点及测试夹具要求
  • 3.CEI-28G-VSR输出端信号质量测试原理
  • 4.CEI-28G-VSR输出端信号质量测试方法
  • 5.CEI-28G-VSR输入端压力容限测试原理
  • 6.CEI-28G-VSR接收端压力容限测试方法
  • 7.100G光收发模块的测试挑战
  • 8.100G光模块信号质量及并行眼图测试
  • 9.100G光模块压力眼及抖动容限测试
  • 二十九、400G以太网PAM-4信号简介及测试方法
  • 1.什么是PAM.4信号?
  • 2.PAM.4技术的挑战
  • 3.PAM.4信号的测试码型
  • 4.PAM-4发射机电气参数测试
  • 5.PAM-4的接收机容限及误码率测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