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列历史巨著,从源头流变看中华民族的原生文明。

内容简介

本套装包括:《大秦帝国》系列、《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系列、《大争之世:战国》《强势生存:中国原生文明的核心力量》共23册。

《大秦帝国》还原了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再现了一个国家一步步实现自己梦想的悲壮历程。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于列强环伺之下,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从秦孝公开始,筚路蓝缕、彻底变革、崇尚法制、统一政令,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场伟大的帝国革命,扫六合而一统天下,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首次提出中国原生文明的概念,重新书写中国前3000年文明史,细致梳理了秦帝国之前中国历史的七大历史性跨越,总结出中国民族五大生存经验。

《大争之世:战国》呈现一个充满起伏跌宕、征伐血气的战国时代,正是战国时代的大争精神,催生了层叠林立的原典,造就了接踵比肩的巨人,生发了深刻壮阔的变法浪潮。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以古论今,我们仍未走出战国时代!

《强势生存》力图重新发现中国文明的生命力,为国家和民族寻找文明话语权。作者孙皓晖从反思世界文明入手,指出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重重困境,通过提出中国原生文明史观,进一步重新确立中国原生文明研究方法,在文明史的意义上将古代中国原生文明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进行比较,突破传统儒家历史观的藩篱,明确指出中国原生文明的生命样态,重点提出“强势生存”是中国原生文明的核心力量。

目录

  • 大争之世:战国
  • 版权信息
  • 上篇 战国兴亡论
  • 亡韩论 忠直术治而亡,天下异数哉
  • 第一个枢纽期:春秋晋景公之世,韩氏部族奠定根基
  • 第二个枢纽期:韩昭侯申不害变法时期
  • 亡赵论 烈乱族性亡强国,不亦悲乎
  • 赵国的国家性格解析
  • 赵人族群的乱政历史——赵国灭亡的内因
  • 赵人族群之生存环境解析
  • 赵国两大思想家的两则惊人论断
  • 亡燕论 迂阔固守王道的悲剧
  • 燕国历史逻辑的生发点,隐藏在特殊的政治传统之中
  • 立国历史的独特性,决定了燕国后来的政治传统
  • 何谓王道?何谓礼治?
  • 燕国在春秋战国之世的基本作为
  • 秦燕变法,对待王道传统的不同政策
  • 亡魏论 缓贤忘士,天亡之国也
  • 对魏国“失贤”的种种历史评价
  • 魏氏集团的兴衰史
  • 亲士急贤:魏文侯时期的强盛
  • 疑忌人才:魏武侯时期的渐渐变形
  • 敬贤不用:魏惠王时期的衰落
  • 失才亡国:魏国的历史教训
  • 亡楚论 故楚亡楚皆分治
  • 楚国的最后形象
  • 楚国无法做到的部分是什么
  • 楚国历史中的重大转折
  • 楚政体制的根本点:大族分治
  • 楚国的唯一一次不彻底变法
  • 亡齐论 战国之世偏安忘战,奇也
  • 齐国灭亡的若干历史答案
  • 齐国长期奉行的绥靖政策
  • 下篇 战国人物论
  • 布衣赴难 中国文明史最绚烂光华
  • 秦孝公嬴渠梁 政治天宇的太阳
  • 吴起 为变法死难的第一个布衣巨子
  • 布衣吴起的青少年奋争
  • 名将兵学家的功业之路
  • 政治家生涯:力行变法使楚国大放光芒
  • 布衣政治家吴起的悲壮死亡
  • 墨子墨家 被历史速冻的烈焰利剑
  • 吕不韦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最高峰
  • 荀子 战国最具独立品格的思想家
  • 韩非《孤愤》 战国法家的命运预言书
  • 赵雍 战国最为英雄浪漫的国王
  • 赵佗 岭南文明的第一座丰碑
  • 强势生存:中国原生文明的核心力量
  • 版权信息
  • 序 寻求中国文明正源
  • 我们的整体困境:世界文明的沼泽期
  • 人类文明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整体困境
  • 人类文明如何走出第一次沼泽期
  • 人类第二次文明沼泽期是如何形成并延续至今的
  • 资本主义国家关系准则的改变是突破文明整体困境的基本点
  • 走出中国历史意识的沼泽地
  • 永续不朽的历史奥秘:中国文明的三大历史特质
  • 原生文明:中国文明的静态出发点时期
  • 实践性与发散性的思维方式
  • 强势生存之理性精神
  • 整体结构:多元化与均衡性并存
  • 中国原生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比较
  • 古希腊城邦文明的历史脚步
  • 早期中国与古希腊文明的比较
  • 中国原生文明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
  • 社会结构基础的重大不同
  • 政治文明体系的重大不同
  • 历史效应的重大不同
  • 确立中国文明的继承原则
  • 我们的文明遗产沼泽地
  • 中国文明遗产的灵魂何在
  • 我们的继承原则:百家共存,法儒共生,多元并进
  • 文明的生命力与国家的生命状态
  • 关于中国政治文明遗产的继承
  • 历史主义是理清中国文明史的根基
  • 理清中国文明史的根基在哪里
  • 以绝对精神为标尺,历史发展将陷入不可知困境
  • 秦帝国的中央集权制是专制主义吗
  • 对秦政秦皇的咒语已被历史实践破解
  • 没有绝对的神圣,儒家的历史缺陷是可以呈现的
  • 文化霸权与文明衰落:儒家独尊的历史解析
  • 儒家原生态一:完全彻底的复古学派
  • 儒家原生态二:强硬的复辟实践 顽韧的履行精神
  • 变身之后 儒家讳莫如深
  • 西汉政权:儒家变身的历史土壤
  • 汉武帝拍板:儒家变身的历史玄机
  • 儒家学派的性格缺失
  • 儒家文化霸权之下 中国文明迷失本色
  • 历史淘洗 未有穷期
  • 祭秦论:中国原生文明的永恒光焰
  • 我们的历史意识误区
  • 暴秦说:秦末复辟势力的历史谎言
  • 历史实践与历史意识的最初分裂
  • 历史烟雾的久远弥散
  • 1 东汉时期的“非秦”烟雾
  • 2 三国时期的“非秦”烟雾
  • 3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非秦”烟雾
  • 4 隋唐时期的“非秦”烟雾
  • 5 宋代的“非秦”烟雾
  • 6 元明清三代的“非秦”烟雾
  • 7 近代史以来文明史评判的艰难微光
  • 认知中国原生文明的基本理念
  • 走出暴秦说误区:秦帝国徭役赋税历史解析
  • 走出暴秦说误区:秦帝国法治状况历史解析
  • 走出暴秦说误区:帝国专制说历史解析
  • 秦帝国骤然灭亡的两个最重大原因
  • 1 突发恶性政变,导致中央政权结构全面内毁
  • 2 战国大争传统形成的巨大惯性,导致空前剧烈的全面动荡
  • 后记 积微深掘 理我文明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全三册)
  • 版权信息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上册):国家开端
  • 版权信息
  • 总序 文明历史的叩问
  • 第一编 远古文明与近古文明
  • 聚合基因 神话时代与传说时代
  • 百年治水 走出洪荒时代
  • 第二编 早期国家文明
  • 夏 国家文明的开端 ——早期邦联制
  • 商 成熟的邦联制国家
  • 西周 礼治社会 ——精密的联邦制国家
  • 第三编 新文明酝酿时代
  • 周文明的衰落
  • 礼治冰河的解冻
  • 小国争霸 政治变革之发端
  • 大国霸业文明 政治变革之深化
  • 大国蜕变与阵痛效应
  • 两大时代的过渡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中册):文明爆炸
  • 版权信息
  • 第四编 新文明爆炸时代
  • 战国社会鸟瞰
  • 魏国李悝变法
  • 楚国吴起变法
  • 韩国申不害变法
  • 齐威王驺忌变法
  • 秦国商鞅变法
  • 赵国武灵王变法
  • 燕国乐毅变法
  • 战争文明之巅峰
  • 原典思想大爆炸
  • 秦国政治危机
  • 帝国序幕 诀别吕不韦集团
  • 富国强兵 秦国实力大跨越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下册):统一文明
  • 版权信息
  • 第五编 秦帝国时代
  • 统一首战 灭韩之战
  • 两强终决 灭赵之战
  • 和平岔道 灭燕之战
  • 沉闷死亡 灭魏之战
  • 分治绝唱 灭楚之战
  • 忘战灭国 灭齐之战
  • 秦帝国整合民生
  • 秦帝国创建统一文明
  • “三南”之忧 秦帝国统合岭南
  • 胡患之战 秦帝国草原大反击
  • 铁血风暴 秦帝国反复辟政治战
  • 结语 前三千年文明历史之反刍
  • 跋 微木填沧海
  • 大秦帝国(套装)
  • 版权信息
  • 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上卷+中卷+下卷)
  • 版权信息
  • 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上卷)
  • 版权信息
  • 中国文明正源的强势生存——序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
  • 楔子
  • 第一章 六国谋秦
  • 第二章 国耻昭昭
  • 第三章 安邑风云
  • 第四章 秦国求贤令
  • 第五章 卫鞅入秦
  • 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中卷)
  • 版权信息
  • 第六章 栎阳潮生
  • 第七章 瓦釜雷鸣
  • 第八章 政侠发难
  • 第九章 霹雳手段
  • 第十章 蒹葭苍苍
  • 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下卷)
  • 版权信息
  • 第十一章 天算六国
  • 第十二章 收复河西
  • 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
  • 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
  • 第十五章 万古国殇
  • 大秦帝国第二部《国命纵横》(上卷+中卷+下卷)
  • 版权信息
  • 大秦帝国第二部:国命纵横(上卷)
  • 版权信息
  • 楔子
  • 第一章 铁腕平乱
  • 第二章 山东雄杰
  • 第三章 西出铩羽
  • 第四章 谈兵致祸
  • 大秦帝国第二部:国命纵横(中卷)
  • 版权信息
  • 第五章 天地再造
  • 第六章 风云再起
  • 第七章 大成合纵
  • 第八章 连横奇对
  • 第九章 纵横初局
  • 大秦帝国第二部:国命纵横(下卷)
  • 版权信息
  • 第十章 张仪风云
  • 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
  • 第十二章 不宁不令
  • 第十三章 最后风暴
  • 第十四章 百年一乱
  • 大秦帝国第三部《金戈铁马》(上卷+中卷+下卷)
  • 版权信息
  • 大秦帝国第三部:金戈铁马(上卷)
  • 版权信息
  • 楔子
  • 第一章 无妄九鼎
  • 第二章 艰危咸阳
  • 第三章 东方龙蛇
  • 第四章 鏖兵中原
  • 第五章 冬战河内
  • 大秦帝国第三部:金戈铁马(中卷)
  • 版权信息
  • 第六章 滔滔江汉
  • 第七章 兴亡纵横
  • 第八章 幽燕雷霆
  • 第九章 孤城血卜
  • 第十章 胡服风暴
  • 大秦帝国第三部:金戈铁马(下卷)
  • 版权信息
  • 第十一章 雄杰悲歌
  • 第十二章 士相峥嵘
  • 第十三章 远交近攻
  • 第十四章 对峙上党
  • 第十五章 长平大决
  • 第十六章 秦风低徊
  • 大秦帝国第四部《阳谋春秋》(上卷+中卷+下卷)
  • 版权信息
  • 大秦帝国第四部:阳谋春秋(上卷)
  • 版权信息
  • 楔子
  • 第一章 暮政维艰
  • 第二章 商旅大士
  • 第三章 邯郸异谋
  • 第四章 咸阳初动
  • 第五章 情变横生
  • 大秦帝国第四部:阳谋春秋(中卷)
  • 版权信息
  • 第六章 子楚还国
  • 第七章 流火迷离
  • 第八章 风雨如晦
  • 第九章 吕氏新政
  • 大秦帝国第四部:阳谋春秋(下卷)
  • 版权信息
  • 第十章 合纵回光
  • 第十一章 仲父当国
  • 第十二章 三辕各辙
  • 第十三章 雍城之乱
  • 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上卷+中卷+下卷)
  • 版权信息
  • 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上卷)
  • 版权信息
  • 楔子
  • 第一章 初政飓风
  • 第二章 大决泾水
  • 第三章 乾坤合同
  • 第四章 风云三才
  • 第五章 术治亡韩
  • 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中卷)
  • 版权信息
  • 第六章 乱政亡赵
  • 第七章 迂政亡燕
  • 第八章 失才亡魏
  • 第九章 分治亡楚
  • 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下卷)
  • 版权信息
  • 第十章 偏安亡齐
  • 第十一章 文明雷电
  • 第十二章 盘整华夏
  • 第十三章 铁血板荡
  • 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
  • 大秦帝国第六部《帝国烽烟》(上卷+下卷)
  • 版权信息
  • 大秦帝国第六部:帝国烽烟(上卷)
  • 版权信息
  • 楔子
  • 第一章 权相变异
  • 第二章 栋梁摧折
  • 第三章 杀戮风暴
  • 第四章 暴乱潮水
  • 大秦帝国第六部:帝国烽烟(下卷)
  • 版权信息
  • 第五章 残政如血
  • 第六章 秦军悲歌
  • 第七章 帝国烽烟
  • 祭秦论 原生文明的永恒光焰——秦亡两千二百十五年祭
  • [中信版《大秦帝国》跋]轴心时代的文明光芒
  • 大秦帝国:进阶手册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战国七雄
  • 秦国
  • 韩国
  • 魏国
  • 赵国
  • 燕国
  • 楚国
  • 齐国
  • 名将
  • 吴起
  • 孙膑
  • 廉颇
  • 赵奢
  • 白起
  • 乐毅
  • 田单
  • 李牧
  • 王翦
  • 蒙恬
  • 经典大战
  • 桂陵、马陵之战
  • 河西之战
  • 燕齐之战
  • 鄢郢之战
  • 阏与之战
  • 长平之战
  • 邯郸之战
  • 秦灭六国之战
  • 南定百越、北击匈奴之战
  • 巨鹿之战
  • 秦国官制
  • 中央官制
  • 武将官制
  • 地方官制
  • 诸子百家
  • 法家
  • 儒家
  • 墨家
  • 道家
  • 兵家
  • 纵横家
  • 名家
  • 阴阳家
  • 计然家
  • 杂家
  • 秦风
  • 秦军兵种
  • 秦军服饰
  • 秦国兵器
  • 秦之礼仪
  • 大事年表
  • 《大秦帝国》·史源
  • 第一部 《黑色裂变》
  • 第二部 《国命纵横》
  • 第三部 《金戈铁马》
  • 第四部 《阳谋春秋》
  • 第五部 《铁血文明》
  • 第六部 《帝国烽烟》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个评分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